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66013发布日期:2023-04-18 19:3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固井作业,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新能源的开采及利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地热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同样备注关注。地热作为一种非碳基、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功能非常强大,并且资源有保障、稳定连续、清洁低碳,可以连续不间断工作,一年工作8000多个小时,效率达90%以上,这是其他所有可再生能源无法可比的,利用地热能供暖制冷对于除霾、降碳目标的达成具有推动作用。“取热不取水的”中深层地热井的固井材料,一般为水泥,水泥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19-0.65w/(m·k),其导热系数低,影响了地热能的利用效率。目前,地下热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热能开采。该技术要求固井材料既拥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又拥有高导热性能。目前常规固井材料-固井水泥,其导热系数低,并不适用于地下热交换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兼具较高的抗压强度和高导热性能的特点,适用于地下热交换固井施工技术。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包括领浆和尾浆,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领浆包括水泥100份、水160-180份、低密度混材155-160份、分散剂2-3份、降失水剂6-7份、消泡剂1-2份、缓凝剂3-4份;所述尾浆包括水泥100份、水40-50份、纳米石墨8-10份、分散剂0.5-1份、降失水剂1-2份、消泡剂0.5-1份和缓凝剂0.3-1份。

3、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低密度混材由生物灰、矿粉、微硅和减轻剂组成。

4、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纳米石墨需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

5、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分散剂为甲醛丙酮缩聚物。

6、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水泥为g级油井水泥。

7、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消泡剂为改性有机硅消泡剂。

8、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缓凝剂包括有机磷酸盐和amps聚合物。

9、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领浆的密度为1.60g/cm3,所述尾浆的密度为1.85g/cm3。

10、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领浆的常温导热系数为0.6858w/m·k,所述尾浆的常温导热系数为1.749w/m·k。

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将领浆封固在0-1700m的井段,将尾浆封固在1700-2998m的井段,采用双凝一次注料水泥浆,完成后,套管封固。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本申请的领浆中加入的低密度混材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缩短低温下水泥浆强度形成的时间,本申请的领浆中的低密度混材与其它成分相互协作,降低了水泥石的密度、导热系数,且提高了保温效果的同时基本不影响其它性能。

15、(2)本申请的尾浆中加入的纳米石墨能让尾浆流动性更强,纳米石墨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加入纳米石墨使得尾浆的导热系数显著提高。具体为:本申请的尾浆中纳米石墨降低了初始稠度,缩短稠化时间;可较显著降低滤失量;可较显著提高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与常规大颗粒石墨材料相比对导热系数的提高更为显著。

16、(3)本申请加入的纳米石墨进行了等离子处理,经过等离子处理后的纳米石墨又引入了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致使石墨表面化学组成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含氧基团增加了纳米石墨的亲水性,从而有利于尾浆的快速混合。本申请的纳米石墨等离子活化处理有助于缩短稠化时间;有助于降低滤失量;有助于提高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且等离子活化处理对水泥石导热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17、(4)本申请将领浆封固在0-1700m的井段,领浆的密度为1.60g/cm3,相较于传统尾浆(1.85g/cm3),在1700m的井段,能降低施工压力4.17mpa,同时领浆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0.6858w/m·k),因此,在地热井上段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将尾浆封固在1700-2998m的井段,尾浆温导热系数为1.749w/m·k,在地热井下段取热层段,较高的导热率能够提高取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包括领浆和尾浆,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领浆包括水泥100份、水160-180份、低密度混材155-160份、分散剂2-3份、降失水剂6-7份、消泡剂1-2份、缓凝剂3-4份;所述尾浆包括水泥100份、水40-50份、纳米石墨8-10份、分散剂0.5-1份、降失水剂1-2份、消泡剂0.3-0.5份和缓凝剂0.3-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混材由生物灰、矿粉、微硅和减轻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石墨需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分散剂为甲醛丙酮缩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水泥为g级油井水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消泡剂为改性有机硅消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领浆和/或尾浆中的缓凝剂包括有机磷酸盐和amps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领浆的密度为1.60g/cm3,所述尾浆的密度为1.85g/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领浆的常温导热系数为0.6858w/m·k,所述尾浆的常温导热系数为1.749w/m·k。

10.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开采高导热固井水泥浆,包括领浆和尾浆,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领浆包括水泥100份、水160‑180份、低密度混材155‑160份、分散剂2‑3份、降失水剂6‑7份、消泡剂1‑2份、缓凝剂3‑4份;所述尾浆包括水泥100份、水40‑50份、纳米石墨8‑10份、分散剂0.5‑1份、降失水剂1‑2份、消泡剂0.5‑1份和缓凝剂0.3‑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水泥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领浆封固在0‑1700m的井段,将尾浆封固在1700‑2998m的井段,采用双凝一次注料水泥浆,完成后,套管封固。本发明具有兼具较高的抗压强度和高导热性能的特点,适用于地下热交换固井施工技术。

技术研发人员:李奋强,粟琼玉,李宇,邓拓,陈潇,叶见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