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225774发布日期:2022-08-23 19: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玻璃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玻璃瓶是食品饮料以及很多产品的包装容器,可定量包装、运输、储藏和盛装各种液体、半液体及固体状物品,其 运用十分广泛,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瓶具有很多优点:玻璃瓶可多次使用,可 以降低包装成本;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能很好的阻隔氧气等气体对内装物的侵袭,同时能 阻止内装物中的可挥发性成分的挥发;玻璃瓶安全卫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适合酸性 物质的包装。
3.但是,现有的玻璃瓶大多是白色、透明的,当玻璃瓶所盛装的材料有光敏性时,如啤酒、果酒等,为了提高所盛装材料的保质期,玻璃瓶最好做成有色的玻璃瓶。现有的有色玻璃瓶的制备方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将玻璃原料、着色剂和澄清剂等混合,然后依次进行熔制、成型、热处理和检验等。发明人发现,现有色玻璃瓶存在着色效果差,成品成色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着色效果,提高玻璃瓶成品的成色均匀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砂岩45-66份、白云石10-15份、石灰石3-7份、长石3-8份、纯碱15-20份、氧化铈0.1-2 份和着色料3-10份;以所述着色料的总量计,所述着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钴10-20份、氧化铜10-20份、钛白粉1-3份、硼酸2-5份和溶剂60-120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硼酸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着色剂与玻璃瓶的其余原料的相容性较好,着色能力好且着色均匀,有利于得到成色均匀、典雅的钴蓝仿瓷玻璃瓶。
7.氧化钴和氧化铜相互配合,可调制出典雅的钴蓝色,而钛白粉的加入,一方面可提高钴蓝颜色的饱和度,另一方面可提高着色剂的着色能力,而硼酸作为矿化剂,可改善玻璃瓶的成色,有助于得到着色均匀的玻璃瓶。
8.着色剂中的溶剂选择强酸或部分弱酸作为溶剂,强酸可以是盐酸、硫酸或硝酸,弱酸可以是草酸或醋酸。本技术中的溶剂优选为醋酸。
9.优选的,所述氧化钴和氧化铜的重量之比为(1.25-1.67):1,进一步优选为1.34:1, 1.42:,1.56:1。
10.用氧化钴和氧化铜调配钴蓝色时,当氧化钴过量,得到蓝色偏深沉;当氧化铜过
量,得到蓝色略显寡淡。本技术中,当氧化钴和氧化铜的重量之比为(1.25-1.67):1,此时得到的钴蓝色纯净、优雅且唯美。
11.优选的,所述着色剂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按配方比例,将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和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溶剂中,湿法球磨1
‑ꢀ
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600-900℃,随后保温5-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
12.优选的,所述筛下物焙烧时,以10-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750℃。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着色剂与玻璃瓶的其余原料可更好的相容,且分散性更好,成色更均匀。申请人发现,焙烧温度从600℃升到900℃,颜色从逐渐加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透明度。当以10-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750℃,得到的颜色均匀且澄澈,不会有蓝黑色出现。
14.优选的,所述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中还包括回收碎玻璃,所述回收碎玻璃的重量占砂岩重量的24%-37.7%。10.8-24.8份进一步优选,当配方中加入回收碎玻璃时,可减少砂岩的用量,此时,配方中,砂岩占30
‑ꢀ
50份,碎玻璃占12.5-17.8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回收碎玻璃,由于碎玻璃具有潜在活性,所以可以降低生产工艺中的熔融温度,提高玻璃融化效率,同时还节省了玻璃瓶生产的原料和燃料的用量,减少废弃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将回收碎玻璃用于玻璃瓶的生产,有利于坏旧玻璃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16.优选的,所述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2-0.4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玻璃的粒径为0.2-0.4mm,有利于玻璃熔化,且有利于得到均匀的液态玻璃(熔体),从而可改善玻璃瓶的成色。
18.优选的,所述砂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最大不超过98%。
19.玻璃的稳定性是原料中各种矿物质(氧化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最多的是二氧化硅,熔体中二氧化硅含量越高,溶体的黏度越大扩散速度会越慢,熔体的均匀性也越差。
20.优选的,所述砂岩的粒径:0.1-0.7mm的颗粒至少占95%,0.2-0.5mm的颗粒至少占 80%。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岩颗粒中,粒径为0.1-0.7mm的颗粒至少占95%,粒径为 0.2-0.5mm的颗粒至少占80%,这样有利于熔体的融化,且能减少熔体内的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液态玻璃的澄清效果,有利于液态玻璃的均化,从而有利于得到均质、稳定的玻璃瓶。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砂岩、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纯碱、氧化铈和着色料各自粉碎,随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2、熔制:将混合料在1550-1600℃下熔融,得到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s3、成型:将液态玻璃冷却至600-800℃,随后放入吹瓶模具中,成型,得到预制玻璃瓶;s4、退火:将预制玻璃瓶退火,当温度小于15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钴蓝仿
