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及黄芪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1635766发布日期:2022-09-24 03:5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及黄芪的培育方法

1.本发明涉及黄芪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及黄芪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首先硒能够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从而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从而在人体中起到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次,硒能够在人体中合成硒蛋白,并通过螯合反应,结合体内的重金属。人体如果缺硒可能会出现脱发、脱甲、甚至能够引起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中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联合国组织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在50~250微克之间,中国2/3的人口严重缺硒,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及大骨节病的高发区。
3.硒不能被人体合成,只能从外界获取。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从一些食物中获取硒元素,比如:海产品、食用菌、肉类、禽蛋、西兰花、紫薯、大蒜等食物。营养学家也提倡通过硒营养强化食物补充有机硒,如富硒药材、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蘑菇、富硒茶叶、富硒麦芽、硒酸酯多糖、硒酵母等。黄芪是一种富硒能力较强的中药材,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在土壤中施肥、喷施叶面肥和硒拌种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富硒,富硒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当硒含量达到0.15~0.2mg/kg时,可被标记为富硒中药材。然而,市面上出售的富硒黄芪其硒含量大多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另外,其尺寸及外观形貌参差不齐。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及黄芪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及黄芪的培育方法,有效提高了黄芪中的硒含量且改善了富硒黄芪的品质稳定性,并提供了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0~20份,固氮蓝藻菌5~10份,菌根菌5~8份,有机物料20~30份,腐熟剂0.1~0.3份,微量元素溶液3~5份。
6.优选的,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2~16份魔芋精粉、10~15份蘑菇干粉、5~8份芦笋干粉、5~8份莎草渣、5~8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35%~45%,密封发酵15~20天制得。
7.优选的,所述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5~107cfu/ml。
8.优选的,所述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4~106cfu/ml。
9.优选的,所述有机物料为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果渣、茶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优选的,所述腐熟剂的有效活菌数量为:300亿/g~500亿/g。
11.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0.5~1.5gcuso4、2~3.5gmnso4、0.2~0.4gznso4、
0.5~2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s1:向土壤中施入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得到施肥土壤;
14.s2:在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50~200d后采收。
15.优选的,s1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肥与土壤的重量比为1:500~800。
16.优选的,s2中,所述温室的温度为22~26℃,湿度为65%~80%。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发明是以富硒肥、固氮蓝藻菌、菌根菌、有机物料、腐熟剂、微量元素溶液形成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其中,富硒肥料的原料均选自硒含量较高的天然物质,固氮蓝藻菌可在土壤和黄芪根际中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黄芪氮素营养,同时分泌激素刺激黄芪生长;菌根菌可有效促进黄芪对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吸收;腐熟剂促进有机物料快速腐熟,释放有机质、磷和钾等黄芪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以及有益微生物,进一步促进黄芪生长;上述各组分协同作用大幅提高了黄芪的硒含量并改善了富硒黄芪的品质稳定性。
19.(2)通过施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长成后黄芪的硒含量高达18.21mg/kg,株高达105.92cm,主根长达20.58cm,地径达3.64mm,芦头直径达6.24mm。
20.(3)本发明提供的黄芪的培育方法,种植方法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下述试验方法和检测方法,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原料,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22.所述固氮蓝藻菌和菌根菌购自于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实施例1
24.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0份,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5cfu/ml)5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4cfu/ml)5份,禽畜粪便20份,腐熟剂0.1份,微量元素溶液3份。
25.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2份魔芋精粉、10份蘑菇干粉、5份芦笋干粉、5份莎草渣、5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35%,密封发酵15天制得。
26.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0.5gcuso4、2gmnso4、0.2gznso4、0.5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27.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s1:按照1:5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29.s2:在温度为22℃,湿度为65%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50d后采收。
30.实施例2
31.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20份,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7cfu/ml)10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6cfu/ml)8份,禽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30份,腐熟剂0.3份,微量元素溶液5份。
32.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6份魔芋精粉、15份蘑菇干粉、8份芦笋干粉、8份莎草渣、8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45%,密封发酵20天制得。
33.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1.5gcuso4、3.5gmnso4、0.4gznso4、2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34.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s1:按照1:8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36.s2:在温度为26℃,湿度为80%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200d后采收。
