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9311发布日期:2022-06-08 10:3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城市地铁隧道等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这类施工进度快的工程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早期强度是技术的关键。
3.早强剂是混凝土及混凝土基材料的外加剂之一,是指能提高混凝土及混凝土基材料制品早期强度,并且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加速水泥水化速度,提供水泥胶结组份,从而促进水泥及制品早期强度,既具有早强功能,又具有一定减水增强功能。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已先后开发除氯盐和硫酸盐以外的多种早强型外加剂,如亚硝酸盐,铬酸盐等,以及有机物早强剂,如三乙醇胺、甲酸钙、尿素等,但大多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水泥早强剂的早期强度提高幅度不大,硬化时间较慢,并且没有兼顾到后期强度的问题。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混凝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可以显著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标,且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8.水泥100-150份、粉煤灰15-20份、机制砂300-400份、碎石280-320份、再生骨料120-150份、减水剂20-30份、增效剂20-30份、水70-80份;
9.其中,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10.水泥增强剂30-35份、碳酸钙15-20份、木质素磺酸钙6-8份、硝酸钠3-5份、马来酸酐8-10份、巯基乙醇3-5份、纳米二氧化硅10-12份、羟乙基纤维素6-8份;
11.所述再生骨料采用粉碎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
12.进一步地,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13.水泥增强剂32份、碳酸钙18份、木质素磺酸钙8份、硝酸钠4份、马来酸酐10份、巯基乙醇4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
14.进一步地,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度为10-30mm。
15.进一步地,所述机制砂含水量≤5%。
16.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
17.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通过优化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的配方,可以显著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标,且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0.实施例1
21.一种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22.水泥增强剂32份、碳酸钙18份、木质素磺酸钙8份、硝酸钠4份、马来酸酐10份、巯基乙醇4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
23.实施例2
24.一种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25.水泥增强剂10份、碳酸钙15份、木质素磺酸钙6份、硝酸钠3份、马来酸酐8份、巯基乙醇3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羟乙基纤维素6份。
26.实施例3
27.一种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28.水泥增强剂35份、碳酸钙20份、木质素磺酸钙7份、硝酸钠5份、马来酸酐9份、巯基乙醇5份、纳米二氧化硅11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
29.实施例4
30.一种混凝土,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31.水泥100份、粉煤灰15份、机制砂300份、碎石280份、再生骨料120份、减水剂20份、增效剂20份、水70份。
32.其中增效剂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增效剂,机制砂含水量≤5%;
33.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度为10-30mm,采用粉碎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
34.所述减水剂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
35.实施例5
36.一种混凝土,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37.水泥150份、粉煤灰20份、机制砂400份、碎石320份、再生骨料150份、减水剂30份、增效剂30份、水80份。
38.其中增效剂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增效剂,机制砂含水量≤5%;
39.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度为10-30mm,采用粉碎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
40.所述减水剂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
41.本发明中,碳酸钙的粒度为50um-100um。
42.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水泥100-150份、粉煤灰15-20份、机制砂300-400份、碎石280-320份、再生骨料120-150份、减水剂20-30份、增效剂20-30份、水70-80份;其中,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水泥增强剂30-35份、碳酸钙15-20份、木质素磺酸钙6-8份、硝酸钠3-5份、马来酸酐8-10份、巯基乙醇3-5份、纳米二氧化硅10-12份、羟乙基纤维素6-8份;所述再生骨料采用粉碎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水泥增强剂32份、碳酸钙18份、木质素磺酸钙8份、硝酸钠4份、马来酸酐10份、巯基乙醇4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羟乙基纤维素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度为10-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含水量≤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水泥100-150份、粉煤灰15-20份、机制砂300-400份、碎石280-320份、再生骨料120-150份、减水剂20-30份、增效剂20-30份、水70-80份;其中,增效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水泥增强剂30-35份、碳酸钙15-20份、木质素磺酸钙6-8份、硝酸钠3-5份、马来酸酐8-10份、巯基乙醇3-5份、纳米二氧化硅10-12份、羟乙基纤维素6-8份;所述再生骨料采用粉碎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增效剂的混凝土,可以显著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标,且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且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余阗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2/6/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