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3051发布日期:2020-08-07 20:1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新型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区域的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建设中大多采用非透水性材质(例如,水泥、柏油、大理石等)铺设地面,这些硬化路面使地表与空气的热量、水分交换很困难,自然调节城市地面温度和湿度的能力很差;另外,在雨天时,硬化路面会阻止雨水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到处积水,影响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阻断了雨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地下水位难以回升,直接影响城市地表植被的健康生长,绿化困难,加重了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而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应的透水材料应运而生。目前,一般在地面使用的透水材料主要为透水砖,现有的透水砖主要有水泥透水砖、陶瓷透水砖、砂基透水砖等。以上透水材料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水泥透水砖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水泥透水砖融冻后强度急剧下降,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陶瓷透水砖的主要原材料是黄金尾矿、粉煤灰、污泥、混凝土等,经过粉碎后高温烧结成型,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的污染性气体。不同于水泥透水砖和陶瓷透水砖,砂基透水砖是以硅砂为主要骨料或面层骨料,以有机粘结剂为主要粘结材料,经免烧结成型工艺后制成。砂基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其可有效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好的作用。虽然,砂基透水砖在材料和性能上得到了均衡,但限于研发和使用成本,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和使用。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透水系数较高,能够有效对水形成过滤,且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性好,绿色环保的新型透水砖。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透水系数较高,能够有效对水形成过滤,且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性好,绿色环保的新型透水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所述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65-80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2-16份、固化剂0.1-2份、偶联剂0.05-0.5份、改性硅藻土1-10份以及水0.5-2份。所述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80-90份、热塑性弹性体20-40份、相容剂10-30份、改性有机膨润土0.5-2份、偶联剂0.3-1份以及加工助剂0.5-2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30%-60%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20-150℃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10-25℃,并保温0.5-1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300-5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或酚醛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塑性弹性体选自市售的sbs、sis、sebs、seps、tpo、tpv、tpb或tpvc中的任一种,所述相容剂选自松香、古马隆树脂或环烷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或kh-570中的任一种,所述加工助剂选自硬脂酸钙、硬脂酸钠、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步骤i)中所述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1-2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0-15%的naoh溶液浸泡1-2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2-3%的月桂醇硫酸钠、2-3%的柠檬酸三丁酯、3-5%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所述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a):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硅藻土60-80份、沸石分子筛5-10份、植物纤维粉2-5份、硅烷偶联剂kh-5501-3份、硫酸钙晶须3-6份以及月桂醇5-8份;步骤b):按上述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于1500-1800转/分钟下球磨2-4小时,烘干,粉碎研磨成300-500目的粉末即可。所述固化剂选自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所述偶联剂选自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或kh-570中的任一种。所述面砂层的原料还包括抗氧化剂0.04-0.2份、紫外线吸收剂0.05-0.5份。一种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65-80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05-0.5份的偶联剂和0.5-2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2-16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0.1-2份的固化剂和1-10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所述新型透水砖。所述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25-40份,促进剂0.5-1份,减水剂5-10份;所述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所述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本发明透水砖的面砂层采用天然硅砂作为骨料,无需研磨,采用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可有效提高面砂层的柔韧性,而且改性硅藻土的引入,不仅可进一步改善面砂层的吸水性和渗透性,保证优良的透水性能,还可对透过的水形成初步过滤,截留部分污染物质;另外,改性硅藻土还可与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发挥协同增效的功能,有效提高面砂层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2)在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中采用改性有机膨润土,不仅可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而且在交联剂的作用下,还可促进环氧树脂刚性交联网络与热塑性弹性体柔性网络之间的相互贯穿,有利于显著改善环氧树脂的脆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面砂层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抗压性,大大提高透水砖的使用寿命;3)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时只需将原料按不同顺序加入搅拌器内搅拌,后经压制脱模,常温固化即可,无需烧结,节能降耗,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例如,“从1至10的范围”应理解为表示在约1和约10之间连续的每个和各个可能的数字。因此,即使该范围内的具体数据点或甚至该范围内没有数据点被明确确定或仅指代少量具体点,也应理解为该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数据点均被认为已进行明确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70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8份、固化剂1.2份、偶联剂0.3份、改性硅藻土3份以及水1.5份;其中固化剂选为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偶联剂为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50。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82份、热塑性弹性体30份、相容剂16份、改性有机膨润土1.2份、偶联剂0.8份以及加工助剂1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50%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35℃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15℃,并保温1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4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为市售的sbs,相容剂为松香,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钙。