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6865发布日期:2023-11-09 19:5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氧化亚氮提纯,具体涉及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1、氧化亚氮是一种由氮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2o。氧化亚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为稳定的存在形式。高纯度氧化亚氮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和牙科治疗中,可以产生快速、短暂的麻醉效果。在工业上,高纯度氧化亚氮可以用作发动机的增压剂,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由此,氧化亚氮在使用过程中对其浓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制备氧化亚氮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氧化亚氮进行提纯。

2、目前氧化亚氮的提纯方法主要是冷凝提纯法,如公告号为cn208611830u的一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氧化亚氮冷凝提纯法主要使用精馏塔收集含有氧化亚氮与其他杂质气体的原料气体,杂质气体包含no、no2、o2、nh3和c2h2等等。原料气体输送至精馏塔内与精馏塔内气体混合形成提纯气体,提纯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对提纯气体进行降温从而部分液化提纯气体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回流至精馏塔并下降进入再沸器,再沸器使用蒸气加热冷凝液使冷凝液气化形成回流蒸气进入精馏塔,回流蒸气融入提纯气体并上升,精馏塔内上升的提纯气体与下降的冷凝液接触,使冷凝液部分气化以及使提纯气体部分液化,气化冷凝液与未液化提纯气体上升,冷凝液与液化提纯气体下降,使精馏塔内提纯气体的氧化亚氮浓度随精馏塔高度升高而增高,液化器与精馏塔内中部连通,液化器抽出精馏塔内中部提纯气体并液化气体中的氧化亚氮,液态的氧化亚氮为最终产品。

3、发明人发现,公告号为cn208611830u的一种氧化亚氮的精馏装置使用蒸汽作为再沸器的热源,液化器抽出位于精馏塔中部提纯气体进入液化器液化,但精馏塔内提纯气体氧化亚氮浓度随精馏塔高度升高而增高,因此从精馏塔中部输出提纯气体中的氧化亚氮未达到较高纯度,此外,液化器液化从精馏塔中部抽出的提纯气体会使沸点高于氧化亚氮的杂质气体随氧化亚氮一起液化,使液态氧化亚氮中仍含有较多液态的杂质气体,从而使最终产品中的氧化亚氮未达到超高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使用二级精馏塔收集一级冷凝器输出的提纯气体,再进行进一步提纯,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原料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将原料气体提纯为超高纯度的氧化亚氮气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包括一级塔体,竖立在水平面上,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连通有能输送原料气体的第一输气管;一级冷凝器,设置在所述一级塔体外上端,所述一级冷凝器内部与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连通,能接收并部分液化所述一级塔体内顶端提纯气体形成一级冷凝液,然后将一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进行下降,并将未液化的提纯气体排出;一级再沸器,设置在所述一级塔体下端,所述一级再沸器内部与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连通,能接收并部分气化所述一级塔体内一级冷凝液形成一级回流蒸气,然后将一级回流蒸气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融入提纯气体进行上升,并将未气化的一级冷凝液作为废液排出;一级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能使被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的提纯气体与一级冷凝液接触,所述一级塔板开设有多个供一级回流蒸气通过的第一气孔;二级精馏塔,设置在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能接收所述一级冷凝器排出未液化的提纯气体,并将未液化的提纯气体继续提纯。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气体经第一输气管通入一级塔体内融入提纯气体,提纯气体能够流入一级冷凝器,一级冷凝器冷却部分液化原料气体,将沸点高于氧化亚氮的杂质气体液化形成一级冷凝液,一级冷凝液含有较低纯度的氧化亚氮。一级冷凝液回流进入一级精馏塔,冷凝液由自身重力流向一级塔体下端,未液化的提纯气体含有较高纯度的氧化亚氮,并输送至二级精馏塔继续提纯。一级塔体下端的一级冷凝液流入一级再沸器,一级再沸器加热部分气化一级冷凝液,将一级冷凝液内留存的少量氧化亚氮气化形成一级回流蒸气,一级回流蒸气输送至一级塔体内部上升,剩余未被气化的一级冷凝液仅含有微量的氧化亚氮,由此剩余未被气化的一级冷凝作为废液输出。一级塔体内的一级回流蒸气穿过第一气孔与下降的一级冷凝液在一级塔板处接触,温度较高的一级回流蒸气与温度较低的一级冷凝液进行热传递,一级塔板增加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接触面积从而使热传递过程更为充分。一级回流蒸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部分液化,液化的一级回流蒸气下降,剩余的一级回流蒸气含有较高纯度的氧化亚氮继续上升,一级冷凝液中的氧化亚氮部分气化,气化的一级冷凝液含有较高纯度的氧化亚氮上升,剩余的一级冷凝液中氧化亚氮减少且剩余的一级冷凝液下降,最终使一级塔体内原料气体氧化亚氮浓度随塔体高度升高而增高。

