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6556发布日期:2023-05-11 00: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钛酸锶(srtio3)具有介电特性、热电特性、光催化能力、高折射率性等,因此期待其作为功能性材料在各种用途中的推广。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平均粒径为50nm以下、平均长径比为1.0~1.2、折射率为1.8~2.6的钛酸锶具有高折射率性。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使用钛酸锶作为赋予高折射率性的成分的情况下需要在涂膜中不凝聚的高分散性。

3、另外,作为钛酸锶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钛酸锶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油酸和肼的存在下将过氧乳酸铵钛(talh:titanium bis(ammoniumlactate)dihydroxide;对应日文“チタンペルオキソ乳酸アンモニウム”)和氢氧化锶在200℃的恒温槽中进行24小时加热处理来制造钛酸锶。

4、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中,在制造钛酸锶时花费过多时间,因此需求一种能够更简便地制造的方法。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04750号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68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简便的条件下制造分散性优异的钛酸锶微粒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

3、本发明人等对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含有特定量的肼或酰肼化合物,在规定的条件(温度和反应时间)下使有机钛酸酯与锶化合物进行反应,能够以短于以往的反应时间制造分散性优异的钛酸锶微粒。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是一种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肼或酰肼化合物的存在下并且在ph为12以上、反应温度为150℃以上且250℃以下、反应时间为0.5小时以上且2小时以下的条件下使有机钛酸酯与锶化合物进行反应的反应工序,并且上述肼或酰肼化合物相对于上述有机钛酸酯的摩尔比(肼或酰肼化合物/有机钛酸酯)为10~75。

6、本发明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在溶剂中混合有机钛酸酯与肼或酰肼化合物并且得到混合液的混合工序,将上述混合液的ph调节为12以上的调节工序,以及上述反应工序。

7、在本发明的钛酸锶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反应工序中在多元醇的存在下进行。上述多元醇优选为乙二醇。

8、另外,上述有机钛酸酯优选为乳酸钛。

9、另外,上述锶化合物优选为选自乙酸锶、甲酸锶中的至少一种。

10、另外,上述反应工序优选在氨基硅烷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

11、另外,上述氨基硅烷化合物优选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2、发明效果

13、本发明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能够在简便的条件下制造分散性优异的钛酸锶微粒。



技术特征:

1.一种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肼或酰肼化合物的存在下并且在ph为12以上、反应温度为150℃以上且250℃以下、反应时间为0.5小时以上且2小时以下的条件下使有机钛酸酯与锶化合物进行反应的反应工序,并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多元醇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工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多元醇是乙二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钛酸酯是乳酸钛。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锶化合物是选自乙酸锶、甲酸锶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氨基硅烷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工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氨基硅烷化合物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简便的条件下制造分散性优异的钛酸锶微粒的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所述钛酸锶微粒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肼或酰肼化合物的存在下并且在pH为12以上、反应温度为150℃以上且250℃以下、反应时间为0.5小时以上且2小时以下的条件下使有机钛酸酯与锶化合物进行反应的反应工序,并且上述肼或酰肼化合物相对于上述有机钛酸酯的摩尔比、即肼或酰肼化合物/有机钛酸酯为10~75。

技术研发人员:小仓健嗣,池堂圭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阪田油墨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