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09973发布日期:2022-07-01 23:2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有机废物就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的有机类物品和物质,根据形态划分,有机废物主要包括有机固体废物、有机废水和有机废气。
3.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但随着农产品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人们对于蔬菜或者秸秆的处理方式为田间地头随意堆积和集中填埋,这种方式易腐烂发臭,滋生蚊蝇,为病害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提供良好的条件,会对环境进行污染,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主要为解决现有的蔬菜或者秸秆随意堆积和集中填埋会腐烂发臭,滋生蚊蝇,为病害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提供良好的条件,对环境进行污染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有机废弃物收集,对田间地头的秸秆和蔬菜废弃物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对其进行初步挤压脱水;s2:加工粉碎,将脱水完成的废弃物进行切碎压榨,切碎压榨完成后,废弃物和废液分离存放;s3:发酵准备,将所述秸秆和蔬菜原料、辅料、复合菌剂以质量比为50-100:6-12:1-4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发酵前料;s4:好氧发酵,将混合好的发酵前料与废液混合,并经过物料调配后进行好氧发酵,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好氧发酵完成后对好氧发酵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一级沼渣及一级沼液;s5:二次发酵,将所得一级沼渣中加入一定的生物菌剂及辅料,调质后进行二次发酵,分别得到二级沼渣和二级沼液;s6:低温发酵,将所得二级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45-60℃,得到干燥沼渣,将干燥沼渣粉碎制备为固体有机肥料;s7:废液处理,在收集废液和沼液的水池中进行好氧曝气,曝气时间根据气温进行调整,冬季增加曝气时间,废液收集池中添加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
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3中所述发酵前料混合体含水率控制在40-50%。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所述辅料为蛋白质、腐殖酸和水的混合物,其中蛋白质质量百分比为60-70%、腐殖酸质量百分比为35-25%、其他部分水补足。
8.进一步的,所述s4中好氧发酵的时间为3-6d,好氧发酵的温度为30-50℃。
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5中所加生物菌剂由嗜热芽孢杆菌、黄曲霉菌、多种棒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所述微生物的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所加辅料包括米糠、锯末、饼粕粉及秸杆;所述二次发酵时间为7-14d,二次发酵温度为50-60℃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7中废液收集池中添加体积比5%-10%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
10.进一步的,所述s4中产生的沼气作为低温干燥的热源,低温干燥至所述干燥沼渣的含水率不高于10%。
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2中粉碎出来的蔬菜废弃物为直径小于1cm,玉米秸秆经粉碎机粉碎至2-5cm小段,而废液收集于氧化塘。
12.(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通过主料和辅料的科学配伍,使发酵前物质c/n比值保障在本发明的好氧发酵工艺要求范围之内,发酵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转换为氨氮等,有效的避免了蛋白质等物质在好氧环境中腐败所产生的大量恶臭有害气体。
13.2、本发明通过对有机废水及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合理收集,并经过多步发酵处理产生沼渣、沼液及沼气,通过对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处理,能够使沼渣中的大部分有益微生物得到保留,并使其含水量降低至10%以下,可粉碎后制备为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
14.3、本发明通过将沼液制备为液肥,并通过将液肥与经过净化处理的有机废水混配,作为水肥一体化喷施灌溉系统应用于农田的灌溉中,对沼液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
15.4、本发明通过将沼气进行收集,并以所收集沼气作为热源应用到循环处理的多个加热保温环节中去,实现对沼气的充分利用,降低有机废弃物循环处理的成本,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