瓷玻璃瓶。
23.优选的,当配方中含有回收碎玻璃时,步骤s2中,混合料在1450-1500℃下熔融即可。
24.优选的,所述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方比例,将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和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溶剂中,湿法球磨1
‑ꢀ
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600-900℃,随后保温5-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
25.进一步优选,所述筛下物焙烧时,以10-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750℃,最优选的,以10℃/min的速度焙烧至725℃。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制备钴蓝仿瓷玻璃瓶的过程中,不会引进新的设备,制备成本较低,利于实施操作,有利于批量生产制造。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各原料相互配合,可制得成色均匀、典雅、纯净且唯美的钴蓝仿瓷玻璃瓶;2、本技术中,由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硼酸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着色剂与玻璃瓶的其余原料的相容性较好,着色能力强且着色均匀;3、本技术中,在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回收碎玻璃,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可降低原料的熔融温度,可节约能源,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可来源于普通市售。
29.着色料制备例制备例1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kg氧化钴、2kg氧化铜、0.1kg钛白粉和0.2kg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6kg醋酸中,湿法球磨1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900℃,随后保温5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1。
30.制备例2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kg氧化钴、1kg氧化铜、0.3kg钛白粉和0.5kg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12kg醋酸中,湿法球磨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900℃,随后保温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2。
31.制备例3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63kg氧化钴、1.3kg氧化铜、0.2kg钛白粉和0.3kg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10kg醋酸中,湿法球磨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以10℃/min的速度焙烧至600℃,随后保温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3。
32.制备例4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kg氧化钴、1.2kg氧化铜、0.2kg钛白粉和0.3kg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10kg醋酸中,湿法球磨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以10℃/min的速度焙烧至600℃,随后保温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4。
33.制备例5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63kg氧化钴、1.3kg氧化铜、0.2kg钛白粉和0.3kg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10kg醋酸中,湿法球磨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以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随后保温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5。
34.制备例6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63kg氧化钴、1.3kg氧化铜、0.2kg钛白粉和0.3kg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10kg醋酸中,湿法球磨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以10℃/min的速度焙烧至725℃,随后保温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6。实施例
35.实施例1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4.5kg砂岩、1.5kg白云石、0.3kg石灰石、0.8kg长石、2kg纯碱、0.01kg氧化铈和0.3kg着色料3各自粉碎,随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2、熔制:将混合料在1550℃下熔融,得到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s3、成型:将液态玻璃冷却至600℃,随后放入吹瓶模具中,成型,得到预制玻璃瓶;s4、退火:将预制玻璃瓶退火,当温度小于15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钴蓝仿瓷玻璃瓶。
36.本实施例中,砂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99.4%,粒径分布:0.1-0.7mm的颗粒占80%,0.2-0.5mm的颗粒占70%。
