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60357发布日期:2022-06-18 04:29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材料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碳化钨(wc)是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的重要原料,wc粉末的粒径基本上决定了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随着wc粉粒径的减小,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的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当wc粉末的粒径降低到纳米级时,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磨性等都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其韧性得到改善。wc粉末的粒径越小,材料制备过程中所需的烧结时间就越短,同时致密化所需的温度也就越低。所以,制备出粒径小的粉末可为其后续烧结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3.目前制备碳化钨粉的方法是先制备氧化钨粉,而后通过还原碳化来获得碳化钨粉。此种方法粉末易于团聚,粉末的粒度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为后续工序的加工带来便利。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首先在丙烯酰胺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并混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到钨酸铵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于60~85℃条件下水浴加热5~20min,形成水凝胶;
8.(2)将步骤(1)所述的水凝胶冷冻干燥后研磨均匀,然后在保护气体气氛下,先在100~120℃下保温30~60min,然后再在300~400℃下保温1~2h,得到碳化钨前驱体;
9.(3)真空条件下,将步骤(2)所述的碳化钨前驱体升温至1000~1800℃,保温3小时以内,即制备得到所述碳化钨。
10.优选的,步骤(1)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60~80℃。
11.优选的,步骤(2)中,先在100~120℃下保温30~60min,然后再在350~400℃下保温1~2h,得到碳化钨前驱体。
12.优选的,步骤(1)所述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剂的质量之比为1000:1~10:1~5。
13.优选的,步骤(1)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的,步骤(1)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无水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5.优选的,步骤(1)所述丙烯酰胺与钨酸铵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02~0.2g/ml。
16.优选的,步骤(1)所述钨酸铵溶液中wo3的浓度为120~300g/l。
17.优选的,步骤(2)所述保护气体气氛为氮气或氩气。
18.优选的,步骤(3)所述升温的速率为2~10℃/min。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20.本发明以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制备得到的聚丙烯酰胺)为碳源,以钨酸铵溶液为钨源,液态状态下形成的凝胶使得c与w均匀分布,冷冻干燥使水分升华,钨、碳骨架未遭到破坏。保护气体氛围下预处理,n、o、h随气流带出,高温下形成co使得管内呈弱还原氛围,避免钨、碳被氧化。制备出的碳化钨粒度分布均匀,团聚现象少。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制备碳化钨的流程图。
22.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的xrd图谱。
23.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的sem图谱。
24.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产物的sem图谱。
25.图5为实施例3制备的产物的sem图谱。
26.图6为对比例1制备的产物的sem图谱。
27.图7为对比例2制备的产物的sem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9.实施例采用了激光粒度仪测定的颗粒粒径。
30.实施例1
31.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32.将5.000g丙烯酰胺,0.005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005g过硫酸铵加入到100ml钨酸铵溶液(钨酸铵溶液中wo3的浓度为300g/l),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在60℃的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0min,制备得到凝胶。形成的水凝胶置于冷冻干燥机干燥,冷冻干燥后的凝胶研磨均匀后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先在120℃下保温30分钟,然后在350℃下保温2小时,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5℃/min)并保温1h,得到所述碳化钨。
33.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记为样品1。测得样品1中,碳化钨中位径d50为529nm,颗粒无明显团聚现象。
34.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的xrd图谱,可以看到,谱图中未观察到其他的衍射峰,谱图的特征峰与wc标准卡片(pdf#73-0471)一致,表明制备的样品是纯相wc。同时观察到谱图的峰形尖锐,说明wc的晶化程度高。实施例2和3制备的产物的xrd图谱也显示其制备得到了纯相wc,后面不在赘述。
35.实施例2
36.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37.将5.000g丙烯酰胺,0.01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005g过硫酸铵加入到130ml钨酸铵溶液(钨酸铵溶液中wo3的浓度为250g/l),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在
60℃的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0min,制备得到凝胶。形成的水凝胶置于冷冻干燥机干燥,冷冻干燥后的凝胶研磨均匀后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先在120℃下保温30分钟,然后在350℃下保温2小时,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5℃/min)并保温1h,得到所述碳化钨。
38.实施例2制备的产物记为样品2。测得样品2中,碳化钨中位径d50为531nm,颗粒无明显团聚现象。
39.实施例3
40.一种碳化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41.将5.000g丙烯酰胺,0.01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025g过硫酸铵加入到130ml钨酸铵溶液(钨酸铵溶液中wo3的浓度为250g/l),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在80℃的恒温水浴锅中静置5min,制备得到凝胶。形成的水凝胶置于冷冻干燥机干燥,冷冻干燥后的凝胶研磨均匀后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先在120℃下保温30分钟,然后在350℃下保温2小时,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5℃/min)并保温1h,得到所述碳化钨。
42.实施例3制备的产物记为样品3。测得样品3中,碳化钨中位径d50为538nm,颗粒出现局部团聚现象,这是由于引发剂用量过多,凝胶在交联过程中发生爆聚,凝胶内部出现大量小气泡,尽管如此,该实施例依然制备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碳化钨。
43.对比例1
44.将5.000g丙烯酰胺,0.005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005g过硫酸铵加入到130ml钨酸铵溶液(钨酸铵溶液中wo3的浓度为250g/l),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在60℃的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0min,制备得到凝胶。形成的水凝胶冷却后撕碎,置于60℃烘箱过夜,烘干后的凝胶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先在120℃下保温30分钟,然后在350℃下保温2小时,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5℃/min)并保温1h,得到所述碳化钨。
45.对比例1制备的产物记为对比样品1。测得对比样品1中,碳化钨中位径d50为772nm,颗粒出现明显团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可能是:未采用冷冻干燥的方式,采用鼓风干燥的方式烘干,脱水过程中影响了c和w的分布。
46.对比例2
47.将5.000g丙烯酰胺加入到130ml钨酸铵溶液(钨酸铵溶液中wo3的浓度为250g/l)中,采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自然蒸发结晶后,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先在120℃下保温30分钟,再在350℃下保温2小时,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5℃/min)并保温1h,得到碳化钨。
48.对比例2制备的产物记为对比样品2。测得对比样品2中,碳化钨中位径d50为921nm,颗粒出现明显团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可能是:自然蒸发结晶,未形成水凝胶,c和w分布不均匀。
49.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