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24618914发布日期:2021-04-09 20:2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本技术:
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或者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蔬菜、瓜果等食物因切除、削皮等措施而丢弃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城乡居民的厨余垃圾一般会与普通生活垃圾一同处理,交由统一回收点进行回收处理,一般的处理方式为填埋或焚烧,不仅使垃圾的处理难度变大,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使得厨余垃圾内的各种有机成分流失在垃圾场中,造成巨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包括:发酵桶以及密封盖,所述发酵桶上下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密封盖构造用于遮盖所述发酵桶上端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发酵桶的上口的横截面积小于下口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发酵桶的下口直径为350mm~450mm,上口直径为230mm~290mm。

优选地,所述发酵桶的高度为800mm~900mm。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是无底的圆柱状结构,其直径为240mm~300mm,高度为50mm。

优选地,所述发酵桶侧部设置对称的两个把手。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盖把手。

一种使用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发酵造肥装置放置在预定位置;

2)将所述厨余垃圾投入所述发酵桶内,同时,每次投放所述厨余垃圾时同时向所述发酵桶内喷洒益生菌腐熟剂,随后使用所述密封盖将所述发酵桶密封;

3)所述发酵桶内的所述厨余垃圾发酵15天后,将所述发酵桶内腐熟形成的肥料进行还田。

优选地,步骤2)中,每次喷洒的所述益生菌腐熟剂的量按体积计为投放的所述厨余垃圾体积的0.1%~0.5%。

优选地,放置所述发酵造肥装置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发酵造肥装置的下口相匹配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接收发酵物中流出的液态物料。

优选地,采用多个所述发酵造肥装置交替工作的方式来处理所述厨余垃圾。

优选地,所述益生菌腐熟剂是解淀粉酶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复合菌液。

优选地,所述解淀粉酶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不少于2ⅹ108cfu/ml。

优选地,所述酵母菌的活菌数不少于2ⅹ107cfu/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结构极其简单,制作方便,发酵桶的上下通透结构使得垃圾投放更加方便,同时,可以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流到地面上,以便发酵效果更好,而且,在发酵结束后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发酵产物移离发酵桶,不仅使得厨余垃圾得到更好的利用,还减少了处理垃圾机构的负担,减轻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发酵桶1以及密封盖2。

发酵桶1上下两端具有开口,发酵桶1的上口的横截面积优选小于下口的横截面积。

发酵桶1优选是上下通透的筒状结构,发酵桶的横截面优选是方形、矩形或圆形,更优选是上下通透的圆台状结构,上口通透使得垃圾投放更加便利,下口通透使得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可以流入地面,以便发酵效果更好,同时发酵完毕后可以更加便捷地将发酵桶移走,从而更方便地转移发酵好的肥料。

发酵桶1优选采用耐腐蚀材料,如镀锌钢等。发酵桶1的下口直径优选为350mm~450mm,更优选为400mm,上口直径优选为230mm~290mm,更优选为260mm,高度为800mm~900mm,更优选为850mm。

发酵桶1侧部设置对称的两个把手101。

发酵桶1优选采用耐腐蚀材料,如镀锌钢等。

密封盖2构造用于遮盖发酵桶1上端的开口,用于密封发酵桶1。密封盖2的直径优选为240mm~300mm,更优选为270mm,高度优选为50mm。密封盖2的直径比发酵桶1的上口直径略大一点可以确保密封效果更加好,不仅能够使发酵效果更好,还能减少异味散入空气中。

一种使用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酵造肥装置放置在预定位置;

2)将厨余垃圾投入发酵桶1内,同时,每次投放厨余垃圾时同时向发酵桶1内喷洒益生菌腐熟剂,随后使用密封盖2将发酵桶1密封;

3)发酵桶1内的厨余垃圾发酵15天后,将发酵桶1内腐熟形成的肥料进行还田。

步骤2)中,每次喷洒的益生菌腐熟剂的量按体积计为投放的厨余垃圾体积的0.1%~0.5%。

放置发酵造肥装置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与发酵造肥装置的下口相匹配的沟槽,用于使得发酵造肥装置更加牢固,同时也更方便接收发酵物中流出的液态物料。

采用多个发酵造肥装置交替工作的方式来处理厨余垃圾,交替工作是指当发酵造肥装置中待处理的厨余垃圾达到发酵造肥装置的预定容量时,可以启用另外的发酵造肥装置来继续进行发酵处理。

益生菌腐熟剂是解淀粉酶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复合菌液。

解淀粉酶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不少于2ⅹ108cfu/ml,酵母菌的活菌数不少于2ⅹ107cfu/ml。

本发明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结构极其简单,制作方便,发酵桶的上下通透结构使得垃圾投放更加方便,同时,可以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流到地面上,以便发酵效果更好,而且,在发酵结束后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发酵产物移离发酵桶,不仅使得厨余垃圾得到更好的利用,还减少了处理垃圾机构的负担,减轻环境污染。

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包括:发酵桶(1)以及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桶(1)上下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密封盖(2)构造用于遮盖所述发酵桶(1)上端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桶(1)的上口的横截面积小于下口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桶(1)的下口直径为350mm~450mm,上口直径为230mm~290mm,

所述发酵桶(1)的高度为800mm~9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盖(2)是无底的圆柱状结构,其直径为240mm~300mm,高度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桶(1)侧部设置对称的两个把手(101),

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盖把手(201)。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发酵造肥装置放置在预定位置;

2)将所述厨余垃圾投入所述发酵桶(1)内,同时,每次投放所述厨余垃圾时同时向所述发酵桶(1)内喷洒益生菌腐熟剂,随后使用所述密封盖(2)将所述发酵桶(1)密封;

3)所述发酵桶(1)内的所述厨余垃圾发酵15天后,将所述发酵桶(1)内腐熟形成的肥料进行还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每次喷洒的所述益生菌腐熟剂的量按体积计为投放的所述厨余垃圾体积的0.1%~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放置所述发酵造肥装置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发酵造肥装置的下口相匹配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接收发酵物中流出的液态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多个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造肥装置交替工作的方式来处理所述厨余垃圾。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发酵造肥装置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益生菌腐熟剂是解淀粉酶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复合菌液,

所述解淀粉酶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不少于2ⅹ108cfu/ml,

所述酵母菌的活菌数不少于2ⅹ107cfu/ml。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其包括:发酵桶以及密封盖,所述发酵桶上下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密封盖构造用于遮盖所述发酵桶上端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城乡庭院厨余垃圾的发酵造肥装置结构极其简单,制作方便,发酵桶的上下通透结构使得垃圾投放更加方便,同时,可以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流到地面上,以便发酵效果更好,而且,在发酵结束后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发酵产物移离发酵桶,不仅使得厨余垃圾得到更好的利用,还减少了处理垃圾机构的负担,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兰;何流琴;刘娣;张世宏;陈勤;王冬冬;李庆权;冯艳忠;李柱刚;徐永清;袁强;冯旭;贺付蒙;魏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1.15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