16.5.本发明通过对田间地头收集和初加工产生的蔬菜废弃物进行破碎压榨脱水,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行好氧堆肥,实现最高堆温65℃以上,达到灭活潜在病原菌,完成蔬菜废弃物资源转化,同时将废液进行好氧发酵,实现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有机废弃物收集,对田间地头的秸秆和蔬菜废弃物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对其进行初步挤压脱水;s2:加工粉碎,将脱水完成的废弃物进行切碎压榨,切碎压榨完成后,废弃物和废液分离存放;s3:发酵准备,将s2中的废弃物、辅料、复合菌剂以质量比为60:6:1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发酵前料;s4:好氧发酵,将混合好的发酵前料与废液混合,并经过物料调配后进行好氧发酵,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好氧发酵完成后对好氧发酵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一级沼渣及一级沼液,通过主料和辅料的科学配伍,使发酵前物质c/n比值保障在本发明的好氧发酵工艺要求范围之内,发酵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转换为氨氮等,有效的避免了蛋白质等物质在好氧环境中腐败所产生的大量恶臭有害气体;s5:二次发酵,将所得一级沼渣中加入一定的生物菌剂及辅料,调质后进行二次发酵,分别得到二级沼渣和二级沼液;s6:低温发酵,将所得二级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45℃,得到干燥沼渣,将干燥沼渣粉碎制备为固体有机肥料,通过对有机废水及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合理收集,并经过多步发酵处理产生沼渣、沼液及沼气,通过对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处理,能够使沼渣中的大部分有益微生物得到保留,并使其含水量降低至10%以下,可粉碎后制备为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s7:废液处理,在收集废液和沼液的水池中进行好氧曝气,曝气时间根据气温进行调整,冬季增加曝气时间,废液收集池中添加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将沼液制备为液肥,并通过将液肥与经过净化处理的有机废水混配,作为水肥一体化喷施灌溉系统应用于农田的灌溉中,对沼液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
20.本发明的,s3中发酵前料混合体含水率控制在40%,s3中辅料为蛋白质、腐殖酸和水的混合物,其中蛋白质质量百分比为60%、腐殖酸质量百分比为35%、其他部分水补足,s4中好氧发酵的时间为3d,好氧发酵的温度为30℃,s5中所加生物菌剂由嗜热芽孢杆菌、黄曲霉菌、多种棒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微生物的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所加辅料包括米糠、锯末、饼粕粉及秸杆;二次发酵时间为7d,二次发酵温度为50℃,s7中废液收集池中添加体积比5%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
21.需要特别说明的是,s4中产生的沼气作为低温干燥的热源,低温干燥至干燥沼渣的含水率不高于10%,通过将沼气进行收集,并以所收集沼气作为热源应用到循环处理的多个加热保温环节中去,实现对沼气的充分利用,降低有机废弃物循环处理的成本,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s2中粉碎出来的蔬菜废弃物为直径小于1cm,玉米秸秆经粉碎机粉碎至2cm小段,而废液收集于氧化塘,通过对田间地头收集和初加工产生的蔬菜废弃物进行破碎压榨脱水,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行好氧堆肥,实现最高堆温65℃以上,达到灭活潜在病原菌,完成蔬菜废弃物资源转化,同时将废液进行好氧发酵,实现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22.实施例2参照图1,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有机废弃物收集,对田间地头的秸秆和蔬菜废弃物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对其进行初步挤压脱水;s2:加工粉碎,将脱水完成的废弃物进行切碎压榨,切碎压榨完成后,废弃物和废液分离存放;s3:发酵准备,将s2中的废弃物、辅料、复合菌剂以质量比为70:8:2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发酵前料;s4:好氧发酵,将混合好的发酵前料与废液混合,并经过物料调配后进行好氧发酵,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好氧发酵完成后对好氧发酵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一级沼渣及一级沼液,通过主料和辅料的科学配伍,使发酵前物质c/n比值保障在本发明的好氧发酵工艺要求范围之内,发酵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转换为氨氮等,有效的避免了蛋白质等物质在好氧环境中腐败所产生的大量恶臭有害气体;s5:二次发酵,将所得一级沼渣中加入一定的生物菌剂及辅料,调质后进行二次发酵,分别得到二级沼渣和二级沼液;s6:低温发酵,将所得二级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50℃,得到干燥沼渣,将干燥沼渣粉碎制备为固体有机肥料,通过对有机废水及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合理收集,并经过多步发酵处理产生沼渣、沼液及沼气,通过对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处理,能够使沼渣中的大部分有益微生物得到保留,并使其含水量降低至10%以下,可粉碎后制备为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s7:废液处理,在收集废液和沼液的水池中进行好氧曝气,曝气时间根据气温进行调整,冬季增加曝气时间,废液收集池中添加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将沼液制备为液肥,并通过将液肥与经过净化处理的有机废水混配,作为水肥一体化喷施灌溉系统应用于农田的灌溉中,对沼液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
