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61918发布日期:2023-11-17 21:3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2、目前使用的墙面混凝土大都只是材料水泥、砂子和少量添加物进行搅拌、混合组成,其缺陷是容易开裂、脱落和吐酸,很难满足现代建筑墙面混凝土的需要,且环保型差,没有能够为建筑、工业产生的废料进行处理消化,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废混凝土30-40重量份、硅酸盐水泥20-40重量份、废钢渣3-10重量份、卵石5-10重量份、碎石2-5重量份、改性硅藻土2-3重量份、硅橡胶胶粉1-5重量份、减水剂0.05-0.1重量份、防水剂0.02-0.05重量份、防冻剂0.05-0.08重量份、阻锈剂0.02-0.04重量份、速凝剂0.05-0.08重量份、早强剂0.07-0.1重量份、有机硼纤维0.1-0.3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04-0.08重量份、水5-15重量份;

3、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4、步骤一:将废钢渣、卵石、碎石、改性硅藻土分别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且破碎时,加入破损剂,随后将废钢渣、卵石、碎石、改性硅藻土进行混合,得到混凝土骨料;

5、步骤二:在加工点布设冷水路循环管路,通过冷水路循环管路对得到的混凝土骨料进行降温处理,随后利用隔温部对混凝土骨料进行罩设防护,以作备用;

6、步骤三:将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混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并加入水进行同步搅拌,期间加入降温后的混凝土骨料,在混拌均匀后加入硅橡胶胶粉和有机硼纤维在充分混合后加入减水剂和阻锈剂,得到混凝土基料;

7、步骤四:将防水剂、防冻剂、速凝剂、早强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外加剂,存放备用;

8、步骤五:将外加剂、防水剂和早强剂与混凝土基料送至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内进行混拌处理,得到再生混凝土。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废混凝土在使用前,依次进行破碎、清洗、分级后进行使用。

10、进一步地,所述将清洗分机后的混凝土废料置于酸液中,且酸液为冰醋酸或盐酸溶液,利用酸液与混凝土废料中的ca(oh)2反应,起到改善再生集料颗粒表面的作用,从而改善再生集料的性能。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混拌机进行充分混合且加入水后,需在干燥环境下进行静置处理,使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之间进行充分浸泡。

12、进一步地,所述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的混凝浆料混合浸泡结束后,加入水玻璃溶液浸渍再生,利用水玻璃与浆料表面的水泥水化物填充再生集料孔隙,从而改善再生集料的密度。

13、进一步地,所述水玻璃溶液与废混凝土之间的使用比例为10:1。

14、进一步地,所述再生混凝土在使用使需要先行振捣处理,且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达到振捣密实,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15、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骨料的颗粒直径大小为1-5cm,所述硅橡胶胶粉细度模数在2-2.5,所述改性硅藻土的细度模数宜在2.2-2.5范围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废料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废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可降低混凝土原料的使用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能够增加混凝土内部的使用强度和成型效果,通过对混凝土以及原料进行降温处理,能够大大降低施工中水化热现象的产生,能够有效避免墙体的开裂,通过对混凝土内部增加的加强结构,且使用稳定性好,抗震性佳,可减小水化温升导致的混凝土开裂几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混凝土30-40重量份、硅酸盐水泥20-40重量份、废钢渣3-10重量份、卵石5-10重量份、碎石2-5重量份、改性硅藻土2-3重量份、硅橡胶胶粉1-5重量份、减水剂0.05-0.1重量份、防水剂0.02-0.05重量份、防冻剂0.05-0.08重量份、阻锈剂0.02-0.04重量份、速凝剂0.05-0.08重量份、早强剂0.07-0.1重量份、有机硼纤维0.1-0.3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04-0.08重量份、水5-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废混凝土在使用前,依次进行破碎、清洗、分级后进行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清洗分机后的混凝土废料置于酸液中,且酸液为冰醋酸或盐酸溶液,利用酸液与混凝土废料中的ca(oh)2反应,起到改善再生集料颗粒表面的作用,从而改善再生集料的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混拌机进行充分混合且加入水后,需在干燥环境下进行静置处理,使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之间进行充分浸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的混凝浆料混合浸泡结束后,加入水玻璃溶液浸渍再生,利用水玻璃与浆料表面的水泥水化物填充再生集料孔隙,从而改善再生集料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玻璃溶液与废混凝土之间的使用比例为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在使用使需要先行振捣处理,且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达到振捣密实,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骨料的颗粒直径大小为1-5cm,所述硅橡胶胶粉细度模数在2-2.5,所述改性硅藻土的细度模数宜在2.2-2.5范围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废钢渣、卵石、碎石、改性硅藻土分别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且破碎时,加入破损剂,随后将废钢渣、卵石、碎石、改性硅藻土进行混合,得到混凝土骨料;在加工点布设冷水路循环管路,通过冷水路循环管路对得到的混凝土骨料进行降温处理,随后利用隔温部对混凝土骨料进行罩设防护,以作备用;将废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混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并加入水进行同步搅拌,期间加入降温后的混凝土骨料。通过将废料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废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可降低混凝土原料的使用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能够增加混凝土内部的使用强度和成型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飞,卢飞飞,王建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铭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