4、使用二级精馏塔接收一级冷凝器输出的提纯气体,能够对提纯气体继续进行提纯,从而提高最终产品中氧化亚氮的纯度。由于一级塔体与二级精馏塔内皆有液态原料气体,所以一级塔体与二级精馏塔内温度较低且低于室温,因此二级精馏塔内与一级塔体内的温差小于二级精馏塔内与外界室温的温差,由此将二级精馏塔设置在一级塔体内部,会减小二级精馏塔因热传递导至外界的热量,使一级塔体对二级精馏塔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二级精馏塔所消耗的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5、可选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一级塔体内侧壁上端;二级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二级塔体内为精馏气体,所述二级塔体能接收所述一级冷凝器排出的未液化的提纯气体,并将提纯气体混入精馏气体;二级冷凝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塔体外上端,能接收并部分液化所述二级塔体内精馏气体形成二级冷凝液,然后将二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二级塔体内,并将未液化的精馏气体作为废气排出;第二输气管,设置在所述二级塔体上方,所述第二输气管分别与所述二级塔体内部与所述二级冷凝器内部连通,能将所述二级塔体内的精馏气体输送至所述二级冷凝器内;第一输液管,设置在所述二级冷凝器下方,所述第一输液管分别与所述二级塔体内部与所述二级冷凝器内部连通,能将所述二级精馏塔内的二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二级塔体内;第三输气管,其穿过所述一级塔体侧壁与所述二级冷凝器内部连通,能将所述所述二级冷凝器内的废气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外;二级再沸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塔体外下端,所述二级再沸器内部与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连通,能接收并部分气化所述一级塔体内二级冷凝液形成二级回流蒸气,然后将二级回流蒸气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并将未气化的二级冷凝液作为产品氧化亚氮排出;第二输液管,设置在所述二级再沸器下方,所述第二输液管分别与所述二级塔体与所述二级再沸器内部连通,能够将所述二级塔体内的二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二级再沸器内;第四输气管,设置在所述二级再沸器的上方,所述第四输气管分别与所述二级塔体内和所述二级再沸器内连通,能将所述二级再沸器内的二级回流蒸气输送至所述二级塔体内融入精馏气体;第三输液管,其穿过所述一级塔体侧壁与所述二级再沸器内部连通,能将所述二级再沸器内的产品氧化亚氮输出;二级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二级塔体内部,能使被输送至所述二级塔体内的精馏气体与二级冷凝液接触进行提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冷凝器内的提纯气体进入二级塔体内混入精馏气体,二级塔体内顶端的精馏气体经第二输气管输送至二级冷凝器内,二级冷凝器部分冷却液化精馏气体,将氧化亚氮气体冷却成为二级冷凝液,二级冷凝液经第一输液管回流进入二级塔体内并向下流动,二级冷凝器内未被液化的精馏气体仅含有微量氧化亚氮作为废气排出一级塔体。二级塔体内的二级冷凝液向下流动至二级塔体内底部,底部的二级冷凝液经第二输液管进入二级再沸器,二级再沸器对内部的二级冷凝液加热,从而部分气化二级冷凝液携带的微量杂质气化形成二级回流蒸气,二级回流蒸气回流进入二级塔体内混入精馏气体,二级再沸器内剩余未被气化的二级冷凝液含有超高浓度的氧化亚氮,由此二级再沸器内剩余的二级冷凝液作为产品氧化亚氮输出。

7、二级塔体内二级冷凝液下降,二级塔体内二级回流蒸气穿过二级塔板上升,二级冷凝液与二级回流蒸气在二级塔板处接触,低温的二级冷凝液与高温的二级回流蒸气进行热传递,二级冷凝液遇热将杂质气体部分气化混入二级回流蒸气上升,未气化的二级冷凝液含有较高纯度的氧化亚氮继续下降,二级回流蒸气遇冷将氧化亚氮部分液化混入二级冷凝液,未液化的二级回流蒸气含有少量氧化亚氮继续上升。