23.本发明的,s3中发酵前料混合体含水率控制在45%,s3中辅料为蛋白质、腐殖酸和水的混合物,其中蛋白质质量百分比为65%、腐殖酸质量百分比为30%、其他部分水补足,s4中好氧发酵的时间为4d,好氧发酵的温度为40℃,s5中所加生物菌剂由嗜热芽孢杆菌、黄曲霉菌、多种棒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微 生物的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所加辅料包括米糠、锯末、饼粕粉及秸杆;二次发酵时间为9d,二次发酵温度为55℃,s7中废液收集池中添加体积比8%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
2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s4中产生的沼气作为低温干燥的热源,低温干燥至干燥沼渣的含水率不高于10%,通过将沼气进行收集,并以所收集沼气作为热源应用到循环处理的多个加热保温环节中去,实现对沼气的充分利用,降低有机废弃物循环处理的成本,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s2中粉碎出来的蔬菜废弃物为直径小于1cm,玉米秸秆经粉碎机粉碎至3cm小段,而废液收集于氧化塘,通过对田间地头收集和初加工产生的蔬菜废弃物进行破碎压榨脱水,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行好氧堆肥,实现最高堆温65℃以上,达到灭活潜在病原菌,完成蔬菜废弃物资源转化,同时将废液进行好氧发酵,实现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25.实施例3参照图1,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有机废弃物收集,对田间地头的秸秆和蔬菜废弃物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对其进行初步挤压脱水;
s2:加工粉碎,将脱水完成的废弃物进行切碎压榨,切碎压榨完成后,废弃物和废液分离存放;s3:发酵准备,将s2中的废弃物、辅料、复合菌剂以质量比为100:12:4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发酵前料;s4:好氧发酵,将混合好的发酵前料与废液混合,并经过物料调配后进行好氧发酵,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好氧发酵完成后对好氧发酵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一级沼渣及一级沼液,通过主料和辅料的科学配伍,使发酵前物质c/n比值保障在本发明的好氧发酵工艺要求范围之内,发酵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转换为氨氮等,有效的避免了蛋白质等物质在好氧环境中腐败所产生的大量恶臭有害气体;s5:二次发酵,将所得一级沼渣中加入一定的生物菌剂及辅料,调质后进行二次发酵,分别得到二级沼渣和二级沼液;s6:低温发酵,将所得二级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60℃,得到干燥沼渣,将干燥沼渣粉碎制备为固体有机肥料,通过对有机废水及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合理收集,并经过多步发酵处理产生沼渣、沼液及沼气,通过对沼渣进行低温干燥处理,能够使沼渣中的大部分有益微生物得到保留,并使其含水量降低至10%以下,可粉碎后制备为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s7:废液处理,在收集废液和沼液的水池中进行好氧曝气,曝气时间根据气温进行调整,冬季增加曝气时间,废液收集池中添加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将沼液制备为液肥,并通过将液肥与经过净化处理的有机废水混 配,作为水肥一体化喷施灌溉系统应用于农田的灌溉中,对沼液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
26.本发明的,s3中发酵前料混合体含水率控制在50%,s3中辅料为蛋白质、腐殖酸和水的混合物,其中蛋白质质量百分比为70%、腐殖酸质量百分比为25%、其他部分水补足,s4中好氧发酵的时间为6d,好氧发酵的温度为50℃,s5中所加生物菌剂由嗜热芽孢杆菌、黄曲霉菌、多种棒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微 生物的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所加辅料包括米糠、锯末、饼粕粉及秸杆;二次发酵时间为14d,二次发酵温度为60℃,s7中废液收集池中添加体积比10%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的废液,形成液体肥料。
27.需要特别说明的是,s4中产生的沼气作为低温干燥的热源,低温干燥至干燥沼渣的含水率不高于10%,通过将沼气进行收集,并以所收集沼气作为热源应用到循环处理的多个加热保温环节中去,实现对沼气的充分利用,降低有机废弃物循环处理的成本,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s2中粉碎出来的蔬菜废弃物为直径小于1cm,玉米秸秆经粉碎机粉碎至5cm小段,而废液收集于氧化塘,通过对田间地头收集和初加工产生的蔬菜废弃物进行破碎压榨脱水,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行好氧堆肥,实现最高堆温65℃以上,达到灭活潜在病原菌,完成蔬菜废弃物资源转化,同时将废液进行好氧发酵,实现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28.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