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土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0266发布日期:2022-08-06 04:0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含土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土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2.对于纯泥浆的再生处理,已有相关的再生处理方法和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423711.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固化土的再生处理方法,申请号为cn20201042425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固化土的再生处理装置。实际处理过程中,某些区域的高湿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者可称为含土建筑垃圾,含土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可产生泥灰结石,可用于道路填料,但现有系统对该类资源的处理会存在以下问题:
3.1. 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在现有的再生系统中,粉碎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上述申请号为cn202010424251.8的发明专利,其中的粉碎箱适用于纯泥的粉碎,对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的粉碎效果不理想;
4.2. 由于资源化再生的产品是作为建筑材料,其各项指标如土石配比需要满足规范要求,若直接采用现有系统进行处理,会导致再生产品的良品率较低。
5.综上所述,废弃砖砼块本身具备良好的路用材性,能够满足道路填料质量要求,现有系统不能有效的解决砖砼块的破碎以及与高湿土分离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废弃砖砼块的资源化利用。
6.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土(泥)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系统,以提高再生产品的质量。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含土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系统,包括第一存放区、第二存放区、第三存放区、吃土装置、筛分装置、建筑垃圾粉碎装置、固化土再生装置及拌合装置;
10.所述第一存放区用于存放含土建筑垃圾,吃土装置用于将第一存放区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筛分装置内;
11.所述筛分装置包括小粒径物料输出端和大粒径物料输出端,所述小粒径物料输出端与固化土再生装置的输入端连通,大粒径物料输出端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12.所述第二存放区承接于固化土再生装置的输出端,第二存放区内设有计量装置,该计量装置的输出端与拌合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13.所述第三存放区承接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的输出端,第三存放区内设有计量装置,该计量装置的输出端与拌合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吃土装置包括扒渣机。
15.进一步的,所述吃土装置包括扒渣机和输送带一,所述输送带一的输出端与筛分装置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扒渣机用于将第一存放区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输送带一上。
16.进一步的,所述吃土装置包括扒渣机、输送带一和输送带二,所述输送带一的输出端与筛分装置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输送带一承接于输送带二的输出端,所述扒渣机用于将第一存放区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输送带二上。
1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一设置于第一存放区的一侧且沿第一存放区的y向输送,输送带二设置于第一存放区y向的一端且沿x向输送,所述扒渣机用于将第一存放区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输送带二上。
1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二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且包括用于驱动可移动平台沿第一存放区y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存放区设有y向布置的直线导轨,可移动平台在直线导轨上运动。
20.进一步的,所述扒渣机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
21.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采用麦克纳姆轮。
22.进一步的,所述筛分装置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之间、筛分装置与固化土再生装置之间、建筑垃圾粉碎装置与第三存放区之间、固化土再生装置与第二存放区之间、第三存放区与拌合装置之间、第二存放区与拌合装置之间均采用输送带三进行物料输送。
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含土建筑垃圾中的废弃土和建筑垃圾先分离处理,再按比例拌合的方式,达到合格再生产品的生产目的,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和废弃资源再生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1中该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2中该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26.图3为实施例3中该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27.标号说明
28.第一存放区1,第二存放区2,第三存放区3,计量装置4,筛分装置5,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固化土再生装置7,拌合装置8,输送带一9,输送带二10,输送带三11,扒渣机12,驱动装置13,直线导轨14。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实施例1
3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含土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存放区1、第二存放区2、第三存放区3、扒渣机12、筛分装置5、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固化土再生装置7及拌合装置8,所述第一存放区1用于存放含土建筑垃圾,扒渣机12用于将第一存放区1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筛分装置5内。所述筛分装置5对含土建筑垃圾按粒径大小进行筛分,筛分装置5包括小粒径物料输出端和大粒径物料输出端,小粒径物料输出端与固化土再
生装置7的输入端连通,大粒径物料输出端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固化土再生装置7为现有技术(可参考背景技术中cn202010424251.8公布的设备),固化土再生装置7用于将筛分出的废弃土处理成合格的固化土,所述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为粉碎建筑垃圾的专用设备,可输出理想粒径的物料。
32.所述第二存放区2承接于固化土再生装置7的输出端,第二存放区2内设有计量装置4,该计量装置4的输出端与拌合装置8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三存放区3承接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的输出端,第三存放区3内设有计量装置4,该计量装置4的输出端与拌合装置8的输入端连通。计量装置4的设置,使拌合装置8内泥灰结石的土石配比可达到最优,以保证再生物料的良品率。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筛分装置5与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之间、筛分装置5与固化土再生装置7之间、建筑垃圾粉碎装置6与第三存放区3之间、固化土再生装置7与第二存放区2之间、第三存放区3与拌合装置8之间、第二存放区2与拌合装置8之间均采用输送带三11进行物料输送,输送带三11优选用隔板输送带。
34.第二存放区2和第三存放区3内物料的输送可采用人工输送,也可采用输送带或运输车输送。作为最优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二存放区2和第三存放区3采用储料罐的形式,这样的设置,输送带三11将物料输送至储料罐内后,物料在储料罐内通过自重下落至计量装置4内,免去了运输过程,降低成本和时间。
35.本实施例的扒渣机12通过麦克纳姆轮在场地内移动,以增加转向的便捷性。
36.实施例2
3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吃土装置包括扒渣机12和输送带一9,所述输送带一9的输出端与筛分装置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扒渣机12用于将第一存放区1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输送带一9上,所述输送带沿第一存放区1的y向输送。这样扒渣机12只需将含土建筑垃圾运输至输送带一9即可,可节省运输时间,提高再生效率。输送带一9优选用隔板输送带。
38.实施例3
3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吃土装置包括扒渣机12、输送带一9和输送带二10,所述输送带一9的输出端与筛分装置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输送带一9承接于输送带二10的输出端,所述扒渣机12用于将第一存放区1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输送带二10上,输送带二10将含土建筑垃圾输送至输送带一9上。
40.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输送带一9设置于第一存放区1的一侧且沿第一存放区1的y向输送,输送带二10设置于第一存放区1y向的一端且沿x向输送,所述扒渣机12用于将第一存放区1内的含土建筑垃圾输送到输送带二10上。同时,所述输送带二10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且包括用于驱动可移动平台沿第一存放区1y向移动的驱动装置13,所述第一存放区1设有y向布置的直线导轨14,可移动平台在直线导轨14上运动。输送带二10可跟随扒渣机12进行y向的移动,这样扒渣机12只需x向移动吃土,y向移动前进即可,作业过程中不需要倒退、转向掉头等重复路线的操作,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提高了再生效率。
41.所述输送带一9和二10优选用隔板输送带。
42.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