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50185发布日期:2022-07-13 08: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克服资源环境的瓶颈,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环境保护是农业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开发了多种包膜型缓释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营养元素的释放,但有的包膜材料自身难以降解,有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为了解决包膜类控释肥在养分释放过程的前期和中期释放过快,研制出了双包膜控释肥,如 cn201410447354.0公开的一种双包膜长效缓控释肥,但包膜肥料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
3.控释肥的肥芯大多是由无机肥组成,目前也有将有机肥作为肥芯的,如cn104030784b公开了一种富含有机质的长效缓释复合肥料,又如cn107235780a公开了一种蔬菜种植苗期施用的长效有机肥,但是缓释效果较差,其施用包膜的有机肥比施用未包膜有机肥的对照组,蔬菜的产量只提高了5%左右。
4.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研制一种长效、高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取代化肥的肥料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肥料可充分供给营养,养分供应持久协调,一次施肥不用追肥,达到缓释目的,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有机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秸秆30-40份、中药渣10-16份、榨油废料18-24份、腐殖酸10-16 份、黄粉虫粪沙40-48份、复合菌剂4-6份。
8.进一步地,所述秸秆为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高粱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9.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渣为艾叶、臭椿叶、除虫菊渣、鱼藤按照重量比1:1:2:2组成。
10.进一步地,所述榨油废料为茶籽粕、花生粕、豆粕、芝麻粕按任一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11.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剂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按照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1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原料;
14.(2)将秸秆、榨油废料加入高速粉碎机粉碎,得到混合物a;
15.(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与复合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发酵,发酵物内部温度上升至65℃以上时进行第一次搅拌,以后每隔36小时搅拌一次,当发酵物内部温度
维持在40-45℃时,保持5-7天,发酵完成,得到发酵物料b;
16.(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物料b与中药渣、腐殖酸、黄粉虫粪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长效有机肥。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长效有机肥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将所述有机肥置于由麻绳网或稻草帘制成的网格层之间,使之从上至下呈间隔分布网格层、肥料层,所述网格层设3-5层,所述肥料层设2-4层,远离土壤表层的网格层网孔小于其他网格层的网孔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层与所述肥料层缝合设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有机肥可充分供给营养,养分供应持久协调,一次施肥不用追肥,达到缓释目的,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本发明的有机肥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团聚体的结构和性质,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养分流失,且肥效持久;本发明有机肥的应用方法除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施肥后由于网格间的有机肥隔绝了阳光和大部分空气,可以抑制杂草幼苗生长,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还能通过网格的降解达到逐层释放肥效的作用;大量的有机物质的施入,不仅是复合菌的良好载体和食料,同时也为作物提供了充足而全面的养分基础。复合菌的代谢过程不仅提供了作物生长的养分,而且促进了各种维生素,酶及其他有利于作物生长物质的合成,刺激作物生长,协助作物吸收营养,该复合菌分解、合成能力强大,除能迅速分解有机物质,还能杀灭、抑制或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减少了土传病害的发生;采用的中药渣,几者复合作用,一方面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并且无药物残留,具有杀虫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了农药的施用,保护了环境,对人体无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自常规途径购买得到。
23.实施例1
24.一种长效有机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秸秆30份、中药渣10份、榨油废料18份、腐殖酸10份、黄粉虫粪沙40份、复合菌剂4份;秸秆为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高粱秸秆组成的混合物;中药渣为艾叶、臭椿叶、除虫菊渣、鱼藤按照重量比1:1:2:2组成;榨油废料为茶籽粕、花生粕、豆粕、芝麻粕按任一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复合菌剂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按照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25.上述实施例的长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原料;
27.(2)将秸秆、榨油废料加入高速粉碎机粉碎,得到混合物a;
28.(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与复合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发酵,发酵物内部温度上升至65℃以上时进行第一次搅拌,以后每隔36小时搅拌一次,当发酵物内部温度维持在40℃时,保持 5天,发酵完成,得到发酵物料b;
29.(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物料b与中药渣、腐殖酸、黄粉虫粪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长效有机肥。
30.上述实施例的长效有机肥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将所述有机肥置于由麻绳网或稻草帘制成的网格层之间,使之从上至下呈间隔分布网格层、肥料层,所述网格层设3层,所述肥料层设2层,远离土壤表层的网格层网孔小于其他网格层的网孔设置。
31.实施例2
32.一种长效有机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秸秆35份、中药渣13份、榨油废料21份、腐殖酸13份、黄粉虫粪沙44份、复合菌剂5份;秸秆为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高粱秸秆组成的混合物;中药渣为艾叶、臭椿叶、除虫菊渣、鱼藤按照重量比1:1:2:2组成;榨油废料为茶籽粕、花生粕、豆粕、芝麻粕按任一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复合菌剂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按照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33.上述实施例的长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原料;
35.(2)将秸秆、榨油废料加入高速粉碎机粉碎,得到混合物a;
36.(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与复合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发酵,发酵物内部温度上升至65℃以上时进行第一次搅拌,以后每隔36小时搅拌一次,当发酵物内部温度维持在43℃时,保持 6天,发酵完成,得到发酵物料b;
37.(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物料b与中药渣、腐殖酸、黄粉虫粪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长效有机肥。
38.上述实施例的长效有机肥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将所述有机肥置于由麻绳网或稻草帘制成的网格层之间,使之从上至下呈间隔分布网格层、肥料层,所述网格层设4层,所述肥料层设3层,远离土壤表层的网格层网孔小于其他网格层的网孔设置。
39.实施例3
40.一种长效有机肥,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秸秆40份、中药渣16份、榨油废料24份、腐殖酸16份、黄粉虫粪沙48份、复合菌剂6份;秸秆为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高粱秸秆组成的混合物;中药渣为艾叶、臭椿叶、除虫菊渣、鱼藤按照重量比1:1:2:2组成;榨油废料为茶籽粕、花生粕、豆粕、芝麻粕按任一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复合菌剂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按照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41.上述实施例的长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原料;
43.(2)将秸秆、榨油废料加入高速粉碎机粉碎,得到混合物a;
44.(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a与复合菌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发酵,发酵物内部温度上升至65℃以上时进行第一次搅拌,以后每隔36小时搅拌一次,当发酵物内部温度维持在45℃时,保持 7天,发酵完成,得到发酵物料b;
45.(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物料b与中药渣、腐殖酸、黄粉虫粪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长效有机肥。
46.上述实施例的长效有机肥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将所述有机肥置于由麻绳网或稻草帘制成的网格层之间,使之从上至下呈间隔分布网格层、肥料层,所述网格层设4层,所述肥料层设3层,远离土壤表层的网格层网孔小于其他网格层的网孔设置。
47.对比例1
4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使用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将肥料用普通方法进行施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49.对比例2
5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施用cn104030784b公开的富含有机质的长效缓释复合肥料代替本发明的有机肥,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51.对比例3
52.对比例3使用cn107235780a公开的蔬菜种植用苗期施用的长效有机肥代替本发明的有机肥,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53.对比例4
54.对比例4不施肥。
55.实验例
56.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施用实施例1-3、对比例1-3的肥料,以及对比例4不施肥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亩,将上述7个处理用于白菜种植的试验,肥料施用量为100kg/亩,每个处理的种植管理方法相同。
57.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0058][0059]
由表1数据可知,施肥后的土壤容重也皆为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容重,有机肥搭配本发明的施用方法,能使肥料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施肥后土壤有机质和产量显著提高,实施例1-3平均增产幅度达到了 31.85%。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