8、二级冷凝器冷却液化精馏气体,使液态的精馏气体作为产品氧化亚氮输出。一方面液态的氧化亚氮与气态的精馏气体的分离相较于气态的氧化亚氮与气态的精馏气体的分离更为容易,由此降低了气体氧化亚氮分离的难度,另一方面,二级再沸器内精馏气体中杂质气体混入气态氧化亚氮易于杂质气体混入液态氧化亚氮,由此将产品氧化亚氮作为液态输出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氧化亚氮中杂质气体的含量。液态氧化亚氮相较于气态氧化亚氮更加稳定,因此液态氧化亚氮作为产品降低了氧化亚氮的储存难度,此外液态氧化亚氮的密度大于气态氧化亚氮的密度,所以将液态氧化亚氮作为产品储存减小了产品的储存空间,从而降低了产品氧化亚氮的储存成本。

9、可选的,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五输气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塔体上方,所述第五输气管分别与所述一级塔体内部和所述一级冷凝器内部连通,能将所述一级塔体内提纯气体输送至所述冷凝器内部;第四输液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冷凝器下方,所述第四输液管分别与所述一级冷凝器内和所述一级塔体内连通,能将所述一级冷凝器内部一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第六输气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冷凝器下方,所述第六输气管分别连通所述一级冷凝器内部与所述二级塔体内部,能将所述一级冷凝器内未液化的一级提纯气体输送至所述二级塔体内;第五输液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再沸器下方,所述第五输液管分别与所述一级塔体内和所述一级再沸器内连通,能将所述一级塔体内底部的一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再沸器内部;第六输液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再沸器下方且与所述一级再沸器内部连通,能输出所述再沸器中的废液;第七输气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再沸器上方,所述第七输气管分别与所述再沸器内和所述一级塔体内连通,能将所述一级再沸器内的一级回流蒸气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塔体内顶部的提纯气体经第五输气管输送至一级冷凝器内,一级冷凝器内的一级冷凝液经第四输液管输送至一级塔体内,一级冷凝器内未液化的提纯气体经第六输气管输送至二级塔体内。一级塔体内部下端的一级冷凝液经第五输液管输送进一级再沸器,一级再沸器内的一级回流蒸气经第七输气管进入一级塔体与提纯气体混合,一级再沸器内未气化的一级冷凝液作为废液被排出。

11、可选的,所述一级塔板和所述二级塔板为螺旋状,所述一级塔板底壁固定安装有多个能将所述一级回流蒸气导入所述第一气孔的第一导气板,所述二级塔板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多个能将二级回流蒸气引导至所述第二气孔的第二导气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塔板和二级塔板均为螺旋状,一级塔板沿一级塔体轴线方向螺旋上升,使一级塔体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层塔板,从而增加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在一级塔板处的分布面积,使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的热传递更加充分,增加一级塔体内氧化亚氮的提纯效果,与此同理,二级塔板为螺旋状增加二级塔体内氧化亚氮的提纯效果。

13、一级回流蒸气沿一级塔板螺旋上升,会使一级回流蒸气与一级冷凝液上表面接触而难以穿过一级冷凝液,从而降低了一级回流蒸气与一级冷凝液的热传递效果。第一导气板引导上升的一级回流蒸气进入第一气孔,一级回流蒸气穿过第一气孔与一级冷凝液接触。第一导气板的设置增加了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的热传递效果,进而提高了提纯气体中氧化亚氮的提纯效果。与此同理,第二导气板的设置提高了精馏气体中氧化亚氮的提纯效果。

