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4671发布日期:2022-01-12 03:0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


背景技术:

2.克劳斯炉是为去除化石燃料燃烧及地热发电时生成的硫化氢所用的设备,克劳斯炉由碳钢壳体,克劳斯炉耐火墙,中间催化剂段等部分组成。克劳斯炉碳钢壳体内砌筑耐火砖,催化剂两边为耐火格子砖墙,两面格子砖墙中间填充满催化剂。
3.在克劳斯炉开启和停用的过程中,炉体内耐火砖圆形墙面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催化剂也会存在热胀冷缩,停炉时催化剂收缩下沉,开炉时催化剂膨胀上升,此时,中下部的催化剂膨胀对两边的格子砖墙产生很大的推力,导致格子砖墙坍塌,克劳斯炉圆形墙面顶部和碳钢炉体产生间隙,部分耐火砖松动甚至掉落,造成停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克劳斯炉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容易坍塌和耐火砖墙体松动掉落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包括:炉本体,所述炉本体内部设置有中间催化剂段,中间催化剂段对应炉本体长度的侧面与炉本体接触,中间催化剂段对应炉本体宽度的侧面与炉本体设置间距;支撑墙,所述支撑墙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部,所述支撑墙搭接砌筑在所述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面对应炉本体宽度的侧面。
6.优选地,所述支撑墙的形状为三角形。
7.优选地,所述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面侧面的所述支撑墙均为三个,所述支撑墙在所述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面的侧面间隔均匀分布。
8.优选地,所述中间催化剂段侧面的三个所述支撑墙中,中间的所述支撑墙的厚度大于两边的所述支撑墙的厚度。
9.优选地,所述中间催化剂段侧面的三个所述支撑墙中,中间的所述支撑墙的长度大于两边的所述支撑墙的长度。
10.优选地,所述支撑墙为耐火砖墙。
11.优选地,所述支撑墙的高度至少为所述中间催化剂段高度的三分之二。
12.优选地,所述炉本体与壳体耐火墙之间的间隙填充浇注料。
13.优选地,所述炉本体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排浇注口,每排中的所述浇注口均间隔均匀设置,以炉本体侧面视角,所述浇注口位于所述克劳斯炉本体的两侧和顶部,以炉本体正面视角,所述浇注口对称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两侧。
14.优选地,所述炉本体上端设置若干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为沿所述炉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三排,中间一排的所述浇注口位于所述炉本体的正上方,其余两排的所述浇注口与所述炉本体中心的连线和中间一排的所述浇注口与所述炉本体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
°

15.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提供的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通过在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的侧面搭接砌筑支撑墙,在克劳斯炉开启和停用的过程中,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的墙面受到推力,支撑墙对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的墙面受到较大推力导致耐火砖松动,避免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坍塌,同时通过注浆的方式使克劳斯炉本体与耐火砖之间的间隙填满,防止串火,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克劳斯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克劳斯炉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克劳斯炉的侧视图。
21.其中,1-炉本体;2-中间催化剂段;3-支撑墙;4-浇注料;5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克劳斯炉氨中间催化剂段的格子砖墙容易坍塌的技术问题。
2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24.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包括:炉本体1,炉本体1内部设置有中间催化剂段2,中间催化剂段2对应炉本体1长度的侧面与炉本体接触,中间催化剂段2对应炉本体1宽度的侧面与炉本体1设置间距;支撑墙3,支撑墙3设置在炉本体1内部,支撑墙3搭接砌筑在中间催化剂段2的格子砖墙面对应炉本体1宽度的侧面,在克劳斯炉开启和停用的过程中,中间催化剂段2的墙面受到推力,支撑墙3对中间催化剂段2的墙面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中间催化剂段2的墙面受到较大推力导致耐火砖松动,避免中间催化剂段2坍塌,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生产效率。
2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克劳斯炉中间催化剂段2的格子砖墙容易坍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耐火墙坍塌的克劳斯炉,支撑墙3为耐火砖墙,支撑墙3的形状为三角形,本实施例中支撑墙3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支撑墙3的直角处分别与炉本体1底面和中间催化剂段2外侧面接触,三角形支撑墙3的支撑力量大,防坍塌效果更好;中间催化剂段2的格子砖墙面侧面的支撑墙3均为三个,支撑墙3在中间催化剂段2的格子砖墙面的侧面间隔均匀分布,使中间催化剂段2外侧面墙体受到的支撑力更均匀,通过六道支撑墙3的三角支撑,可有效的挡住填料热胀冷缩的产生的推力,从而很好的解决了两道格子砖墙坍塌掉落的问题,支撑墙3对中间催化剂段2的支撑效果更好;
27.中间催化剂段2对应炉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与炉本体1内侧壁接触,中间催
化剂段2对应炉本体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与炉本体1内侧壁设置间距,中间催化剂段2对应炉本体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中间位置受到的推力最大,中间催化剂段2侧面的三个支撑墙3中,中间的支撑墙3的厚度大于两边的支撑墙3的厚度;中间催化剂段2侧面的三个支撑墙3中,中间的支撑墙3的长度大于两边的支撑墙3的长度;使中间的支撑墙3对中间催化剂段2侧面中间位置的支撑力更大,进一步提高支撑墙3对中间催化剂段2侧壁的支撑效果;
28.支撑墙3的高度至少为中间催化剂段2高度的三分之二,使支撑墙3对中间催化剂段2上半部分的墙体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中间催化剂段2的稳定性。
29.如图1、3所示,所述炉本体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排浇注口5,每排中的所述浇注口5均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浇注口5为沿所述炉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三排,所述浇注口5为3排8列,以炉本体1侧面视角,3排所述浇注口5设置在所述炉本体1的两侧和顶部,中间一排的所述浇注口5位于所述炉本体1的正上方,其余两排的所述浇注口5与所述炉本体1中心的连线和中间一排的所述浇注口5与所述炉本体1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
°
,以炉本体1正面视角,8列所述浇注口5对称设置在所述炉本体1的两侧,通过浇注口5向炉本体1与壳体耐火墙之间的间隙填充浇注料4,本实施例中,浇注料4的材质为刚玉浇注料4,浇注口5为的尺寸为dn25,浇注口5上安装阀门,浇注口5为3排8列间隔均匀分布,通过浇注口5向炉本体1内侧壁与中间催化剂段2外侧壁之间填充刚玉浇注料4,进一步对中间催化剂段2侧壁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中间催化剂段2坍塌掉落。
30.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3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