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88615发布日期:2020-07-31 22:04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稻肥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7%,稻谷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量的40%以上。在水稻生产中常规施肥技术往往需要1次基肥、1~3次追肥。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811246353.4)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方法,磷肥全部做基肥,氮肥40%做基肥,60%做追肥,钾肥50%做基肥,50%做追肥,由于施肥环节繁琐,不易掌握其技术要点,常存在肥料运筹不当、养分配比不科学等问题,经常引起早衰、贪青、倒伏等现象,从而造成农业成本高,损失严重。而中国目前主要粮食作物的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0%~35%、10%~20%和35%~50%,也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当前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化肥施用零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制备方法,将水稻专用营养技术与养分控释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水稻专用肥料,实现一季水稻只施一次肥,为现代作物生产简化施肥、降低施肥劳动强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了可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尿素和氧化钾含量至少为5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2)选用n-p2o5-k2o比例为3.52-41.95-1.4工业原料作为磷原料;3)制备造粒粘合剂母液将食用玉米淀粉用8~10倍质量的冷水搅拌,采用搅拌器将玉米淀粉水溶液搅拌分散成浆液,用稀硫酸将浆液的ph值调节至2.0~3.0,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5~97℃糊化50~7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加入40%的工业甲醛溶液作为交联剂,搅拌30~40min,进行初步交联反应,再升温至50~55℃,继续交联反应2~2.5h,用naoh或氨水调节ph至7.0±0.2得到造粒粘合剂母液,造粒粘合剂母液可溶于水,造粒使用时,将造粒粘合剂母液用40~45℃清水稀释成造粒粘合剂水溶液;所述的玉米淀粉在醛类化合物存在下发生交联反应,反应机理为:4)选用钙镁磷肥作为造粒填充物,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1~1.2%;磨细过80目筛,装袋待用;5)圆盘造粒机造粒根据肥料配比要求,将磨细过筛后的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混合均匀,加入到圆盘造粒机的圆盘中,再加入适量双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调整圆盘倾斜角度使得造粒圆盘的圆盘面与地面的夹角为30~60°,调整圆盘转速为35~55r/min,造粒时,将用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采用高压喷雾器喷向造粒物料,边喷雾边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圆盘造粒;6)肥料颗粒筛分、干燥将步骤5)圆盘造粒机制备出的肥料颗粒依次连续过5目、10目筛,收集10目筛上肥料颗粒平摊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置于65℃的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5目筛上的大颗粒和10目筛下的小颗粒均需要重新参与造粒过程,直至肥料颗粒于10目筛上进行干燥即可。进一步地说,步骤1)所述的尿素为氮含量为46.4%的尿素a、释放周期30-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b和释放周期60-7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c及释放周期100-12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d的混合物,其中a、b、c、d的质量比为10:3:1-1.5:0.1-0.5,所述的b、c、d的氮含量为44-45%。进一步地说,步骤1)所述的硫酸钾至少包括30%质量份的释放周期70-90天的树脂包膜硫酸钾。进一步地说,步骤3)中所述的工业甲醛溶液加入量为:每15g玉米淀粉加入1ml工业甲醛溶液。进一步地说,步骤4)中所述的造粒填充物中还含有硼肥、钼肥、锌肥和硅肥,所述的硼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1~0.03%;所述的钼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1~0.03%;所述的锌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1~0.35%;所述的硅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1~0.2%;所述的钼肥为含钼量为90%的钼酸铵,所述的锌肥为含锌量95%的硫酸锌;造粒填充物均磨细过80目筛,装袋待用。进一步地说,步骤5)中所述的肥料配比要求是n-p2o5-k2o为24-10-12,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质量比为(49.8~51):(18~22):(23.2~24.4)。进一步地说,步骤5)中所述的双氰胺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4~0.6%,所述的n-甲基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3~0.07%。进一步地说,步骤5)中所述的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12~15%,造粒粘合剂母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0.3~0.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配方肥,氮-磷-钾的含量百分比以n-p2o5-k2o表示,为24-10-12。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配方肥,n-p2o5-k2o为24-10-12,作为一次基肥使用,后期无需追肥,缓控释放氮肥、钾肥,养分逐步释放,肥效持久且利用率高,插秧前撒施,使用量为53公斤/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将水稻专用营养技术与养分控释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水稻专用肥料,实现一季水稻只施一次肥,为现代作物生产简化施肥、降低施肥劳动强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了可能。本发明长效缓释水稻肥料能够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产量,造粒时,添加双氰胺,可有效抑制水稻土壤中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损失,显著降低土壤硝态含量,延长肥料的释放效期;添加n-甲基吡咯烷酮,具有抑制脲酶活性及培肥土壤的功效,为水稻增产提供可能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可显著提高水稻株高、有效分蘖数和千粒重。