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46765发布日期:2023-04-06 12:0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尤其涉及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


背景技术:

1、油茶属于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其繁育方式包括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油茶是原产于中国且是国内最为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果实可榨成茶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长期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抑制癌症等功效。油茶树的种植范围自长江流域到华南地区,其中的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近几年因拉尼娜现象在7、8月份出现南旱北涝的问题,且连续高温,气温可高达40℃,正午时分,地表温度最高达80℃,加剧地表及土壤中的水分的蒸发,进一步加剧旱情,造成油茶种植土壤严重缺水、油茶树失水干枯,严重时甚至造成油茶果绝收、油茶树枯萎死亡。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克服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在7、8月份因连续高温干旱而造成的油茶种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以解决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在7、8月份因连续高温干旱造成的油茶种植土壤缺水及油茶树失水干枯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复合氮肥100份、磷酸脲20-30份、固氮剂0.5-1份、保水剂3-5份、改性蒙脱土8-15份、包膜过碳酸钠0.3-0.5份;

3、所述保水剂由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葡萄糖酸按1:(0.25-0.5):(0.1-0.1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4、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氮肥由硫磺包膜尿素、硝酸铵、硝酸钾按1:(0.3-0.7):(0.1-0.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5、进一步地,所述固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i:驯化固氮根瘤菌:将冷冻保藏管中的固氮根瘤菌接种至无氮固体培养基上,25-30℃驯化培养7-10d,筛选出固氮率高的优势固氮根瘤菌,即得驯化后固氮根瘤菌剂;

7、ii:驯化圆褐固氮菌:将冷冻保藏管中的圆褐固氮菌接种至无氮固体培养基上,25-30℃驯化培养7-10d,筛选出固氮率高的优势圆褐固氮菌,即得驯化后圆褐固氮菌剂;

8、iii:按1:(0.1-0.5):(0.05-0.2)的质量比将豆根粉、驯化后固氮根瘤菌剂、驯化后圆褐固氮菌剂混合均匀后,得固氮剂。

9、进一步地,所述豆根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豆科植物根部烘干、切割、粉碎后,过50-100目筛,得豆根粉。

10、进一步地,所述豆科植物包括蚕豆、苜蓿、大豆、豌豆、绿豆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地,所述无氮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以1000ml蒸馏水为计量基准,每1000ml蒸馏水中,相对应地,葡萄糖40-50g、nacl 5-8g、k2hpo43-5g、mgso4·7h2o 0.5-1.5g、延胡索酸0.1-0.2g、peg-4000.3-0.5g、琼脂15-20g,ph=7.0。

12、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蒙脱土的制备方法为:将蒙脱土粉碎、研磨至40-60目后,加入5wt%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超声浸渍处理30-60min,抽滤后,在氮气气氛下,350-550℃煅烧3-6h后,加入0.025-0.05mol/l三氟甲磺酸溶液中,并加入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再超声搅拌反应0.5-1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改性蒙脱土。

13、进一步地,所述蒙脱土、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三氟甲磺酸溶液、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的用量比例为1g:(2-3)ml:(1-1.5)ml:(0.02-0.1)g。

14、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的制备方法:按质量份依次称取复合氮肥、磷酸脲、固氮剂、保水剂、改性蒙脱土、包膜过碳酸钠,并混合均匀后,即得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首次利用蒙脱土吸附羧甲基纤维素,并以其作为碳源造孔剂,进行煅烧热解,再与三氟甲磺酸反应,并于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的辅助作用下,制备出表面lewis酸及羟基修饰的多孔改性蒙脱土,应用于油茶肥料中,能明显提高其抗旱保墒作用,锁住水分子;同时,本发明首次利用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葡萄糖酸组配凝胶型保水剂,并与改性蒙脱土协同增效,进一步提高油茶专用肥的保水保墒作用,保证油茶林土壤湿度,可适于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在7、8月份的油茶林的施肥管理。

17、2、本发明首次利用豆根粉、驯化后固氮根瘤菌剂、驯化后圆褐固氮菌剂复配固氮剂,能够长期将空气中的氮气以及油茶树不可利用的氮元素固定成矿物氮,氮素转化率高,可减少油茶专用肥的使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复合氮肥100份、磷酸脲20-30份、固氮剂0.5-1份、保水剂3-5份、改性蒙脱土8-15份、包膜过碳酸钠0.3-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氮肥由硫磺包膜尿素、硝酸铵、硝酸钾按1:(0.3-0.7):(0.1-0.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根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豆科植物根部烘干、切割、粉碎后,过50-100目筛,得豆根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包括蚕豆、苜蓿、大豆、豌豆、绿豆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氮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以1000ml蒸馏水为计量基准,每1000ml蒸馏水中,相对应地,葡萄糖40-50g、nacl5-8g、k2hpo43-5g、mgso4·7h2o0.5-1.5g、延胡索酸0.1-0.2g、peg-4000.3-0.5g、琼脂15-20g,ph=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蒙脱土的制备方法为:将蒙脱土粉碎、研磨至40-60目后,加入5wt%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超声浸渍处理30-60min,抽滤后,在氮气气氛下,350-550℃煅烧3-6h后,加入0.025-0.05mol/l三氟甲磺酸溶液中,并加入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再超声搅拌反应0.5-1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改性蒙脱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蒙脱土、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三氟甲磺酸溶液、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的用量比例为1g:(2-3)ml:(1-1.5)ml:(0.02-0.1)g。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依次称取复合氮肥、磷酸脲、固氮剂、保水剂、改性蒙脱土、包膜过碳酸钠,并混合均匀后,即得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抗旱保墒专用肥,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复合氮肥100份、磷酸脲20‑30份、固氮剂0.5‑1份、保水剂3‑5份、改性蒙脱土8‑15份、包膜过碳酸钠0.3‑0.5份;所述保水剂由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葡萄糖酸按1:(0.25‑0.5):(0.1‑0.1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本发明首次利用蒙脱土吸附羧甲基纤维素,并以其作为碳源造孔剂,进行煅烧热解,再与三氟甲磺酸反应,制备出表面Lewis酸修饰的多孔改性蒙脱土,应用于油茶肥料中,能明显提高其抗旱保墒作用,锁住水分子;同时,本发明首次利用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葡萄糖酸组配凝胶型保水剂,并与改性蒙脱土协同增效,进一步提高油茶专用肥的保水保墒作用,保证油茶林土壤湿度。

技术研发人员:韩素芳,程诗明,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