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3927发布日期:2020-10-02 10:2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



背景技术:

植物的抗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自然界一种植物出现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界条件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一般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杂交选育优良品种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公告号为cn107318643b,名称为一种高产、早熟、抗逆性好的玉米种的选育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与其他种类植物不能转移,需要对不同物种研究不同的选育方法,而且遗传纯度低,不方便提高生长过程中的其他植物的抗逆性。为了便于提高生长过程中的其他植物的抗性,现有技术有通过改变土壤条件来提高植物的抗性,如公布号为cn105754607a,名称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通过微生物改良土壤,防病虫害,促进作物自身抗性。但是现有技术的微生物改良剂配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常用菌类多,获取和配置困难,不利于推广应用。

并且目前市场的肥料产品中,普遍存在偏重于有机质的含量,而对叶面对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低、植株的光合作用下降,树势衰弱带来的抗性下降等问题缺乏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然而,这一系列问题往往直接导致了到植株挂果后树势的恢复难、结果大小年、病虫害频发甚至植株的衰退黄化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其针对沃柑、番石榴等作物挂果后树势的恢复难、结果大小年、病害频发甚至植株衰退黄化枯死问题。

本发明通过改善植株叶面的微生物菌群,构建叶面微环境菌群的竞争性和诱导植株本身木质素合成,通过中药提取物三个途径诱导作物产生抗虫性、抗病性等抗性,再协同具有高效补充的有机营养成分,实现树势的快速恢复和抗性的上升,满足植株快速恢复树势的营养需求,提升植株光合作用,使挂果后的树势恢复健康光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酵母菌0.4-0.6份、高糖酵母0.2-1.0份、酵母浸膏0.1-0.3份、尿素0.8-1.2份、硝酸钙5-10份、甲壳素5-15份、壳寡糖0.1-0.5份、哈茨木霉菌液2-5份、大蒜提取物10-15份、苦参提取物5-15份、复合氨基酸5-15份和废蜜液50-80份。

优选的是,还包括增溶剂10-12份、增稠剂5-10份和乳化剂1-3份,所述增溶剂为吐温80。

优选的是,复合氨基酸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鱼粉20-50份、骨粉30-40份、豆饼粉15-20份和木瓜蛋白酶0.5-1.1份。

优选的是,复合氨基酸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步骤1.1、将重量份的鱼粉20-50份、骨粉30-40份和豆饼粉15-20份置于85-105℃烘干,然后微波灭菌得粉末;

步骤1.2、按1:10-30料液比将粉末与水复配,搅拌均匀;

步骤1.3、加入木瓜蛋白酶0.5-1.1份,搅拌发酵处理6-8h,喷雾干燥得到。

优选的是,木瓜蛋白酶活力为5万u/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重量份原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复合氨基酸;

步骤2、制备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

步骤2.1、分别将大蒜、苦参在70~90℃下真空干燥烘干20-36h,粉碎,过320目筛后,分别得到大蒜粉末和苦参粉末;

步骤2.2、分别将大蒜粉末和苦参粉末加入回流提取装置中,在体积分数为30-80%的乙醇中浸泡3~5h,然后分别进行超声波处理,分别过滤得到大蒜滤液和苦参滤液;

步骤2.3、分别将大蒜滤液和苦参滤液经过真空干燥,所得浸膏加入料液比为1:20-50的超纯水混悬,所得第一混悬液与正丁醇按质量比为1:1-2.5混合,振荡混匀30-45分钟,分别得到大蒜第二混悬液和苦参第二混悬液;

步骤2.4、分别将大蒜第二混悬液和苦参第二混悬液于1500-3000r/min离心分离后,弃去正丁醇层,分别得到大蒜水层和苦参水层;

步骤2.5、分别将大蒜水层和苦参水层经过真空干燥后,得到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

步骤3、将大蒜提取物、苦参提取物与废蜜液、复合氨基酸、甲壳素、壳寡糖、酵母菌、高糖酵母、酵母浸膏、哈茨木霉菌液、尿素和硝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成品。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酵母菌、高糖酵母、酵母浸膏、尿素和硝酸钙结合具有改善植株叶面的微生物菌群,甲壳素、壳寡糖、哈茨木霉菌液和酵母浸膏结合具有构建叶面微环境菌群的竞争性和诱导植株本身木质素合成,通过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结合具有昆虫毒性、杀菌活性和提升作物抗性的作用,上述三个途径共同诱导作物产生抗虫性、抗病性等抗性,同时废蜜液和复合氨基酸具有高效补充的有机营养成分,实现树势的快速恢复和抗性的上升。本发明的叶面肥整体上具备有机营养成分,抗虫害中药提取物和具有酵母菌和哈茨木霉菌为植株所需的益生菌群,具有抑制叶面有害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并且酵母菌和哈茨木霉菌为市面易得价廉的菌类,便于应用和推广。哈茨木霉具有较强分解纤维素能力,绿色木霉通常能够产生高度活性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喷施后可以刺激作物叶面、茎干细胞相关受体,引发植株自身系统抗性的形成,刺激细胞壁木质素的形成。从实验和观察中发现,本发明的叶面肥具有促进叶面细胞和茎部细胞等的生长,提升植株光合作用,使挂果后的树势恢复健康光泽,满足植株快速恢复树势的营养需求。

