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69787发布日期:2023-10-28 01:3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防眩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为了避免外部光源照射到电子设备显示屏上产生较强的反射光,对用户造成干扰,导致用户无法看清屏幕,通常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覆盖防眩光玻璃盖板。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刻蚀的方法粗糙化光滑玻璃表面,形成凹凸结构,如图1所示,凹凸结构对外界环境射向显示屏的光线具有向各个方向散射的作用,散射使玻璃表面亮度偏暗,产生防眩光效果,如图1中左边虚线框所示,但是,由于凹凸结构尺寸不均匀,在部分区域也会形成汇聚的光线,如图1中右边虚线框所示,该汇聚的光线会使该区域亮度偏亮,于是显示屏表面整体表现出明暗交杂的亮度不均现象,这是闪点的成因之一。

3、为了避免出现闪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是:对图1所示的正态分布的凹凸结构进行第二次刻蚀,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第二次刻蚀时应不改变第一次刻蚀形成的凹凸结构的正态分布结构,第二次刻蚀形成的尺寸较小的凹凸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发散光线,但是,由于第二次刻蚀形成的凹凸结构尺寸较小,因此,难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采用再结晶生长的方法在凹凸结构的第一级微结构的表面生长第一晶体颗粒,从而形成第二级微结构,方法简单易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4、提供光滑玻璃;

5、对所述光滑玻璃表面进行刻蚀,得到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凹陷的深度为0.1μm~2μm,所述凹凸结构的跨度为5μm~50μm;

6、对所述凹凸结构进行第一次激光退火,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发生第一次重结晶,使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生成凸出所述凹凸结构表面的第一晶体颗粒,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直径为0.5μm~2μm,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直径为所述凹凸结构的跨度的1/8~1/12,得到所述防眩光玻璃。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防眩光玻璃,一种包括上述防眩光玻璃的显示屏,以及包括上述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8、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刻蚀形成的凹凸结构进行激光退火,使凹凸结构的表面发生第一次重结晶,在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生成凸出所述凹凸结构表面的第一晶体颗粒,即本申请采用生长的方法形成第一晶体颗粒,和现有技术的刻蚀方法相比,不仅不会破坏刻蚀形成的凹凸结构的正态分布形态,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控,且生成的第一晶体颗粒的尺寸不仅可以足够小,而且分布均匀,第一晶体颗粒的尺寸越小、越均匀,发散效果越好,表面整体的光线越均匀,不仅防眩光,而且避免闪点。

10、相比传统的对玻璃整体进行的直接加热退火方法(对玻璃整体进行加热退火,会造成玻璃整体的重结晶,会严重降低玻璃的透光性),本发明的激光退火是对玻璃表面进行的局部加热退火,不仅不会损伤玻璃的主体结构和透光性,而且可以消除玻璃表面的微裂纹,防止微裂纹的扩张造成的玻璃强度下降的问题,此外还有,激光退火实现表面晶化,进一步提高玻璃强度,增加玻璃韧性,提高抗跌落、抗砸伤、抗划伤的性能。另外多级微结构的搭配可以实现玻璃表面疏水疏油,无需再制备抗指纹膜层。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退火的过程为:用功率为0.2w~0.5w的激光以200mm/s~800mm/s的扫描速度快速扫描所述凹凸结构,扫描次数为1次~3次,激光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khz~5000k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过程:对所述第一晶体颗粒进行第二次激光退火,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表面发生第二次重结晶,使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表面生成凸出所述第一晶体颗粒表面的第二晶体颗粒,所述第二晶体颗粒的直径为100nm~500nm,所述第二晶体颗粒的直径为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直径的1/8~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激光退火的过程为:用功率为0.5w~0.8w的激光以200mm/s~800mm/s的扫描速度快速扫描所述第一晶体颗粒,扫描次数为1次~3次,激光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khz~5000khz;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过程:对所述第二晶体颗粒进行第三次激光退火,所述第二晶体颗粒的表面发生第三次重结晶,使所述第二晶体颗粒的表面生成凸出所述第二晶体颗粒表面的第三晶体颗粒,所述第三晶体颗粒的直径为20nm~100nm,所述第三晶体颗粒的直径为所述第二晶体颗粒的直径的1/8~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激光退火的过程为:用功率为0.8w~1w的激光以200mm/s~800mm/s的扫描速度快速扫描所述第二晶体颗粒,扫描次数为1次~3次,激光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khz~5000k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为激光刻蚀、化学药液刻蚀、蒙砂加化学药液刻蚀或干法刻蚀。

8.一种防眩光玻璃,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玻璃。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提供光滑玻璃;对所述光滑玻璃表面进行刻蚀,得到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凹陷的深度为0.1μm~2μm,所述凹陷的跨度为5μm~50μm;对所述凹凸结构进行第一次激光退火,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发生第一次重结晶,使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生成凸出所述凹凸结构表面的第一晶体颗粒,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直径为0.5μm~2μm,所述第一晶体颗粒的直径为所述凹陷的跨度的1/8~1/12,得到所述防眩光玻璃。本发明采用再结晶生长的方法在凹凸结构的第一级微结构的表面生长第一晶体颗粒,从而形成第二级微结构,方法简单易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超,谭光耀,尚春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