施用本发明水稻专用配方肥比施用稳定性肥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更好,增幅达到20.9%。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对比例1-3的处理方法施水稻肥产量和增产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将尿素和氧化钾含量为5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尿素为氮含量为46.4%的尿素a、释放周期30-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b和释放周期60-7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c及释放周期100-12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d的混合物,其中a、b、c、d的质量比为10:3:1:0.5,b、c、d的氮含量为44%。硫酸钾包括30%质量份的释放周期70-90天的树脂包膜硫酸钾。1)将尿素和氧化钾含量为5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2)选用n-p2o5-k2o比例为3.52-41.95-1.4工业原料作为磷原料;3)制备造粒粘合剂母液将食用玉米淀粉120g加入到1l冷水中搅拌,采用搅拌器将玉米淀粉水溶液搅拌分散成浆液,用稀硫酸将浆液的ph值调节至2.0~3.0,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5℃糊化6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加入40%的工业甲醛溶液8ml作为交联剂,搅拌30min,进行初步交联反应,再升温至50℃,继续交联反应2h,用naoh或氨水调节ph至7.0±0.2得到造粒粘合剂母液,造粒使用时,将造粒粘合剂母液用40~45℃清水稀释成造粒粘合剂水溶液;4)造粒填充物:钙镁磷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1%;硼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2%;含钼量为90%的钼酸铵,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2%;含锌量95%的硫酸锌,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18%;硅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15%;磨细过80目筛,装袋待用;5)圆盘造粒机造粒根据肥料配比要求,将磨细过筛后的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混合均匀,加入到圆盘造粒机的圆盘中,再加入适量双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调整圆盘倾斜角度使得造粒圆盘的圆盘面与地面的夹角为45°,调整圆盘转速为35~55r/min,造粒时,将用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采用高压喷雾器喷向造粒物料,边喷雾边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圆盘造粒;肥料配比要求是n-p2o5-k2o为24-10-12,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质量比为50.4:20:23.8。双氰胺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5%,n-甲基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6%。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12~15%,造粒粘合剂母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0.4%。6)肥料颗粒筛分、干燥将步骤5)圆盘造粒机制备出的肥料颗粒依次连续过5目、10目筛,收集10目筛上肥料颗粒平摊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置于65℃的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5目筛上的大颗粒和10目筛下的小颗粒均需要重新参与造粒过程,直至肥料颗粒于10目筛上进行干燥即可。该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的使用方法,作为一次基肥使用,后期无需追肥,插秧前撒施,使用量为53公斤/亩。实施例2:1)将尿素和氧化钾含量为6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尿素为氮含量为46.4%的尿素a、释放周期30-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b和释放周期60-7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c及释放周期100-12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d的混合物,其中a、b、c、d的质量比为10:3:1.5:0.3,b、c、d的氮含量为45%。硫酸钾包括35%质量份的释放周期70-90天的树脂包膜硫酸钾。1)将氮含量为46.4%的尿素和氧化钾含量为5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2)选用n-p2o5-k2o比例为3.52-41.95-1.4工业原料作为磷原料;3)制备造粒粘合剂母液将食用玉米淀粉100g加入到800ml冷水中搅拌,采用搅拌器将玉米淀粉水溶液搅拌分散成浆液,用稀硫酸将浆液的ph值调节至2.0~3.0,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7℃糊化5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加入40%的工业甲醛溶液6.67ml作为交联剂,搅拌40min,进行初步交联反应,再升温至55℃,继续交联反应2.5h,用naoh或氨水调节ph至7.0±0.2得到造粒粘合剂母液,造粒使用时,将造粒粘合剂母液用40~45℃清水稀释成造粒粘合剂水溶液;造粒粘合剂母液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总质量的0.3%;4)造粒填充物:钙镁磷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1.2%;硼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1%;含钼量为90%的钼酸铵,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1%;含锌量95%的硫酸锌,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1%;硅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2%;磨细过80目筛,装袋待用;5)圆盘造粒机造粒根据肥料配比要求,将磨细过筛后的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混合均匀,加入到圆盘造粒机的圆盘中,再加入适量双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调整圆盘倾斜角度使得造粒圆盘的圆盘面与地面的夹角为30°,调整圆盘转速为35~55r/min,造粒时,将用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采用高压喷雾器喷向造粒物料,边喷雾边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圆盘造粒;肥料配比要求是n-p2o5-k2o为24-10-12,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质量比为49.8:18:23.2。