2、本发明通过鱼粉、骨粉、豆饼粉和木瓜蛋白酶发酵得到复合氨基酸作为氮源,可以为食品行业或生物废弃物鱼粉、骨粉、豆饼粉与木瓜蛋白酶发酵而来,温和可控,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所采用的氮源经过发酵处理后具有小分子易吸收的特点,同时经生物蛋白降解的氨基酸具有种类丰富,营养全面的特点,适用于植株营养的全面需求和快速补充。

3、本发明的大蒜提取物、苦参提取物为基于现有技术方法,对不同极性部位活性成分进行筛选,优化而来,以抗虫性、抗病性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能耗、生产难易程度为辅助评价指标进行指导,实现提取物活性强、成本可控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材料或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按以下重量组分称取原料:酵母菌40份、高糖酵母20份、酵母浸膏10份、尿素80份、硝酸钙500份、甲壳素500份、壳寡糖10份、哈茨木霉菌液200份、大蒜提取物1000份、苦参提取物500份、复合氨基酸500份和废蜜液5000份。其中,上述原料组分以克为单位计算,并且上述组分都通过市售得到;

步骤二、将上述称取的组分按常规混合发酵12h得到叶面肥a1。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按以下重量组分称取原料:酵母菌40份、高糖酵母20份、酵母浸膏10份、尿素80份、硝酸钙500份、甲壳素500份、壳寡糖10份、哈茨木霉菌液200份、大蒜提取物1000份、苦参提取物500份、复合氨基酸500份、废蜜液5000份、增溶剂1000份、增稠剂500份和乳化剂100份,增溶剂为吐温80。其中,上述原料组分以克为单位计算,并且上述组分都通过市售得到;

步骤二、将上述称取的组分按常规混合发酵12h得到叶面肥a2。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按以下重量组分称取原料:酵母菌60份、高糖酵母100份、酵母浸膏30份、尿素120份、硝酸钙1000份、甲壳素1500份、壳寡糖50份、哈茨木霉菌液500份、大蒜提取物1500份、苦参提取物1500份、复合氨基酸1500份和废蜜液8000份。其中,复合氨基酸干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第一步、将鱼粉5000份、骨粉4000份和豆饼粉2000份置于105℃烘干,然后微波灭菌得粉末;第二步、按1:30料液比将粉末与水复配,搅拌均匀;第三步、加入活力为5万u/g的木瓜蛋白酶110份,搅拌发酵处理6h,喷雾干燥得到。上述原料组分以克为单位计算,并且上述组分都通过市售得到;

步骤二、将上述称取的组分按常规混合发酵12h得到叶面肥a3。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制备复合氨基酸:

步骤1.1、将鱼粉2000份、骨粉3000份和豆饼粉1500份置于85℃烘干,然后微波灭菌得粉末;

步骤1.2、按1:10料液比将粉末与水复配,搅拌均匀;

步骤1.3、加入木瓜蛋白酶50份,搅拌发酵处理6h,喷雾干燥得到。

步骤2、制备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

步骤2.1、分别将大蒜、苦参在70℃下真空干燥烘干20h,粉碎,过320目筛后,分别得到大蒜粉末和苦参粉末;

步骤2.2、分别将大蒜粉末和苦参粉末加入回流提取装置中,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中浸泡3h,然后分别进行超声波处理,分别过滤得到大蒜滤液和苦参滤液;

步骤2.3、分别将大蒜滤液和苦参滤液经过真空干燥,所得浸膏加入料液比为1:20的超纯水混悬,所得第一混悬液与正丁醇按质量比为1:1混合,振荡混匀30分钟,分别得到大蒜第二混悬液和苦参第二混悬液;

步骤2.4、分别将大蒜第二混悬液和苦参第二混悬液于1500r/min离心分离后,弃去正丁醇层,分别得到大蒜水层和苦参水层;

