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5288发布日期:2022-10-29 04:2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


背景技术:

2.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性气体,拥有极强的氧化和杀菌性能,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空间消毒、半导体制造、渗滤液处理、烟气脱硝等领域。臭氧发生器作为能够现场生产臭氧的设备,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现有技术中,臭氧发生器系统大多以大型机组的形式,多机柜的形式布置,无法应用于小型场所;且由于本身机柜功率消耗大且放电体制造臭氧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多机柜结构需要布置大量的散热风机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一体机柜式,减少风机设置的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电源组件、放电组件、排线框和散热风机,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柜体上侧,所述排线框设于电源组件与放电组件之间,所述排线框内设有排线槽,所述放电组件设于柜体下侧;所述放电组件包括放电体、气路系统和水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和水路系统均与放电体连通,所述电源组件通过高压线与放电体连接,所述高压线沿排线槽延伸。
5.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包括两个侧框和多个横梁,所述侧框上沿侧框高度方向连接有多个横梁,所述横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均匀的锁孔;所述电源组件、排线框均与不同的横梁锁付。
6.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控制系统、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高频变压器和高频谐振电感,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排线框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侧与横梁锁付,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柜体正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柜体正面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高频变压器和高频谐振电感,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于排线框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安装板抵接与两个侧框的横梁上并与之锁付,所述高频变压器和高频谐振电感锁附于第二安装板上。
7.进一步地,所述排线框包括两个方管和两个c型管,所述两个方管分别与两个侧框的横梁锁付,两个所述c型管连接于两个方管之间,两个所述c型管的c形开口相对,所述c型管的c型开口作为排线槽以布置高压线。
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锁付于同一侧框的两个横梁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放电体上设有与进水管相连接的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在放电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低于水路进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和气路系统的进出口均设于与柜体正面和背面相邻的柜体一侧。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活动盖板,所述水路系统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柜体上对应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活动盖板对应套设于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并与通孔配合。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柜体包括底板,多个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于底板与排线框之间;所述放电体设于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插孔,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插孔插接。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柜体设置底座上,所述底座周面设有多个镂空部;所述底座周面上设有耳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源组件和放电组件的上下布置,满足装置小型化的需求,使得置于柜体上端的散热风机能够同时带走电源组件和放电组件的热量,同时放电组件还通过水路系统来进行主要冷却,以确保装置的稳定运行;通过排线框的排线槽的设置,对高压线的布置进行规整,以避免其与水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干涉;同时排线框本身呈框体结构并不会将放电组件与电源组件隔开,能够保证放电组件的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的高压线走向示意图。
17.标号说明:
18.1、柜体;11、侧框;12、横梁;2、电源组件;21、控制系统;22、第一安装板;23、第二安装板;24、高频变压器;25、高频谐振电感;26、第三安装板;3、放电组件;31、放电体;32、气路系统;33、水路系统;4、排线框;41、排线槽;42、方管;43、c型管;5、散热风机;6、活动盖板;7、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9、底座;91、镂空部;92、耳座;10、固定件;101、高压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形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0.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电源组件2、放电组件3、排线框4和散热风机5,所述电源组件2设于柜体1上侧,所述排线框4设于电源组件2与放电组件3之间,所述排线框4内设有排线槽41,所述放电组件3设于柜体1下侧;所述放电组件3包括放电体31、气路系统32和水路系统33,所述气路系统32和水路系统33均与放电体31连通,所述电源组件2通过高压线101与放电体31连接,所述高压线101沿排线槽41延伸。