14、可选的,所述一级塔板包括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所述第一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一级塔体上端,所述第二塔板设置在所述一级塔体下端,所述第一塔板与所述第二塔板之间的空腔为第一进气腔,所述第一进气腔靠近所述第一塔板处设置有第一液体再分器,所述第一液体再分器为面积较小底面朝下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液体再分器能接收经所述第一塔板流下的一级冷凝液并将一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塔板,所述二级塔板包括第三塔板和第四塔板,所述第三塔板设置在所述二级塔体上端,所述第四塔板设置在所述二级塔体下端,所述第三塔板与所述第四塔板之间的空腔为第二进气腔,所述第二进气腔靠近所述第三塔板处设置有第二液体再分器,所述第二液体再分器为面积较小底面朝下的圆台状,所述第二液体再分器能接收经所述第三塔板流下的二级冷凝液并将二级冷凝液输送至所述第四塔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塔板处的一级冷凝液向下流动进入第一液体再分器,第一液体再分器收集一级冷凝液并将一级冷凝液输送至第二塔板,由于所述第一液体再分器为面积较小底面朝下的圆台状,所以当第一塔板向第二塔板传输一级冷凝液时,第一液体再分器能够减少一级冷凝液与第一进气腔处的一级塔板内侧壁接触,从而减少一级塔板内侧壁存留的一级冷凝液。由于一级塔板内侧壁上的一级冷凝液难以使一级回流蒸气穿过,所以第一液体再分器的设置提高了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的热传递效果。

16、第三塔板处的二级冷凝液向下流动进入第二液体再分器,第二液体再分器收集二级冷凝液并将二级冷凝液输送至第四塔板,由于所述第二液体再分器为面积较小底面朝下的圆台状,所以当第三塔板向第四塔板传输二级冷凝液时,第二液体再分器能够减少二级冷凝液与第二进气腔处的二级塔板内侧壁接触,从而减少二级塔板内侧壁存留的二级冷凝液。由于二级塔板内侧壁上的二级冷凝液难以使二级回流蒸气穿过,所以第二液体再分器的设置提高了二级冷凝液与二级回流蒸气的热传递效果。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塔板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填料板,所述第二塔板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填料板,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均能使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接触,所述第三塔板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填料板,所述第四塔板顶壁固定安装有第四填料板,所述第三填料板与所述第四填料板均能使二级冷凝液与二级回流蒸气接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填料板处接触的一级冷凝液流入第一填料板与第二填料板,第一填料板与第二填料板具有一定厚度,因此流入第一填料板与第二填料板的一级冷凝液在每一层第一塔板处均能够保持一定的高度,因此一级回流蒸气在穿过一级冷凝液时,一级回流蒸气与一级冷凝液的接触面积能够被增加,从而增加一级回流蒸气与一级冷凝液的热传递效果。

19、与上述技术方案同理,在第二塔板处接触的二级冷凝液流入第三填料板与第四填料板,第三填料板与第四填料板具有一定厚度,因此流入第三填料板与第四填料板的二级冷凝液在每一层第二塔板处均能够保持一定的高度,因此二级回流蒸气在穿过二级冷凝液时,二级回流蒸气与二级冷凝液的接触面积能够被增加,从而增加二级回流蒸气与二级冷凝液的热传递效果。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填料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液体分布器,所述第一液体分布器能接收并将所述第四输液管输送的一级冷凝液喷洒至所述第一填料板,所述第一液体再分器和所述第二填料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液体分布器,所述第二液体分布器能接收并将所述第一液体再分器输送的一级冷凝液喷洒至所述第二填料板,所述第一输液管和所述第三填料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液体分布器,所述第三液体分布器能接收并将所述第一输液管输送的二级冷凝液喷洒至所述第三填料板,所述第二液体再分器和所述第四填料板之间设置有第四液体分布器,所述第四液体分布器能接收并将所述第二液体再分器的二级冷凝液喷洒至所述第四填料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体分布器将第四输液管输送的一级冷凝液喷洒至第一填料板,第一液体分布器采用喷洒的方式输出一级冷凝液,使一级冷凝液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填料板的表面,使一级冷凝液与第一填料板更充分地接触,此外,使一级冷凝液在向下流动过程中更加均匀,减少了一级冷凝液在第一填料板处向下流动过程产生沟流现象的概率。

22、同理,第二液体分布器的设置将第一液体再分器输送的一级冷凝液均匀喷洒在第二填料板的上表面,使一级冷凝液与第二填料板接触更加充分,并使一级冷凝液在第二填料板处向下流动过程中更加均匀。第三液体分布器的设置将第一输液管输送的二级冷凝液均匀喷洒在第三填料板的上表面,使二级冷凝液与第三填料板接触更加充分,并使二级冷凝液在第三填料板处向下流动过程中更加均匀。第四液体分布器的设置将第二液体再分器输送的二级冷凝液均匀喷洒在第四填料板的上表面,使二级冷凝液与第四填料板接触更加充分,并使二级冷凝液在第四填料板处向下流动过程中更加均匀。