步骤2.5、分别将大蒜水层和苦参水层经过真空干燥后,得到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

步骤3、将酵母菌40份、高糖酵母40份、酵母浸膏10份、尿素80份、硝酸钙500份、甲壳素500份、壳寡糖10份、哈茨木霉菌液200份、大蒜提取物1000份、苦参提取物500份、复合氨基酸500份和废蜜液5000份混合均匀,得到成品a4。

其中,上述原料组分以克为单位计算。

实施例5

一种具有提升作物抗性的叶面肥,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制备复合氨基酸:

步骤1.1、将鱼粉50份、骨粉40份和豆饼粉20份置于105℃烘干,然后微波灭菌得粉末;

步骤1.2、按1:30料液比将粉末与水复配,搅拌均匀;

步骤1.3、加入木瓜蛋白酶1.1份,搅拌发酵处理6h,喷雾干燥得到。

步骤2、制备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

步骤2.1、分别将大蒜、苦参在70℃下真空干燥烘干20h,粉碎,过320目筛后,分别得到大蒜粉末和苦参粉末;

步骤2.2、分别将大蒜粉末和苦参粉末加入回流提取装置中,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中浸泡3h,然后分别进行超声波处理,分别过滤得到大蒜滤液和苦参滤液;

步骤2.3、分别将大蒜滤液和苦参滤液经过真空干燥,所得浸膏加入料液比为1:50的超纯水混悬,所得第一混悬液与正丁醇按质量比为1:2.5混合,振荡混匀30分钟,分别得到大蒜第二混悬液和苦参第二混悬液;

步骤2.4、分别将大蒜第二混悬液和苦参第二混悬液于1500r/min离心分离后,弃去正丁醇层,分别得到大蒜水层和苦参水层;

步骤2.5、分别将大蒜水层和苦参水层经过真空干燥后,得到大蒜提取物和苦参提取物;

步骤3、将酵母菌0.4份、高糖酵母0.4份、酵母浸膏0.1份、尿素0.8份、硝酸钙10份、甲壳素6份、壳寡糖0.1份、哈茨木霉菌液5份、增溶剂10份、增稠剂5份、乳化剂3份、大蒜提取物10份、苦参提取物10份、复合氨基酸10份和废蜜液50份混合均匀,得到成品a5。

其中,上述原料组分以千克为单位计算。

对比文件1(采用具有改善植株叶面的微生物菌群的组分制备叶面肥):

步骤1、称取酵母菌0.4kg、高糖酵母0.4kg、酵母浸膏0.05kg混合均匀,按照1:50料液比加入水;

步骤2、将尿素0.8kg和硝酸钙10kg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之中,搅拌发酵24h,即制备的叶面肥b1。

对比文件2(采用具备构建叶面微环境菌群的竞争性和诱导植株本身木质素合成的组分制备叶面肥):

步骤1、称取甲壳素6kg、壳寡糖0.1kg、哈茨木霉菌液5kg和酵母浸膏0.05kg混合均匀,按照1:50料液比加入水。

步骤2、加入增溶剂10kg、增稠剂5kg、乳化剂3kg,配置成均匀悬浊液,即制备的叶面肥b2。

对比文件3(采用具有抗虫性的中药植物提取物制备叶面肥):

步骤1、大蒜提取物10kg、苦参提取物10kg,按照1:50料液比加入水,即制备的叶面肥b3。

对比文件4(采用具有高效补充的有机营养成分制备叶面肥):

步骤1、制备符合氨基酸粉末第一步、将鱼粉20kg、骨粉30kg和豆饼粉15kg置于85-105℃烘干、微波灭菌得到第一粉末;第二步、按1:10-30料液比将第一粉末与水复配,搅拌均匀;第三步、将占第一粉末重量1/12的木瓜蛋白酶加入第二步的复配液,搅拌发酵处理6h,喷雾干燥即得复合氨基酸干粉;

步骤2、将符合氨基酸粉末10kg与废蜜液50kg混合均匀,按照1:50料液比加入水,即制备的叶面肥b4。

喷施应用实验1:

