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57534发布日期:2021-12-03 22:4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模式。


背景技术:

2.本发明通过创建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确立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改变我国传统的以分散、各自独立的养殖场进行非专业处理农废的方式,实现农废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彻底根治我国农废严重污染环境难题,通过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农废资源化利用,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包括创建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所述全产业链包括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
6.进一步的,所述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由集成的专业沼气工程运营企业,专业的生物天然气加工、销售企业,专业的蚯蚓养殖企业组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集群。
7.进一步的,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以龙头企业和大中城市网销企业合作,搭建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集成专业的有机果、菜、茶种植企业,专业的有机水稻、小麦、杂粮种植企业,专业的蚯蚓禽蛋养殖企业,专业的降糖辣椒生产企业,专业的纳米酵素有机肥生产企业组成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销集群。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我国,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染环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创建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以分散、各自独立的养殖场进行非专业处理农废的方式,实现农废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彻底根治我国农废严重污染环境难题。用农废处理规模化生产的大量优质廉价的有机肥,可以实现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化,其生产的有机农产品纯收入比普通农产品提高2-3 倍,配套使用新技术-纳米酵素有机肥,提高果菜茶产量10-20%,恢复果蔬天然原味,提高果蔬品质(番茄红素比普通西红柿提高50%以上),让农民和种植企业纯收入提高2-5倍,同时显著降低土壤里的重金属和农残,集成推广的降糖辣椒新品种,每亩地农民纯收入比种菜提高5倍以上。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有机肥提供了稳定的销售市场,规模化生产生物天然气,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农废资源化利用也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农废资源化利用,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种
植、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又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1.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4.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模式,包括创建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所述全产业链包括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
15.进一步的,所述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由集成的专业沼气工程运营企业,专业的生物天然气加工、销售企业,专业的蚯蚓养殖企业组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集群。
16.进一步的,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以龙头企业和大中城市网销企业合作,搭建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集成专业的有机果、菜、茶种植企业,专业的有机水稻、小麦、杂粮种植企业,专业的蚯蚓禽蛋养殖企业,专业的降糖辣椒生产企业,专业的纳米酵素有机肥生产企业组成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销集群。
17.创建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落实国家农废整县推进的战略目标,实现农废处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把畜禽粪便、作物秸秆转化成生物天然气供应城乡居民,经营企业有较高的收入和效益,同时缓解国家能源紧张难题;利用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优质廉价有机肥,推进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化,提升农产品价值,带动农民和企业增加效益,同时,沼渣、沼气、沼液实现商品化,生产经营企业自身也获得较好的效益,这是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模式,也是农废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创新的典型模式。它的特点是,把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装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相关项目,相关企业和政府的政策优势、ppp优势、社会资金优势集成打造成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龙头企业与大中城市网销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有机、天然功
能性农产品的终端市场。建设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这个平台,农废资源化利用可以全部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不但可以彻底根治农村废弃物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打造一个新兴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建设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8.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由一家企业挑头,作为第三方市场化经营处理的龙头企业,负责引进一批企业,并经营管理全产业链。政府利用管理优势、政策优势、ppp优势、社会资金集成优势,协助打造农废处理全产业链平台。这种农废资源化利用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创新包括,由挑头的龙头企业和政府携手,引进专业的沼气工程运营企业、负责全县的农废处理,在全县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主产区,布局建设若干个农废资源化利用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沼气、沼渣、沼液,并把一部分沼液制成各种蔬菜、水果、茶叶专用水肥。生产的沼气、沼渣、沼液、沼液专用水肥,作为商品在全产业链内闭环销售,同时创造利润。引进专业的生物天然气加工、销售企业,购买各个农废资源化利用基地生产的沼气,利用专业化优势,把沼气集中净化、提纯至97%以上,经压缩灌装,或者输入管网,销售给城乡居民,或者,冬季为城市供热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创造利润。引进蚯蚓养殖企业建设蚯蚓种场,在秸秆、粪便非主产区和偏远地区,利用蚯蚓消纳处理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用大量沼液为蚯蚓养殖补充水分,生产的蚯蚓为农民提供蚯蚓种,农民买回蚯蚓种,用自家秸秆畜禽粪便在路旁的田间地头养蚯蚓,可以消纳处理全部的自产秸秆粪便和沼液,自家产的蚯蚓粪用于自家有机农产品种植(有机农产品纯收入比普通农产品提供2-3倍);自产的鲜蚯蚓作为高蛋白饲料用于散养鸡,其生产的蚯蚓禽蛋,经中国食品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证明,胆固醇低于普通鸡蛋36%,是一种天然功能性食品,可以显著降低人们的胆固醇,蚯蚓禽蛋纯收入比普通禽蛋提高3-5倍,我国三高人群有 4亿多人,蚯蚓禽蛋市场需求巨大。