2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形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源组件2和放电组件3的上下布置,满足装置小型化的需求,使得置于柜体1上端的散热风机5能够同时带走电源组件2和放电组件3的热量,同时放电组件3还通过水路系统33来进行主要冷却,以确保装置的稳
定运行;通过排线框4的排线槽41的设置,对高压线101的布置进行规整,以避免其与水路系统33和气路系统32干涉;同时排线框4本身呈框体结构并不会将放电组件3与电源组件2隔开,能够保证放电组件3的有效散热。
22.进一步地,所述柜体1包括两个侧框11和多个横梁12,所述侧框11上沿侧框11高度方向连接有多个横梁12,所述横梁1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均匀的锁孔;所述电源组件2、排线框4均与不同的横梁12锁付。
2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侧框11上的横梁12设置以及横梁12上设置的多个锁孔,使得电源组件2和放电组件3能够方便地锁付。
24.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2包括控制系统21、第一安装板22、第二安装板23、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第一安装板22垂直于排线框4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两侧与横梁12锁付,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柜体1正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系统21;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柜体1正面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23、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所述第二安装板23平行于排线框4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安装板23抵接与两个侧框11的横梁12上并与之锁付,所述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锁付于第二安装板23上。
25.由上述描述可知,由第一安装板22上连接控制系统21并将其与高频变压器24、高频谐振电感25隔开,保证操作者在对控制系统21调试操作时的使用安全;由第一安装板22垂直的第二安装板23作为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的承接板;通过具有锁孔的横梁12与第一安装板22和第二安装板23的连接,实现控制系统21、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的快速安装。
26.进一步地,所述排线框4包括两个方管42和两个c形管43,所述两个方管42分别与两个侧框11的横梁12锁付,两个所述c形管43连接于两个方管42之间,两个所述c形管43的c形开口相对,所述c形管43的c形开口作为排线槽41以布置高压线101。
2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方管42与横梁12的锁付,由于具有稳定的结构且方管42内腔可以作为锁付时螺栓的让位槽,避免螺栓锁付过深而损坏内部器件。通过c形管的设置,由c形管的c形开口作为高压线101的排线槽41,确保高压线101的规整布置。
2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2还包括第三安装板26,所述第三安装板26锁付于同一侧框11的两个横梁12之间。
29.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三安装板26的设置,合理利用同一侧框11上两个横梁12之间的空间,为后续拓展加装的设备提供了安装空间。
30.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33包括进水管,所述放电体31上设有与进水管相连接的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在放电体31的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低于水路进口。
3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水路系统33的进水管在放电体31高度方向上低于水路进口的设计,方便后续放电体31维修时对放电体31的排水且避免在拆卸放电体31时,残留于进水管内的冷却水朝向水路进口流动,进而泄漏。
32.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33和气路系统32的进出口均设于与柜体1正面和背面相邻的柜体1一侧。
33.由上述描述可知,同侧的水路系统33和气路系统32的进出口的设置,方便后续的冷却水设备与供气设备的连接并同一布置管路。
34.进一步地,还包括活动盖板6,所述水路系统33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气路系
统32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柜体1上对应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活动盖板6对应套设于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并与通孔配合。
35.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活动盖板6与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设置,用以补偿管道与通孔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工作时的变形或热膨胀等原因所发生的偏差。
36.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所述柜体1包括底板,多个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连接于底板与排线框4之间;所述放电体31设于相邻的第一立柱7之间;所述第二立柱8上设有插孔,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的一端与插孔插接。
3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一立柱7作为放电体31的固定支架,通过设置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的固定件10,由固定件10与第二立柱8上插孔的插接以对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行固定。
38.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9,所述柜体1设置底座9上,所述底座9周面设有多个镂空部91;所述底座9周面上设有耳座92。
