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0456发布日期:2021-03-26 19:0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靠性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可靠性混凝土。


背景技术:

2.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广义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及其他外加剂按照适量的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普通混凝土: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以砂,石为骨料,加水拌制成的水泥混凝土。
3.然而,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但是,传统的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不高,不能够满足特定工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混凝土的结构强度不高,不能够满足特定工况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可靠性混凝土。
5.一种高可靠性混凝土,该高可靠性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子35份至45份、水泥15份至20份、沙子15份至20份、硅灰粉2份至4份、粘合剂1份至2份、强化填料8份至12份,余量为水。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还包括1份至2份的防水添加剂。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添加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减水剂36份至44份、沥青18份至22份、硅酮皓18份至22份、引气剂15份至20份以及膨胀剂3份至7份。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赤泥8份至12份、硬质酸钙18份至22份、改性氧化钙5份至10份、粉煤灰18份至20份、硅铝酸钙16份至20份、甲基硅酸钠4份至6份、聚乙二醇18份至20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还包括3份至6份的加强纤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纤维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抗碱玻璃纤维30份至5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8份至20份、塑钢纤维8份至20份、尼龙纤维20份至30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纤维还包括18份至20份的植物纤维。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纤维为西沙而麻纤维、稻草纤维和秸秆纤维的混合物。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50份至70份、聚氯乙烯树脂20份至30份、乙烯基树脂10份至30份以及间苯二甲酸型树脂10份至30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填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碳硅石粉4份至10份、蛭石颗粒20份至30份、粉煤灰20份至30份、碳酸钙粉35份到40份以及草木灰4份至10份。
15.上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强大的抗冲击能力、优良的防裂能力、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并且,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抗渗透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高可靠性混凝土的组分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混凝土,该高可靠性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子35份至45份、水泥15份至20份、沙子15份至20份、硅灰粉2份至4份、粘合剂1份至2份、强化填料8份至12份,余量为水。进一步地,该高可靠性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子38份至42份、水泥16份至18份、沙子17份至19份、硅灰粉2.5份至3.5份、粘合剂1.2份至1.8份、强化填料9份至11份,余量为水。
19.为了增加该高可靠性混凝土中各组分的粘合度,从而增加该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50份至70份、聚氯乙烯树脂20份至30份、乙烯基树脂10份至30份以及间苯二甲酸型树脂10份至30份。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52份至65份、聚氯乙烯树脂22份至28份、乙烯基树脂12份至24份以及间苯二甲酸型树脂12份至20份。具体的,所述粘合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53份、聚氯乙烯树脂23份、乙烯基树脂12份以及间苯二甲酸型树脂12份。如此,所述粘合剂增加了该高可靠性混凝土中各组分之间的粘合度,从而增加了该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20.为了增加该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填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碳硅石粉4份至10份、蛭石颗粒20份至30份、粉煤灰20份至30份、碳酸钙粉35份到40份以及草木灰4份至10份。进一步地,所述强化填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碳硅石粉5份至9份、蛭石颗粒22份至28份、粉煤灰22份至28份、碳酸钙粉36份到38份以及草木灰5份至8份。具体的,所述强化填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碳硅石粉7份、蛭石颗粒24份、粉煤灰25份、碳酸钙粉37份以及草木灰7份。其中蛭石颗粒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防火绝缘性,有利于所述强化填料与高可靠性混凝土中其他组分的粘合。粉煤灰的使用一方面是将工业废料进行废物利用,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粉煤灰的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氯化铁,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碳酸钙粉为高浓度碳酸钙粉,可以直接地增加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有利于填充混凝土中的缝隙,使得高可靠性混凝土中各组分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如此,所述强化填料增加该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21.上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强大的抗冲击能力、优
良的防裂能力、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并且,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抗渗透性强。
22.为了增加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还包括1份至2份的防水添加剂。所述防水添加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减水剂36份至44份、沥青18份至22份、硅酮皓18份至22份、引气剂15份至20份以及膨胀剂3份至7份。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添加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减水剂37份至43份、沥青19份至21份、硅酮皓19份至21份、引气剂16份至19份以及膨胀剂4份至6份。具体的,所述防水添加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减水剂38份、沥青20份、硅酮皓20份、引气剂17份以及膨胀剂5份。减水剂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水泥颗粒的水化作用,水泥颗粒表明形成双电层结构,使之形成溶剂化水膜,且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异性电荷使水泥颗粒间产生缔合作用,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使10%~30%的拌合水被包裹在水泥颗粒之中,不能参与自由流动和润滑作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分子能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一种电荷(通常为负电荷),形成静电排斥作用,促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絮凝结构解体,释放出被包裹部分水,参与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减水剂具有润滑作用,减水剂中的亲水基极性很强,因此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吸附膜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使得高可靠性混凝土中各组分紧密结合。沥青、硅酮皓以及引气剂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抗渗水性能。
23.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赤泥8份至12份、硬质酸钙18份至22份、改性氧化钙5份至10份、粉煤灰18份至20份、硅铝酸钙16份至20份、甲基硅酸钠4份至6份、聚乙二醇18份至20份。进一步地,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赤泥9份至11份、硬质酸钙19份至21份、改性氧化钙6份至8份、粉煤灰19份至20份、硅铝酸钙17份至19份、甲基硅酸钠4份至5份、聚乙二醇19份至20份。具体的,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赤泥10份、硬质酸钙20份、改性氧化钙7份、粉煤灰19份份、硅铝酸钙19份、甲基硅酸钠5份、聚乙二醇20份。所述膨胀剂干缩和密实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提高了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了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抗渗水性能和防裂性能。
24.为了增加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抗压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还包括3份至6份的加强纤维。所述加强纤维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抗碱玻璃纤维30份至5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8份至20份、塑钢纤维8份至20份、尼龙纤维20份至30份。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纤维还包括18份至20份的植物纤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纤维为西沙而麻纤维、稻草纤维和秸秆纤维的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强化填料中的碳硅石粉可以很好的跟加强纤维结合,一方面对加强纤维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和加强纤维结合后形成符合纤维,进一步地增加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抗冲击性能。如此,加强纤维增加了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中各组分的结合紧密度,增加了所述高可靠性混凝土所形成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25.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
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