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0306发布日期:2020-04-10 16:3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微生物菌肥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设备。



背景技术:

生产复合微生物菌肥过程中,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氮磷钾营养元素,影响菌肥的成活率,因此将微生物菌液通过在颗粒氮磷钾外部进行包膜的方式加入,同时还能有效的防止肥料结块,避免肥料颗粒表面的盐桥搭桥和吸湿,延长肥料在土地中的效力,包膜工序一般是使用含微生物的包膜油喷射装置来完成的,包膜油喷入后随化肥一起滚动,然后一起倒出;

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cn202945176u公开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机中,在包膜时需要先进料,在包膜时需要旋转腔,这时就需要关闭进料口,进料没有连续性,使用不方便,其次为了包膜油不浪费,采用的收集方法非常不方便,还有在导出物料时不方便,包膜不具有连贯性,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设备,通过采用绞龙传输,便于对肥料的传输,便于导出,同时进料斗内设喷油管筒,喷油后,多余的油可通过滤网滤出,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内,便于对多余的包膜油收集利用,同时包膜时加工具有连贯性,方便加工操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设备,包括输送管,输送管的前侧上端表面设有进料斗,进料斗采用变径方斗结构,进料斗的下端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喷油管筒,喷油管筒的下端表面均匀设置有喷油嘴,输送管的前端外表面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有圆盖板,圆盖板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的后端外表面固定焊接在圆轴杆的外端表面,圆轴杆的外表面设有绞龙片,输送管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弯曲开口,输送管的弯曲开口内固定连接有滤网,通过采用绞龙传输,便于对肥料的传输,便于导出,同时进料斗内设喷油管筒,喷油后,多余的油可通过滤网滤出,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内,便于对多余的包膜油收集利用,同时包膜时加工具有连贯性,方便加工操作。

进一步的,输送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壳,导流壳为梯形半圆壳结构包裹在输送管外,内部为弯曲又倾斜的斜坡面,同时导流壳的前端中心处内侧表面设有回油管,在喷油后,肥料可通过绞龙传输出输送管,在这一期间,肥料在传输时翻滚,可均匀包裹包裹油,同时多余的包裹油,可向下流动,通过滤网滤出输送管,可通过导流壳向前导流,流至回油管内,便于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回油管连接在油箱的上端内侧表面,油箱后下端内侧表面连接有抽油泵的抽油管,抽油泵的后端导油管与喷油管筒连接,收集的多余包裹油可通过回油管直接流回油箱内,抽油泵可抽油导入喷油管筒喷出,可形成循环喷油系统,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输送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支撑板,梯形支撑板位于输送管的前侧与后侧,放置时便于与地面进行支撑,提高支撑力。

进一步的,滤网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其滤网网眼不大于复合微生物菌肥颗粒的直径,不会使复合微生物菌肥颗粒漏出滤网。

进一步的,圆盖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口,电机的驱动轴和第一法兰沿圆口插入,部件与部件之间都可进行拆分,便于更换维护。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采用绞龙传输,便于对肥料的传输,便于导出,同时进料斗内设喷油管筒,喷油后,多余的油可通过滤网滤出,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内,便于对多余的包膜油收集利用,同时包膜时加工具有连贯性,方便加工操作。

(2)在喷油后,肥料可通过绞龙传输出输送管,在这一期间,肥料在传输时翻滚,可均匀包裹包裹油,同时多余的包裹油,可向下流动,通过滤网滤出输送管,可通过导流壳向前导流,流至回油管内,便于进行收集。

(3)收集的多余包裹油可通过回油管直接流回油箱内,抽油泵可抽油导入喷油管筒喷出,可形成循环喷油系统,便于使用。

(4)输送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支撑板,梯形支撑板位于输送管的前侧与后侧,放置时便于与地面进行支撑,提高支撑力。

(5)滤网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其滤网网眼不大于复合微生物菌肥颗粒的直径,不会使复合微生物菌肥颗粒漏出滤网。

(6)圆盖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口,电机的驱动轴和第一法兰沿圆口插入,部件与部件之间都可进行拆分,便于更换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与导流壳连接关系与内部结构连接关系右端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输送管、2进料斗、3喷油管筒、4喷油嘴、5圆盖板、6电机、7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9圆轴杆、10绞龙片、11滤网、12导流壳、13回油管、14油箱、15抽油泵、16抽油管、17导油管、18梯形支撑板、50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包膜设备,包括输送管1,输送管1的前侧上端表面设有进料斗2,进料斗2采用变径方斗结构,进料斗2的下端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喷油管筒3,喷油管筒3的下端表面均匀设置有喷油嘴4,输送管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有圆盖板5,圆盖板5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6,电机6为减速电机,型号为y3-2,电源开关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电机6的驱动轴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7,第一法兰7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有第二法兰8,第二法兰8的后端外表面固定焊接在圆轴杆9的外端表面,圆轴杆9的外表面设有绞龙片10,输送管1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弯曲开口,输送管1的弯曲开口内固定连接有滤网11。

请参阅图1-3,输送管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壳12,导流壳12为梯形半圆壳结构包裹在输送管1外,内部为弯曲又倾斜的斜坡面,同时导流壳12的前端中心处内侧表面设有回油管13,在喷油后,肥料可通过绞龙传输出输送管1,在这一期间,肥料在传输时翻滚,可均匀包裹包裹油,同时多余的包裹油,可向下流动,通过滤网11滤出输送管1,可通过导流壳12向前导流,流至回油管13内,便于进行收集,回油管13连接在油箱14的上端内侧表面,油箱14后下端内侧表面连接有抽油泵15的抽油管16,抽油泵15为现有产品,通过使用需要选用规格型号,为现有技术,抽油泵15的后端导油管17与喷油管筒3连接,收集的多余包裹油可通过回油管13直接流回油箱14内,抽油泵15可抽油导入喷油管筒3喷出,可形成循环喷油系统,便于使用,输送管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支撑板18,梯形支撑板18位于输送管1的前侧与后侧,放置时便于与地面进行支撑,提高支撑力,滤网11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其滤网11网眼不大于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直径,不会使复合微生物菌肥颗粒漏出滤网11,圆盖板5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口50,电机6的驱动轴和第一法兰7沿圆口50插入,部件与部件之间都可进行拆分,便于更换维护。

在使用时,通过进料斗2倒进肥料,同时抽油泵15可抽油导入喷油管筒3内,通过喷油嘴4喷出,喷到肥料上,同时通过电机6带动圆轴杆9旋转,可使绞龙片10旋转,可对肥料向后传输出输送管1,在这一期间,肥料在传输时翻滚,可均匀包裹包裹油,同时多余的包裹油,可向下流动,通过滤网11滤出输送管1,可通过导流壳12向前导流,流至回油管13内,便于进行收集,收集的多余包裹油可通过回油管13直接流回油箱14内,可形成循环喷油系统,便于使用,便于收集,通过绞龙传动,便于对物料进行传输导出,便于使用,便于加工,在加工时,工人只需要倒进肥料即可,肥料加工完后再倒入,还有在油箱14内的油使用完后,进行添加,油箱14上设凸口,打开凸口外的外盖即可添加,便于加工时操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