引进企业建设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基地,利用农废资源化利用基地生产的优质低价沼渣有机肥、沼液专用水肥、蚯蚓有机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果菜茶、天然功能性农产品,消纳有机肥的同时并创造利润。引进有机农作物种植加工企业,指导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购买沼渣、沼液有机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有机水稻、有机小麦,有机杂粮(有机农产品纯收入比普通农产品提供2-3倍),企业负责收购、加工、销售有机农产品并创造利润。引进降糖辣椒经营企业,由其提供降糖辣椒种子,指导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利用沼渣、沼液有机肥、规模化种植降糖辣椒(天然功能性产品),企业收购农民种植的降糖辣椒,加工成降糖辣椒系列产品并负责销售,同时创造利润,每亩地农民纯收入比种菜提高5倍以上,我国糖尿病患者9200万人,降糖辣椒有着巨大市场。引进中医有机肥企业,利用沼渣做底肥,用纳米酵素有机肥提高蔬菜水果产量 10-20%,恢复果蔬天然原味,提高果蔬品质(番茄红素比普通西红柿提高50%以上),让农民纯收入提高2-5倍,另外可以显著降低土壤里的重金属和农残,企业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个农废处理全产业链,可以彻底实现全县域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县域农废综合利用率实现95%以上,同时,上个企业生产的农废产品是下个企业的原料,农废产品在全产业链内闭环销售,并实现农产品品质提升,企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见图1。
19.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改变传统以分散、各自独立的养殖场进行非专业处理农废的方式,建设农废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这个全产业链由引进的专业沼气工程运营企业(负责全县的农废处理,生产沼气、沼渣、沼液),专业的生物天然气加工、销售企业(负责沼
气净化、提纯、销售),引进蚯蚓养殖企业建设蚯蚓种场(带动农民处理全县非主产区和偏远地区的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并大量消纳沼液。)。在全县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主产区,布局建设若干个农废资源化利用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沼气、沼渣、沼液、沼液专用水肥。每个沼气资源化利用基地,以8公里为半径,集中收集处理20万头(当量)猪粪便和12万亩地秸秆,日处理生产3万立方的沼气。每个基地日产3万立方沼气,全部有偿供应给生物天然气厂。生物天然气厂将沼气集中净化、提纯至97%以上,压缩灌装,或者管道输出给该企业的燃气站,由燃气站销售给城乡居民,或者冬季为城市供热提供清洁能源。每个资源化利用基地生产的有机肥(沼渣、沼液)和专用水肥可以满足2万亩有机蔬菜或者有机水稻、小麦需求。专业公司指导2万亩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有机果蔬茶、有机水稻(小麦、杂粮)。每季农作物收获后集中投放有机底肥(沼液),作物生长期喷施专用水肥。这个农废处理产业链,可以消纳所有粮食主产区和畜禽主产区的农业废弃物,并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利润。而在全县偏远地区和秸秆、粪便非主产区的处理方式是,推广用秸秆、粪便养蚯蚓(为蚯蚓养殖床保湿可以大量消纳沼液)的模式。由蚯蚓种场为农民提供蚯蚓种,农民买回蚯蚓种,用自家秸秆畜禽粪便养蚯蚓,可以消纳处理全部的自产秸秆粪便和部分沼液。农废资源化利用基地和蚯蚓养殖基地,这两种资源化利用方式的结合,使全县所有粮食主产区、畜禽主产区的农业废弃物和偏远地区、非主产区的秸秆、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20.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以龙头企业和大中城市网销企业合作,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业链。这种产业链的特点和优势是,由于实现了农废处理规模化生产,其生产的有机肥不但高效而且价廉,这为实现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相关项目,相关企业和政府的政策优势、ppp优势、社会资金优势集成打造成一个平台,由第三方实施市场化运作,发展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追溯监测+互联网+物联网+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以搭建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为龙头,以全部消纳农废资源化利用基地生产的沼渣、沼液和专用水肥,推动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化为目标,带动专业合作社(农民)、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组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产业联盟。这个产业链由引进的龙头企业带领专业合作社(农民)、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建设有机果菜茶或者有机水稻、小麦、杂粮种植基地,种植基地以沼渣、沼液做有机肥,龙头企业负责种植技术指导,有机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追溯监测,农民和农业企业生产有机果菜茶和有机粮食,不愁种子,不愁技术指导、不愁销路,又能获得高效,因此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由引进的企业建设蚯蚓种场(为蚯蚓养殖床保湿可以大量消纳沼液),为农民提供蚯蚓种,农民买回蚯蚓种,用自家秸秆畜禽粪便在路旁的田间地头养蚯蚓,可以消纳处理全部的自产秸秆粪便和部分沼液,自家产的蚯蚓粪用于自家有机农产品种植,自产的鲜蚯蚓作为高蛋白饲料用于在房前屋后或玉米地、小树林散养鸡,其生产的蚯蚓禽蛋是一种天然功能性食品,可以显著降低人们的胆固醇,蚯蚓种场负责提供蚯蚓种、养殖技术指导、收购销售蚯蚓禽蛋。由引进的企业提供降糖辣椒种子,指导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建立追溯监测系统,保证种植产品质量,企业负责收购、加工、销售降糖辣椒及系列产品。由引进的企业提供纳米酵素有机肥,指导专业合作社种植高档有机果菜茶、追溯监测,企业负责收购、加工、销售高档有机果菜茶及系列产品。种植这些有机果菜茶和天然功能性农产品,都可以大量消纳沼渣沼液,并能给农民和企业带来非常显著的效益。通过创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经营组织方式,建立农
废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废弃物在产业链内循环利用,其形成的中间商品让每个产业链条经营者都有效益,产生的终端产品都是社会急需的中高档食品,满足中高端人群的市场需求。
21.在我国,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染环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创建县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以分散、各自独立的养殖场进行非专业处理农废的方式,实现农废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彻底根治我国农废严重污染环境难题。用农废处理规模化生产的大量优质廉价的有机肥,可以实现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产业化,其生产的有机农产品纯收入比普通农产品提供2-3倍,配套使用新技术-纳米酵素有机肥,提高果菜茶产量10-20%,恢复果蔬天然原味,提高果蔬品质(番茄红素比普通西红柿提高50%以上),让农民和种植企业纯收入提高2-5倍,同时显著降低土壤里的重金属和农残,集成推广的降糖辣椒新品种,每亩地农民纯收入比种菜提高5倍以上。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有机肥提供了稳定的销售市场,规模化生产生物天然气,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农废资源化利用也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农废资源化利用,有机、天然功能性农产品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又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