步骤i)中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12%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1.5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浸泡1.5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2.4%的月桂醇硫酸钠、2.4%的柠檬酸三丁酯、4%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a):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硅藻土65份、沸石分子筛6份、植物纤维粉3份、硅烷偶联剂kh-5502份、硫酸钙晶须4份以及月桂醇6份;步骤b):按上述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于1500转/分钟下球磨4小时,烘干,粉碎研磨成300目的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70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3份的偶联剂和1.5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8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1.2份的固化剂和3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新型透水砖。其中,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30份,促进剂0.8份,减水剂6份;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实施例2: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65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2份、固化剂0.1份、偶联剂0.05份、改性硅藻土1份以及水0.5份;其中固化剂选为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偶联剂为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50。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80份、热塑性弹性体20份、相容剂10份、改性有机膨润土0.5份、偶联剂0.3份以及加工助剂0.5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30%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20℃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10℃,并保温1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3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环氧树脂为双酚f环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为市售的sis,相容剂为松香,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钙。步骤i)中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10%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2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浸泡2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2%的月桂醇硫酸钠、2%的柠檬酸三丁酯、3%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a):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硅藻土60份、沸石分子筛5份、植物纤维粉2份、硅烷偶联剂kh-5501份、硫酸钙晶须3份以及月桂醇5份;步骤b):按上述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于1500转/分钟下球磨4小时,烘干,粉碎研磨成400目的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65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05份的偶联剂和0.5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2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0.1份的固化剂和1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新型透水砖。其中,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25份,促进剂0.5份,减水剂5份;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实施例3: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80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16份、固化剂2份、偶联剂0.5份、改性硅藻土10份以及水2份;其中固化剂选为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偶联剂为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60。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90份、热塑性弹性体40份、相容剂30份、改性有机膨润土2份、偶联剂1份以及加工助剂2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60%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50℃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25℃,并保温0.5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5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为市售的sebs,相容剂为松香,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钙。步骤i)中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20%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1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液浸泡1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3%的月桂醇硫酸钠、3%的柠檬酸三丁酯、5%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a):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硅藻土80份、沸石分子筛10份、植物纤维粉5份、硅烷偶联剂kh-5503份、硫酸钙晶须6份以及月桂醇8份;步骤b):按上述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于1500转/分钟下球磨4小时,烘干,粉碎研磨成400目的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80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5份的偶联剂和2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16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2份的固化剂和10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新型透水砖。其中,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40份,促进剂1份,减水剂10份;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实施例4: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76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10份、固化剂1.6份、偶联剂0.4份、改性硅藻土7份以及水1份;其中固化剂选为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偶联剂为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60。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87份、热塑性弹性体32份、相容剂21份、改性有机膨润土1.7份、偶联剂0.8份以及加工助剂1.5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45%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40℃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10℃,并保温0.8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4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按质量比为1:4混合而成,热塑性弹性体为市售的sbs与tpo按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相容剂为古马隆树脂,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锌。