双氰胺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4%,n-甲基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3%。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12~15%,造粒粘合剂母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0.3%。6)肥料颗粒筛分、干燥将步骤5)圆盘造粒机制备出的肥料颗粒依次连续过5目、10目筛,收集10目筛上肥料颗粒平摊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置于65℃的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5目筛上的大颗粒和10目筛下的小颗粒均需要重新参与造粒过程,直至肥料颗粒于10目筛上进行干燥即可。该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的使用方法,作为一次基肥使用,后期无需追肥,插秧前撒施,使用量为53公斤/亩。实施例3:1)将尿素和氧化钾含量为5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尿素为氮含量为46.4%的尿素a、释放周期30-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b和释放周期60-7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c及释放周期100-12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d的混合物,其中a、b、c、d的质量比为10:3:1.2:0.4,b、c、d的氮含量为44%。硫酸钾包括40%质量份的释放周期70-90天的树脂包膜硫酸钾。1)将氮含量为46.4%的尿素和氧化钾含量为50%的硫酸钾通过微型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筛,装袋待用;2)选用n-p2o5-k2o比例为3.52-41.95-1.4工业原料作为磷原料;3)制备造粒粘合剂母液将食用玉米淀粉150g加入到1.25ml冷水中搅拌,采用搅拌器将玉米淀粉水溶液搅拌分散成浆液,用稀硫酸将浆液的ph值调节至2.0~3.0,边搅拌边水浴加热至96℃糊化7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加入40%的工业甲醛溶液10ml作为交联剂,搅拌35min,进行初步交联反应,再升温至53℃,继续交联反应2h,用naoh或氨水调节ph至7.0±0.2得到造粒粘合剂母液,造粒使用时,将造粒粘合剂母液用40~45℃清水稀释成造粒粘合剂水溶液;造粒粘合剂母液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总质量的0.6%;4)造粒填充物:钙镁磷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1.1%;硼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3%;含钼量为90%的钼酸铵,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3%;含锌量95%的硫酸锌,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35%;硅肥,添加量为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1%;磨细过80目筛,装袋待用;5)圆盘造粒机造粒根据肥料配比要求,将磨细过筛后的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混合均匀,加入到圆盘造粒机的圆盘中,再加入适量双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调整圆盘倾斜角度使得造粒圆盘的圆盘面与地面的夹角为60°,调整圆盘转速为35~55r/min,造粒时,将用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采用高压喷雾器喷向造粒物料,边喷雾边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圆盘造粒;肥料配比要求是n-p2o5-k2o为24-10-12,尿素、硫酸钾和磷原料的质量比为51:22:24.4。双氰胺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6%,n-甲基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和磷原料的总质量的0.07%。清水稀释后的造粒粘合剂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12~15%,造粒粘合剂母液的加入量为圆盘造粒机内造粒物料总质量的0.5%。6)肥料颗粒筛分、干燥将步骤5)圆盘造粒机制备出的肥料颗粒依次连续过5目、10目筛,收集10目筛上肥料颗粒平摊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置于65℃的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5目筛上的大颗粒和10目筛下的小颗粒均需要重新参与造粒过程,直至肥料颗粒于10目筛上进行干燥即可。该免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的使用方法,作为一次基肥使用,后期无需追肥,插秧前撒施,使用量为53公斤/亩。对比例1:采用gb/t35113-2017稳定性肥料i型作为水稻肥,施肥方式同实施例1。对比例2:采用gb/t35113-2017稳定性肥料ii型作为水稻肥,施肥方式同实施例1。对比例3:采用水稻田常规施肥技术,产量为6953.5kg/公顷。将一块试验田平均分为4块区域,为试验田1、2、3、4,试验田1为实施例1提供肥效试验,试验田2、3、4分别为对比例1、2、3提供肥效试验,除了上述操作条件不同外,其余的施肥、施水等田间管理方式完全相同,分别测得水稻生育性状参数和水稻收获时的产量,试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试验田处理株高cm有效分蘖/公顷千粒重g产量kg/公顷1实施例1100.731682527.38404.23对比例1103.335017528.48137.44对比例2104.736018027.17503.85对比例399.526513326.76953.5通过肥料田间肥效试验,分别对比了施用本发明水稻专用配方肥(实施例1)、稳定性肥料(对比例1和2)和常规肥料(对比例3)对水稻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与常规施肥处理(对比例3)相比,本发明水稻施用专用配方肥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株高、有效分蘖数和千粒重。图1显示了施用本发明水稻专用配方肥(实施例1)、稳定性肥料(对比例1和2)和常规肥料(对比例3)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增产效果对比,由图1可知,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本发明水稻专用配方肥和稳定性肥料,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是施用本发明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增产效果最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均达到20.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