在某产地种植的番石榴树生长五年后出现褐斑病,随机划分40棵番石榴树做应用试验,40棵番石榴树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棵。第一组喷洒实施例1的叶面肥a1,第二组喷洒实施例3的叶面肥a3,第三组喷洒对比例3的叶面肥b3,第四组不喷洒任何叶面肥和其他防治药物,四组的日常护理相同。喷洒叶面肥的方法为:将叶面肥稀释300倍后,喷施在番石榴的叶片上,每隔7天喷一次。经过喷施1个月后,第一组(实施例1的叶面肥)番石榴新生叶面病斑减少85%,树势和营养状况得到恢复,同时挂果没有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第二组(实施例3的叶面肥)番石榴新生叶面病斑减少89%,叶面变绿增厚明显,树势和营养状况恢复较快,可以说明发酵后的复合氨基酸小分子营养物质更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率高,同时挂果没有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第三组(对比例3的叶面肥)番石榴新生叶面病斑减少63%,树势和营养状况有逐步恢复趋势,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48%。第四组的番石榴新生叶面病斑没有减少,同时挂果因为病害导致了大量落果,挂果率降低70%。

由喷施应用实验1统计和计算观察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叶面肥对生长阶段的果树具有提高抗病性的作用,使植株挂果后树势和营养状况得到恢复,有效恢复果树正常挂果。第二组采用实施例3的叶面肥a3,其复合氨基酸由动物源蛋白质和植物源蛋白质混合经木瓜蛋白酶发酵而成,使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可以带来丰富而全面的氨基酸,更为接近植株的所需的营养组成比例,且发酵得到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更利于作物吸收,促进叶面变绿增厚明显,利于光合作用,树势和营养状况恢复较快。

喷施应用实验2:

在某产地种植的沃柑树生长五年,采后树势衰弱,出现溃疡病病害,随机划分110棵沃柑树做应用试验,110棵沃柑树随机平均分成十一组,每组10棵。第一组喷洒对比例1的叶面肥b1,第二组喷洒对比例2的叶面肥b2,第三组喷洒对比例3的叶面肥b3,第四组喷洒对比例4的叶面肥b4,第五组喷施叶面肥b1、b2、b3、b4按1:1:1:1混合的叶面肥,第六组喷洒实施例1的叶面肥a1,第七组喷洒实施例2的叶面肥a2,第八组喷洒实施例3的叶面肥a3,第九组喷洒实施例4的叶面肥a4,第十组喷洒实施例5的叶面肥a5,第十一组不喷洒任何叶面肥和其他防治药物,十一组的日常护理相同。喷洒叶面肥的方法为:将叶面肥稀释300倍后,喷施在沃柑的叶片上,每隔7天喷一次。经过喷施1个月后,观察结果如下:

第一组(采用对比例1的叶面肥)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32%,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54%,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39%,树势恢复趋势缓慢。

第二组(采用对比例2的叶面肥)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65%,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12%,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27%,树势恢复趋势缓慢。

第三组(采用对比例3的叶面肥)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病斑发生率为50%,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31%,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41%,树势恢复趋势缓慢。

第四组(采用对比例4的叶面肥)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28%,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32%,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13%,叶面变绿增厚,树势呈现出恢复的趋势,树势有逐步恢复趋势。

第五组(叶面肥b1-b4混合液)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21%,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78%,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20%,叶面变绿增厚,树势明显恢复。

第六组(叶面肥a1)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11%,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85%,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只有9%,树势明显恢复快,抗性增强,部分未穿孔痊愈的老叶也已经恢复健康的光泽。

第七组(叶面肥a2)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12%,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88%,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只有10%,树势明显恢复快,抗性增强,部分未穿孔痊愈的老叶也已经恢复健康的光泽。

第八组(叶面肥a3)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10%,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90%,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只有7%,叶面变绿增厚明显,树势明显恢复快,抗性增强,部分未穿孔痊愈的老叶也已经恢复健康的光泽。

第九组(叶面肥a4)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8%,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87%,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只有6%,叶面变绿增厚明显,树势明显恢复快,抗性增强,部分未穿孔痊愈的老叶也已经恢复健康的光泽。

第十组(叶面肥a5)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9%,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89%,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只有7%,叶面变绿增厚明显,树势明显恢复快,抗性增强,部分未穿孔痊愈的老叶也已经恢复健康的光泽。

第十一组(空白对照组)沃柑新生叶面溃疡病病斑发生率为90%,患病老叶穿孔痊愈比率为12%,同时因为病害导致落果的现象有85%,树势衰弱,部分叶片黄化枯死。

由喷施应用实验1和2统计和计算观察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叶面肥通过改善植株叶面的微生物菌群,构建叶面微环境菌群的竞争性和诱导植株本身木质素合成,通过中药提取物三个途径诱导作物产生抗虫性、抗病性等抗性,再协同具有高效补充的有机营养成分,实现树势的快速恢复和抗性的上升,满足植株快速恢复树势的营养需求,提升植株光合作用,使挂果后的树势恢复健康光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