39.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底座9上的镂空部91用于搬运时叉车对底座9的适配;通过设置耳座92用于在吊装时对底座9的固定;通过多种适配搬运的结构的设置满足不同的搬运条件。
40.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形的实施例一为:
41.本实用新形的应用场景为:在如科研试验场所或个人使用的场合下,现有的具有多机柜形式的大型臭氧发生器机组已远远超出使用需求,且整体耗能大,风机布置多,不利于中小型场所的使用。
42.本实施例的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包括柜体1、底座9、活动盖板6、多个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
43.所述柜体1内设有电源组件2、放电组件3、排线框4和散热风机5,所述电源组件2设于柜体1上侧,所述排线框4设于电源组件2与放电组件3之间,所述排线框4内设有排线槽41,所述放电组件3设于柜体1下侧;所述放电组件3包括放电体31、气路系统32和水路系统33,所述气路系统32和水路系统33均与放电体31连通,所述电源组件2通过高压线101与放电体31连接,所述高压线101沿排线槽41延伸。
44.所述柜体1包括两个侧框11和多个横梁12,所述侧框11上沿侧框11高度方向连接有多个横梁12,所述横梁1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均匀的锁孔;所述电源组件2、排线框4均与不同的横梁12锁付。
45.所述电源组件2包括控制系统21、第一安装板22、第二安装板23、第三安装板26、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第一安装板22垂直于排线框4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两侧与横梁12锁付,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柜体1正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系统21;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柜体1正面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23、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所述第二安装板23平行于排线框4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安装板23抵接与两个侧框11的横梁12上并与之锁付,所述高频变压器24和高频谐振电感25锁付于第二安装板23上;所述第三安装板26锁付于同一侧框11的两个横梁12之间。
46.所述高频变压器24与高频谐振电感25电连接,所述高频谐振电感25与放电体31之间的高压线101首先是悬空向下延伸直至排线框4的排线槽41内,高压线101的悬空段由设
于侧框11上的绝缘件支撑。之后高压线101沿排线槽41的走向延伸至与放电体31连接,放电体31上设有防水接线盒,所述高压线101与防水接线盒连接以实现向放电体31内供电。
47.所述控制系统21包括用于对电流整流、滤波和逆变的微电源模块、控制器、监测单元、操控触摸屏和急停按钮;所述微电源模块、操控触摸屏、急停按钮监测单元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多功能仪表和提示装置,所述多功能仪表用于显示电流、电压、功率因素等运行数据,所述提示装置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
48.所述排线框4包括两个方管42和两个c形管43,所述两个方管42分别与两个侧框11的横梁12锁付,两个所述c形管43连接于两个方管42之间,两个所述c形管43的c形开口相对,所述c形管43的c形开口作为排线槽41以布置高压线101。在c形管43上可以采用屏蔽措施以减少高压线101被外界的干扰,如包裹导电铝箔等。
49.所述水路系统33和气路系统32的进出口均设于与柜体1正面和背面相邻的柜体1一侧。
50.所述水路系统33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放电体31上设有与进水管相连接的水路进口,所述进水管在放电体31的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低于水路进口。
51.所述气路系统32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柜体1上对应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活动盖板6对应套设于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并与通孔配合。
52.所述柜体1还包括底板,多个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连接于底板与排线框4之间;所述第一立柱7上设有l形钢件,所述放电体31设于相邻的第一立柱7之间并沿l形钢件长度方向可移动;在l形钢件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相邻的第一立柱7以及放电体31锁付以固定放电体31;所述第二立柱8上设有插孔,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的一端与插孔插接。可选地,所述固定件10为具有一端延伸的管夹。
53.所述柜体1设置底座9上,所述底座9周面设有多个镂空部91;所述底座9周面上设有耳座92。
54.所述水路系统33与冷却水设备连通,所述气路系统32与供气设备连通,对应地,在水路系统33、气路系统32的管道上设有多种仪表仪器,如氧浓度仪、压力表、安全阀、减压阀、过滤器、压力变送器、流量计以及各种开关阀。
55.本实用新形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气路系统32供气空气,通过水路系统33供给冷却水,由控制系统21、高频变压器24、高频谐振电感25将市电转换为高压电流通入放电体31内,与放电体31内的空气产生电化学反应进而制造臭氧。
56.通过将电源组件2和放电组件3上下布置,使得装置集成化、小型化,同时由排线框4的框形设置,使得在装置内通过一个散热风机5,即可同时对电源组件2和放电组件3进行散热,而放电组件3同时也有水路系统33提供主要散热。由于该装置小型化,对应的放电体31的数量、功率减少,由散热风机5配合水路系统33的散热足以稳定整个装置的运行温度。
5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小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通过电源组件和放电组件的上下布置,满足装置小型化的需求,使得置于柜体上端的散热风机能够同时带走电源组件和放电组件的热量,同时放电组件还通过水路系统来进行主要冷却,以确保装置的稳定运行;通过排线框的排线槽的设置,对高压线的布置进行规整,以避免其与水路系
统和气路系统干涉;同时排线框本身呈框体结构并不会将放电组件与电源组件隔开,能够保证放电组件的有效散热。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