37.实施例3
38.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5份,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6cfu/ml)8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5cfu/ml)6份,农作物秸秆、果渣和茶渣25份,腐熟剂0.2份,微量元素溶液4份。
39.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4份魔芋精粉、13份蘑菇干粉、7份芦笋干粉、7份莎草渣、7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40%,密封发酵18天制得。
40.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1gcuso4、3gmnso4、0.3gznso4、1.5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41.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按照1:6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43.s2:在温度为23℃,湿度为75%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80d后采收。
44.实施例4
45.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8份,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5cfu/ml)6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4cfu/ml)7份,禽畜粪便、果渣和茶渣23份,腐熟剂0.15份,微量元素溶液3.5份。
46.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3份魔芋精粉、12份蘑菇干粉、6份芦笋干粉、6份莎草渣、6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43%,密封发酵17天制得。
47.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1.3gcuso4、2.5gmnso4、0.35gznso4、1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48.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s1:按照1:7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50.s2:在温度为25℃,湿度为70%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60d后采收。
51.实施例5
52.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2份,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6cfu/ml)9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5cfu/ml)7份,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果渣和茶渣28份,腐熟剂0.25份,微量元素溶液4.5份。
53.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5份魔芋精粉、14份蘑菇干粉、6份芦笋干粉、7份莎草渣、8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38%,密封发酵19天制得。
54.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0.8gcuso4、3gmnso4、0.25gznso4、0.8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55.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s1:按照1:6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57.s2:在温度为24℃,湿度为70%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70d后采收。
5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还设置了对比例,如下:
59.对比例1
60.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6cfu/ml)8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5cfu/ml)6份,农作物秸秆、果渣和茶渣25份,腐熟剂0.2份,微量元素溶液4份。
61.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1gcuso4、3gmnso4、0.3gznso4、1.5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62.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3.s1:按照1:6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64.s2:在温度为23℃,湿度为75%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80d后采收。
65.对比例2
66.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5份,农作物秸秆、果渣和茶渣25份,腐熟剂0.2份,微量元素溶液4份。
67.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4份魔芋精粉、13份蘑菇干粉、7份芦笋干粉、7份莎草渣、7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40%,密封发酵18天制得。
68.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1gcuso4、3gmnso4、0.3gznso4、1.5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69.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0.s1:按照1:6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71.s2:在温度为23℃,湿度为75%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80d后采收。
72.对比例3
73.一种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富硒肥15
份,固氮蓝藻菌(菌液浓度为106cfu/ml)8份,菌根菌(菌液浓度为105cfu/ml)6份,微量元素溶液4份。
74.所述富硒肥是将重量份为14份魔芋精粉、13份蘑菇干粉、7份芦笋干粉、7份莎草渣、7份紫苑渣混匀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为40%,密封发酵18天制得。
75.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由1gcuso4、3gmnso4、0.3gznso4、1.5gfeso4,纯水定容至1000ml所得。
76.一种黄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7.s1:按照1:600的重量比将上述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施入土壤中,拌匀后得到施肥土壤;
78.s2:在温度为23℃,湿度为75%的温室中,向s1的施肥土壤中播入黄芪种子,定期浇水,自然光照下生长180d后采收。
79.分别对上述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培育的富硒黄芪进行检测,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黄芪中的硒含量,并以培育黄芪的株高、主根长、地径和芦头直径为检测指标,其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80.表1黄芪中各指标的检测结果
[0081][0082][0083]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及黄芪的培育方法使培育的黄芪具有显著的优势,对比例1~3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中分别未添加富硒肥、未添加固氮蓝藻菌和菌根菌、未添加有机物料和腐熟剂,上述三个对比例中培育成的黄芪中硒含量仅为8.13mg/kg、11.51mg/kg和10.25mg/kg,黄芪株高、主根长、地径和芦头直径最高分别达59.81cm、14.49cm、2.08mm和4.51mm;而实施例1~5中,黄芪的硒含量可高达18.21mg/kg,株高达105.92cm,主根长达20.58cm,地径达3.64mm,芦头直径达6.24mm。由此可见,本发明设置的用于富硒黄芪培育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各组分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缺少任何一种组分均会对黄芪中硒含量以及其外观尺寸产生较大影响。
[008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