步骤i)中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1.6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浸泡1.6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2.1%的月桂醇硫酸钠、2.6%的柠檬酸三丁酯、3.4%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a):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硅藻土68份、沸石分子筛7份、植物纤维粉4份、硅烷偶联剂kh-5501份、硫酸钙晶须4份以及月桂醇6份;步骤b):按上述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于1800转/分钟下球磨2小时,烘干,粉碎研磨成500目的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76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4份的偶联剂和1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10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1.6份的固化剂和7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新型透水砖。其中,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36份,促进剂0.8份,减水剂6.2份;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实施例5: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69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13份、固化剂2份、偶联剂0.2份、改性硅藻土3份以及水1.8份;其中固化剂选为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偶联剂为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70。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83份、热塑性弹性体27份、相容剂21份、改性有机膨润土1.4份、偶联剂0.5份以及加工助剂0.6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45%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40℃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10℃,并保温0.8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4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环氧树脂为双酚s环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为市售的tpv,相容剂为古马隆树脂,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钠。步骤i)中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1.6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浸泡1.6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2.8%的月桂醇硫酸钠、2.4%的柠檬酸三丁酯、4.5%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改性硅藻土由以下方法制得:步骤a):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硅藻土76份、沸石分子筛8份、植物纤维粉3份、硅烷偶联剂kh-5502份、硫酸钙晶须5份以及月桂醇7份;步骤b):按上述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于1800转/分钟下球磨2小时,烘干,粉碎研磨成500目的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69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2份的偶联剂和1.8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13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2份的固化剂和3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新型透水砖。其中,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27份,促进剂0.9份,减水剂7份;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实施例6: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包括面砂层和底坯,面砂层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硅砂73份、增韧改性环氧树脂7份、固化剂0.9份、偶联剂0.3份、改性硅藻土3份以及水2份;其中固化剂选为市售的酚醛胺固化剂,偶联剂为市售的硅烷偶联剂kh-560。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为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增韧的环氧树脂,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环氧树脂82份、热塑性弹性体38份、相容剂10份、改性有机膨润土1份、偶联剂0.4份以及加工助剂0.6份;步骤ii):按重量份将热塑性弹性体、45%的相容剂、改性有机膨润土、偶联剂以及加工助剂于140℃下热熔混合均匀,随后降温10℃,并保温0.8小时,随后边搅拌边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预混料;步骤iii):将剩余的相容剂加热至粘度为400厘泊,与步骤ii)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步骤i)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按质量比为1:1:3混合而成,热塑性弹性体为市售的sbs、seps、tpvc与tpb按质量比为10:5:1:1混合而成,相容剂为古马隆树脂与环烷油按质量比为3:2混合而成,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锌。步骤i)中改性有机膨润土由以下方法制得:先用质量分数为10%的hcl溶液浸泡有机膨润土2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再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浸泡1.5小时,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再加入相当于有机膨润土重量2.3%的月桂醇硫酸钠、2.3%的柠檬酸三丁酯、3.5%的氧化铝,高速搅拌混合均匀,烘干,研磨成超细粉末即可。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改性硅藻土与实施例4相同。本实施例新型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73份的硅砂水洗,烘干备用;步骤2):将0.3份的偶联剂和2份的水混合均匀,加入烘干后的硅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a;步骤3):将7份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0.9份的固化剂和3份的改性硅藻土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b;步骤4):将预混物a与预混物b混合,搅拌均匀,制得面料;步骤5):将底料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底料;步骤6):准备好模箱,先将底料铺满于模箱中,压紧,再将面料均匀铺设在底料上,将脱模剂喷涂到压头上,随后进行压制,振捣加压成型,脱模、养护,即制得新型透水砖。其中,底料的原料为:陶粒砂100份,水泥40份,促进剂0.6份,减水剂8.4份;促进剂选自三乙醇胺,减水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对比例1:本对比例透水砖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普通的市售环氧树脂代替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其余同实施例4。对比例2:本对比例透水砖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面砂层的原料中不含有改性硅藻土。对比例3:本对比例为某市售的透水砖,该透水砖的面砂层的原料不含有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和改性硅藻土。依据jc/t376-2012和gb/t12988-2009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测试结果项目透水速率/ml·(min·cm2)-1磨坑长度/mm实施例14.91.4实施例24.81.8实施例34.41.7实施例45.60.6实施例55.30.9实施例65.71.1对比例12.84.1对比例21.32.6对比例30.85.3由表1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于对比例,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水砖具有更加优异的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这是由于本发明透水砖的面砂层中采用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可有效提高面砂层的柔韧性,而且改性硅藻土的引入,不仅可进一步改善面砂层的吸水性和渗透性,保证优良的透水性能,还可对透过的水形成初步过滤,截留部分污染物质;另外,改性硅藻土还可与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发挥协同增效的功能,有效提高面砂层的耐磨性。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