一种导流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2268发布日期:2020-04-10 16:4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流筒。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目前生产成本比传统火电要高,阻碍了产业的发展,降低成本迫在眉睫。光伏产业链包含多晶硅—单晶拉制/多晶浇铸—单/多晶方棒—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在单晶拉制过程中,提高拉速可以极大降低成本。现有的导流筒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拉晶的过程中采用冷却水对单晶炉进行降温,一旦单晶炉出现埚升异常,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单晶炉中增加的气压会使单晶炉发生爆炸,进而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导流筒在拉晶的过程中采用冷却水对单晶炉进行降温,一旦单晶炉出现埚升异常,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单晶炉中增加的气压会使单晶炉发生爆炸,进而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筒,包括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所述外导流筒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实心不锈钢管,所述外导流筒的外侧壁插接有空心不锈钢管,所述外导流筒的内腔填充有软毡,所述内导流筒位于所述外导流筒的内腔中,所述内导流筒的内侧壁开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中镶嵌有气冷屏,所述气冷屏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导流筒的内侧壁接触,所述空心不锈钢管依次贯穿所述外导流筒、所述软毡和所述外导流筒与所述气冷屏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心不锈钢管和所述实心不锈钢管固定于中炉筒上。

优选的,所述外导流筒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内导流筒的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心不锈钢管和所述实心不锈钢管的数量均为两个,左侧所述空心不锈钢管与压缩空气机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导流筒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的组合,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的组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增大单晶炉的强度,进而能够防止在拉晶的过程中锅炉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导流筒100,软毡110,空心不锈钢管120,实心不锈钢管130,内导流筒200,气冷屏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筒,用于提高单晶炉的强度,避免在拉晶的过程中锅炉发生安全事故,请参阅图1,包括外导流筒100和内导流筒200。

请再参阅图1,外导流筒100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实心不锈钢管130,外导流筒100的外侧壁插接有空心不锈钢管120,外导流筒100的内腔填充有软毡110,实心不锈钢管100用于安装200,软毡110用于防止能源的流失,降低能耗的损失,空心不锈钢管120和实心不锈钢管130用于对实心不锈钢管100进行安装。

请再参阅图1,内导流筒200位于外导流筒100的内腔中,内导流筒200的内侧壁开有梯形槽,梯形槽中镶嵌有气冷屏210,气冷屏210的外侧壁与外导流筒200的内侧壁接触,空心不锈钢管120依次贯穿外导流筒100、软毡110和外导流筒200与气冷屏210内腔连通,内导流筒200用于安装气冷屏210,气冷屏210用于进行拉晶。

请再参阅图1,为了对外导流筒100进行安装固定,空心不锈钢管120和实心不锈钢管130固定于中炉筒上,空心不锈钢管120和实心不锈钢管130的端部用于固定于中炉筒中。

请再参阅图1,为了提高外导流筒100于内导流筒200连接的稳定性,外导流筒100的顶部通过螺栓与内导流筒200的顶部连接,在外导流筒100和内导流筒200的顶部开有螺纹槽,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槽中,螺栓用于将外导流筒100和内导流筒200稳定的连接。

请再参阅图1,为了使得气冷屏210的内腔中形成流动的气流,空心不锈钢管120和实心不锈钢管130的数量均为两个,左侧空心不锈钢管120与压缩空气机连通图中未画出,左侧空心不锈钢管120将气流导进气冷屏210中,导进的气流通过另一个空心不锈钢管120导出,在气冷屏210的内腔中形成气流带走在气冷屏210内腔中热量。

上述的空心不锈钢管120、实心不锈钢管130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具体数量,本技术领域人员在本装置能完成其防止单晶炉发生爆炸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其数量。

工作原理:将空心不锈钢管120和实心不锈钢管130安装于中炉筒上,再将高温的硅熔倒进气冷屏210中,由于左端的空心不锈钢管120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空气压缩机中产生的气流通过空心不锈钢管120导进气冷屏210的内腔中,气流再通过另一个空心不锈钢管120导出去,利用气流带走晶体发出的热量,从而避免单晶炉发生安全事故。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流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流筒(100)和内导流筒(200),所述外导流筒(100)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实心不锈钢管(130),所述外导流筒(100)的外侧壁插接有空心不锈钢管(120),所述外导流筒(100)的内腔填充有软毡(110),所述内导流筒(200)位于所述外导流筒(100)的内腔中,所述内导流筒(200)的内侧壁开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中镶嵌有气冷屏(210),所述气冷屏(210)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导流筒(100)的内侧壁接触,所述空心不锈钢管(120)依次贯穿所述外导流筒(100)、所述软毡(110)和所述外导流筒(100)与所述气冷屏(210)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不锈钢管(120)和所述实心不锈钢管(130)固定于中炉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筒(100)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内导流筒(200)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不锈钢管(120)和所述实心不锈钢管(130)的数量均为两个,左侧所述空心不锈钢管(120)与压缩空气机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光伏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导流筒,包括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所述外导流筒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实心不锈钢管,所述外导流筒的外侧壁插接有空心不锈钢管,所述外导流筒的内腔填充有软毡,所述内导流筒位于所述外导流筒的内腔中,所述内导流筒的内侧壁开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中镶嵌有气冷屏,所述气冷屏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导流筒的内侧壁接触,所述空心不锈钢管依次贯穿所述外导流筒、所述软毡和所述外导流筒与所述气冷屏内腔连通;该导流筒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的组合,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的组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增大单晶炉的强度,进而能够防止在拉晶的过程中锅炉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彭瑶;汪奇;潘一;季文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