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钴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339发布日期:2022-01-07 22:5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碳酸钴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钴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碳酸钴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碳酸钴的制备中,在需要先使反应原料进行反应获得反应产品,然后再对该反应产品进行过滤浓缩,用于反应的反应设备和用于过滤浓缩的过滤浓缩设备之间通常是两个彼此独立的不同设备。由于反应釜与离心机属于两个彼此独立的不同设备,这些设备需配置的数量较多且占地面积也较大,此外,还导致工艺流程控制的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结构更为紧凑的碳酸钴制备系统。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碳酸钴制备系统,包括碳酸钴制备装置,该碳酸钴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碳酸钴制备原料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内设置有过滤器,用于使制备碳酸钴产生的溶液能在反应釜中进行过滤;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反应温度的温度计,该反应釜外壳外壁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温度的夹套层,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用于搅拌所述碳酸钴制备原料的搅拌器,该碳酸钴制备装置的反应釜设置有用于接收硝酸钴溶液、硫酸钴溶液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组合的原料输入口,原料输入口连接有含钴溶液制备容器,用于接收含钴废料。
5.使用时,将硝酸钴或硫酸钴水溶液输入到反应釜中,监测温度计并通过夹套层将温度控制在40~100℃且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时产生的溶液通过上述的过滤器过滤输送到其他工艺或者进行回收。采用本碳酸钴制备系统,制备时产生的溶液直接在反应时就进行过滤,通过抽吸反应釜的溶液让反应与溶液的过滤均在一个腔体内完成,使碳酸钴的制备设备所占地面积较小、使用的设备结构更为紧凑。
6.进一步地是,所述过滤器包含用于过滤制备碳酸钴时产生的溶液的滤芯,该滤芯内置于所述反应釜中,该滤芯的净液腔连通有伸出于反应釜的净液输出管。
7.进一步地是,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滤芯通过该安装孔伸入到反应釜内,所述净液输出管可拆卸的穿设在安装孔内。
8.进一步地是,所述净液输出管外套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封堵于所述安装孔上。
9.进一步地是,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夹套层阀门的控制装置连接。
10.进一步地是,所述碳酸钴制备装置的物料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过滤碳酸钴料浆的过滤装置。
11.进一步地是,所述过滤装置的净浆输出端连接有洗涤腔室。
12.进一步地是,所述洗涤腔室设置有接收热水的洗涤液输入端。
13.进一步地是,所述洗涤腔室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洗
涤液输入端阀门的控制装置连接。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用于说明本一种碳酸钴制备装置的示意图;
17.图2为用于说明本一种碳酸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
18.图中标记:反应釜1、安装孔110、夹套层120、过滤器2、净液输出管210、滤芯220、搅拌器3、含钴溶液制备容器4、过滤装置5、洗涤腔室6、洗涤液输入端阀门610、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控制装置9、碳酸钴制备装置100。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20.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关于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单位。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3.如图1,碳酸钴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碳酸钴制备原料的反应釜1,该反应釜1内设置有过滤器2,用于使制备碳酸钴产生的溶液能在反应釜1中进行过滤;所述反应釜1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反应温度的温度计,该反应釜1外壳外壁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温度的夹套层120,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用于搅拌所述碳酸钴制备原料的搅拌器3。
24.这里的夹套层120设置有换热介质输入口和换热介质输出口,通过向夹套层120内输入换热介质对反应釜1进行保温。使用时将硝酸钴或硫酸钴水溶液输入到反应釜1中,在向反应釜1中投放原料时可以就先对原料和反应釜1进行预热。投入原料后,监测温度计并通过夹套层120将温度控制在40~100℃且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时产生的溶液通过上述的过滤器2过滤输送到其他工艺或者进行回收。通过采用本碳酸钴制备装置,制备时产生的溶液直接在反应时就进行过滤,通过抽吸反应釜1的溶液让反应与溶液的过滤均在一个腔体内完成,使碳酸钴的制备设备所占地面积较小。
25.过滤器2包含用于过滤制备碳酸钴时产生的溶液的滤芯220,该滤芯220内置于所
述反应釜1中,该滤芯220的净液腔连通有伸出于反应釜1的净液输出管210,用于将过滤后的溶液输出,用于其他工艺。这里的滤芯220优选的采用金属滤芯220。这里的滤芯220与上述的搅拌器3之间的尺寸关系、位置关系的在设定时,需要保障这里的滤芯220与搅拌器3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26.反应釜1上设置有安装孔110,所述滤芯220通过该安装孔110伸入到反应釜1内,所述净液输出管210可拆卸的穿设在安装孔110内,这样可以更为方便上述过滤器2与反应釜1的装配,装配时,将该过滤器2插入到反应釜1中锁紧即可。
27.净液输出管210外套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封堵于所述安装孔110上。这里设置的法兰盘可作为封盖使用,保障反应容器1的密封性。上述的安装孔110周边可以设置于上述的法兰盘对应的螺栓孔,优选的在安装孔110上设置一位于反应容器1外侧的凸缘,凸缘上设置该螺栓孔。
28.反应釜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夹套层120的阀门的控制装置9连接。在制备碳酸钴浆液时,对温度的要求需要保持在40~100℃,通过该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设置,以控制夹套层120中的换热介质的更换,以对反应釜1温度进行控制,保障反应温度维持在适当的区间内。即这里控制夹套层120输入输入的阀门采用电磁阀进行控制,控制装置9采用常规的plc控制器即可。
29.如图2,采用上述的碳酸钴制备装置,可以得到一种占地面积较小、回收反应溶液更为高效的碳酸钴制备系统,包括上述的碳酸钴制备装置100,该碳酸钴制备装置100的反应釜1设置有用于接收硝酸钴溶液、硫酸钴溶液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组合的原料输入口,原料输入口连接有含钴溶液制备容器4,用于接收含钴废料。
30.本系统的将反应设备与过滤反应时产生溶液的设备结合为一个设备,可以在制备碳酸钴浆液的时对产生的溶液进行过滤输送,相比于传统的碳酸钴制备系统,本系统使用更小的占地面积,也更为高效的可回收、利用反应时产生的溶液。
31.碳酸钴制备装置100的物料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过滤碳酸钴料浆的过滤装置5。对反应釜1中制备的碳酸钴浆液进行过滤以在反应釜1中的过滤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纯,保障碳酸钴浆液的纯度。
32.过滤装置5的净浆输出端连接有洗涤腔室6。洗涤腔室6设置有接收热水的洗涤液输入端,这里的热水也可以是沸水。
33.洗涤腔室6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该第二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洗涤液输入端阀门610的控制装置9连接,对碳酸钴浆料进行洗涤时使温度也保持在40~100℃热水进行洗涤,以得到碳酸钴产品。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