37.实施例2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6.6kg砂岩、1kg白云石、0.7kg石灰石、0.3kg长石、1.5kg纯碱、0.2kg氧化铈和1kg着色料3各自粉碎,随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2、熔制:将混合料在1600℃下熔融,得到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s3、成型:将液态玻璃冷却至800℃,随后放入吹瓶模具中,成型,得到预制玻璃瓶;s4、退火:将预制玻璃瓶退火,当温度小于15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钴蓝仿瓷玻璃瓶。
38.本实施例中,砂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99.4%,粒径分布:0.1-0.7mm的颗粒占80%, 0.2-0.5mm的颗粒占70%。
39.实施例3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5.5kg砂岩、1.2kg白云石、0.5kg石灰石、0.4kg长石、1.7kg纯碱、
0.2-0.5mm的颗粒占70%;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4-0.6mm。
47.实施例7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3.2kg砂岩、1.78kg回收碎玻璃、1.2kg白云石、0.5kg石灰石、0.4kg长石、 1.7kg纯碱、0.11kg氧化铈和0.6kg着色料3各自粉碎,随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2、熔制:将混合料在1470℃下熔融,得到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s3、成型:将液态玻璃冷却至600℃,随后放入吹瓶模具中,成型,得到预制玻璃瓶;s4、退火:将预制玻璃瓶退火,当温度小于15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钴蓝仿瓷玻璃瓶。
48.本实施例中,砂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99.4%,粒径分布:0.1-0.7mm的颗粒占80%, 0.2-0.5mm的颗粒占70%;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4-0.6mm。
49.实施例8实施例8与实施例7与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8中,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2-0.4mm,其余均与实施例7保持一致。
50.实施例9实施例9与实施例7与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9中,砂岩的性状不同,砂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96.2%,粒径分布:0.1-0.7mm的颗粒占95%,0.2-0.5mm的颗粒占80%;其余均与实施例7保持一致。
51.实施例10实施例9与实施例7与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9中,砂岩的性状不同,砂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96.2%,粒径分布:0.1-0.7mm的颗粒占98%,0.2-0.5mm的颗粒占90%;其余均与实施例7保持一致。
52.实施例11-15实施例11-15与实施例10与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1-15中,着色剂不同,其余均与实施例 7保持一致。实施例11-15中的着色剂具体如下表1所示。
53.表1 实施例着色剂实施例10着色剂3实施例11着色剂1实施例12着色剂2实施例13着色剂4实施例14着色剂5实施例15着色剂6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3.2kg砂岩、1.78kg回收碎玻璃、1.2kg白云石、0.5kg石灰石、0.4kg长石、 1.7kg纯碱、0.11kg氧化铈、0.33kg氧化钴和0.27kg氧化铜各自粉碎,随后按配方比例
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2、熔制:将混合料在1550℃下熔融,得到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s3、成型:将液态玻璃冷却至600℃,随后放入吹瓶模具中,成型,得到预制玻璃瓶;s4、退火:将预制玻璃瓶退火,当温度小于15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钴蓝仿瓷玻璃瓶。
54.本实施例中,砂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99.4%,粒径分布:0.1-0.7mm的颗粒占80%, 0.2-0.5mm的颗粒占70%;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4-0.6mm。
55.性能检测检测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所制得的钴蓝仿瓷玻璃瓶的感官性能,具体指标和感官评价如下表2所示,得分越高,说明钴蓝仿瓷玻璃瓶的色泽越好看且成色越均匀。
56.表2 评价指标分数鲜艳的钴蓝色,色泽很均匀,8-10钴蓝色偏淡或带蓝黑色,色泽均匀5-7颜色不均匀2-4表3 样品分数实施例17.2实施例27.4实施例37.6实施例47.8实施例57.9实施例68.1实施例78.3实施例88.6实施例98.9实施例109.2实施例116.7实施例126.5实施例139.3实施例149.4实施例159.5对比例13.5结合实施例1-3并结合表2和3可以看出,按本技术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玻璃瓶成色均匀,色彩典雅。
57.结合实施例3和实施例4-7并结合表2和3可以看出,在配方中加入回收碎玻璃,在降低熔融温度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玻璃瓶的成色。
58.结合实施例7和8并结合表2和3可以看出,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也影响着玻璃瓶的成色,当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2-0.4mm时,玻璃瓶的成色更好。
59.结合实施例7和实施例9-10并结合表2和3可以看出,砂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和砂岩粒径分布,也会影响玻璃瓶的成色,当砂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不超过98%,0.1-0.7mm的颗粒至少占95%,0.2-0.5mm的颗粒至少占80%时,有利于得到成色更为均匀的玻璃瓶。
60.结合实施例7、11-15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2和3可以看出,着色剂对玻璃瓶的成色影响很大,按本技术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钴蓝仿瓷玻璃瓶的成色均匀,色彩典雅。
6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