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粕搅拌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9279发布日期:2020-05-15 15:2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粕搅拌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茶粕搅拌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茶粕呈茶褐色粉状,是山茶科植物的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滓。茶粕含有约10%的皂素,又称皂角甙,是一种溶血性毒素,可使细菌细胞溶血而达到消毒杀菌作用。茶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种天然的、无污染的、优质环保型有机肥料,是种植无公害蔬菜和花果的最优肥料。主要营养成分为氮、全磷酐、全氧化钾、有机质、茶皂素含、残油、蛋白质、淀粉和糖类、纤维和水分,因此广泛应用在农作物及果树栽种中,效果极佳。对淤泥少、底质贫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另外,由于茶粕有机质含量较丰富,经发酵,可作为腐殖质种养兰花等娇贵花卉。施用茶粕,可以改良土壤,增进肥力;增强植株抗病力,减少农药使用量。

因此茶粕的再利用增加了产值,对于茶粕加工成肥料的第一步是先充分发酵,在进行下一系列的充分加工,现有的发酵方式简单,多为直接在平地或泥坑上堆肥,通过发酵细菌对茶粕进行缓慢熟化,到这种方式是由内部开始发酵的,导致茶粕发酵不够均匀,在使用时肥性无法完全被植物吸收,因此人们设计料一种用于提高茶粕发酵效率的罐体,封闭式的罐体能够防止茶粕发酵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气体污染,并且罐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能够将茶粕搅拌蓬松,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不结块;但是,搅拌过程中,茶粕内的温度会因蓬松而加快热量散失,降低发酵的效率,并且茶粕内的水分还会因发酵产生的热量而急剧汽化,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缺水凝结成块的情况,综上所述,体现的问题影响了茶粕的发酵效率,延长了茶粕发酵加工的时间,通过蒸汽换热管提对罐体进行加热,不仅节能环保,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罐体进行加热,维持发酵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提高茶粕的发酵效率,缩短茶粕发酵加工时间的茶粕搅拌发酵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粕搅拌发酵设备,包括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方一侧的、用于储存茶粕的发酵罐,以及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方另一侧的、用于搅拌发酵罐内部茶粕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的、用于支撑发酵罐的方形底座,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的、用于支撑驱动机构的电机座;所述方形底座包括方形底座本体,以及铺设在所述方形底座本体表面上的、用于对发酵罐进行加热的蒸汽换热管,所述蒸汽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换热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可容纳蒸汽换热管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分别位于方形底座本体的两端,并由方形底座本体的两侧面中部导出。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尾端的、便于装卸料的罐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喷雾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罐盖的下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分别与罐体和罐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罐盖的上端设置有活扣。

作为优选,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与管体固定的安装座,以及依次贯穿安装座和罐体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延伸至罐体内部的一端还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与罐体的内壁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延伸至发酵罐内部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座,以及安装在位于发酵罐内部转轴上的搅拌叶。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包括与转轴通过销键固定的紧固套,以及于紧固套焊接固定的旋叶。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设备在发酵茶粕的过程中,通过在方形底座本体上方设置有蒸汽换热管队罐体进行加热,能够代替煤炉或电加热的方式来提高茶粕中发酵细菌的活跃程度,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加热速度,此外还能够配合驱动装置和安装在罐体上的喷雾装置,在对罐体内部的茶粕进行搅拌的同时进行增湿,使得茶粕在罐体内保持蓬松,并且通过搅拌能够增加茶粕与罐体内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促进氧气溶解,提高茶粕的发酵效率,缩短茶粕发酵加工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粕搅拌发酵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截面视图;

图3为图1中方形底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

一种茶粕搅拌发酵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支撑机构1,设置在支撑机构1上方一侧的、用于储存茶粕的发酵罐2,以及设置在支撑机构1上方另一侧的、用于搅拌发酵罐2内部茶粕的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1上的、用于支撑发酵罐2的方形底座12,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1上的、用于支撑驱动机构3的电机座13;所述发酵罐2包括罐体21,设置在所述罐体21尾端的、便于装卸料的罐盖22,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21顶部的喷雾装置23,所述喷雾装置23设置有一个以上,且等距设置,能够对罐体21内的茶粕物料节进行均匀喷雾加湿,提高茶粕的发酵效果。所述罐盖22的下端设置有铰接座221,所述铰接座221分别与罐体21和罐盖22通过螺钉固定,能够使得罐盖22能够在罐体21上活动,所述罐盖22的上端设置有活扣222,在罐盖22闭合时候,通过活扣222将罐盖22与罐体21进行扣紧。所述喷雾装置23包括与管体21固定的安装座231,以及依次贯穿安装座231和罐体21的通水管232,所述通水管232外接输水软管,所述通水管232延伸至罐体21内部的一端还设置有喷雾头233,所述喷雾头233与罐体21的内壁固定。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与所述驱动电机31连接的、延伸至发酵罐2内部的转轴32,安装在转轴32上的、用于支撑转轴32的轴承座33,以及安装在位于发酵罐2内部转轴32上的搅拌叶34;所述轴承座33与罐体21的首端进行螺钉固定,有利于支撑转轴32,使得转轴32能够平稳运行,对发酵罐2内的茶粕进行搅拌加工。所述搅拌叶34包括与转轴32通过销键固定的紧固套341,以及于紧固套341焊接固定的旋叶342。

如图3所示,所述方形底座12包括方形底座本体121,以及铺设在所述方形底座本体121表面上的、用于对发酵罐2进行加热的蒸汽换热管122,所述蒸汽换热管122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入口1221,所述蒸汽换热管122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1222。所述方形底座本体121的上表面设置有可容纳蒸汽换热管122的凹槽1211,所述凹槽1211呈弯折设置,有利于增长蒸汽换热管122的长度,使得发酵罐2加热速度提高,并且扩大蒸汽换热管122的热传递面积,同时也使得发酵罐2加热更加均匀。所述蒸汽入口1221和蒸汽出口1222分别位于方形底座本体121的两端,并由方形底座本体121的两侧面中部导出,有利于蒸汽换热管122固定更加牢固,不易松脱影响对发酵罐2的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31采用型号为57bygh的步进电机。

在运行时,先启动驱动电机31,使得驱动电机31带动转轴32旋转,使得转轴32上的旋叶342对罐体21内的茶粕进行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开启喷雾装置23,对搅拌过程中的茶粕进行均匀增湿,并在搅拌均匀后,停止运行驱动电机31,并蒸汽入口1221输入蒸汽对罐体21进行加热,加快茶粕的升温速度,促进发酵,并且换热后的湿冷空气由蒸汽出口1222排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设备在发酵茶粕的过程中,通过在方形底座本体上方设置有蒸汽换热管对罐体进行加热,能够代替煤炉或电加热的方式来提高茶粕中发酵细菌的活跃程度,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加热速度,此外还能够配合驱动装置和安装在罐体上的喷雾装置,在对罐体内部的茶粕进行搅拌的同时进行增湿,使得茶粕在罐体内保持蓬松,并且通过搅拌能够增加茶粕与罐体内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促进氧气溶解,提高茶粕的发酵效率,缩短茶粕发酵加工的时间。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