23、可选的,所述一级塔板上端设置有第一除沫器,所述第一除沫器能过滤掉上升的一级回流蒸气中携带的一级冷凝液,所述第一输液管上端设置有第二除沫器,所述第二除沫器能过滤掉上升的二级回流蒸气中携带的二级冷凝液。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塔体内的一级回流蒸气上升时穿过第一除沫器,第一除沫器能过滤掉一级回流蒸气中携带的一级冷凝液,由于一级冷凝液中含有的氧化亚氮浓度较低,一级冷凝液进入一级冷凝器能够降低一级冷凝器内氧化亚氮纯度,因此第一除沫器的设置能够过滤掉一级冷凝液从而增加一级冷凝器中氧化亚氮的浓度。

25、二级塔体内的二级回流蒸气上升时穿过第二除沫器,第二除沫器能过滤掉二级回流蒸气中携带的二级冷凝液,由于二级冷凝液中含有的氧化亚氮浓度较高,二级冷凝液进入二级冷凝器从而使较多氧化亚氮进入二级冷凝器,从而增加二级冷凝器中氧化亚氮的浓度进而增加二级冷凝器排出废气中氧化亚氮浓度,造成氧化亚氮原料的浪费。因此第二除沫器的设置能够减少二级冷凝器中氧化亚氮的浓度,进而减少氧化亚氮原料的浪费。

2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方法,包括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一种超高纯度氧化亚氮的回收装置,回收方法为:

27、s1,将原料气体经所述第一输气管通入所述一级塔体内,所述一级塔体内一级冷凝液下降,所述一级塔体内一级回流蒸气融入提纯气体上升,提纯气体与一级冷凝液在所述一级塔板处接触,提纯气体部分液化融入一级冷凝液并下降,未液化的提纯气体上升,一级冷凝液部分气化融入提纯气体上升,剩余的一级冷凝液继续下降;

28、s2,一级冷凝液下降至所述一级塔体底部,所述一级再沸器输入并部分气化一级冷凝液形成一级回流蒸气,一级回流蒸气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融入提纯气体,所述一级再沸器将未气化的一级冷凝液作为废液排出;

29、s3,提纯气体上升至所述一级塔体内顶端,所述一级冷凝器输入并部分液化所述一级塔体内顶端气体形成一级冷凝液,一级冷凝液回流入所述一级塔体内,所述一级冷凝器内未液化的提纯气体被输出;

30、s4,所述二级塔体接收所述一级冷凝器输出的提纯气体,提纯气体进入所述二级塔体内形成精馏气体;

31、s5,所述二级塔体内二级冷凝液下降,所述二级塔体内二级回流蒸气融入精馏气体上升,精馏气体与二级冷凝液在所述二级塔板处接触,精馏气体部分液化融入二级冷凝液并下降,未液化的精馏气体上升,二级冷凝液部分气化融入精馏气体上升,剩余的二级冷凝液继续下降;

32、s6,提纯气体上升至所述二级塔体内顶端,所述二级冷凝器输入并部分液化所述二级塔体内顶端气体形成二级冷凝液,二级冷凝液回流入所述一级塔体内,所述二级冷凝器内未液化的精馏气体作为废气被输出;

33、s7,二级冷凝液下降至所述二级塔体底部,所述二级再沸器输入并部分气化二级冷凝液形成二级回流蒸气,二级回流蒸气输送至所述一级塔体内部融入精馏气体,所述二级再沸器将未气化的二级冷凝液作为产品氧化亚氮输出。

3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5、1、使用二级精馏塔接收一级冷凝器输出的提纯气体,能够对提纯气体继续进行提纯,从而提高最终产品中氧化亚氮的纯度。由于一级塔体与二级精馏塔内皆有液态原料气体,所以一级塔体与二级精馏塔内温度较低且低于室温,因此二级精馏塔内与一级塔体内的温差小于二级精馏塔内与外界室温的温差,由此将二级精馏塔设置在一级塔体内部,会减小二级精馏塔因热传递导至外界的热量,使一级塔体对二级精馏塔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减少了二级精馏塔所消耗的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36、2、二级冷凝器冷却液化精馏气体,使液态的精馏气体作为产品氧化亚氮输出。一方面液态的氧化亚氮与气态的精馏气体的分离相较于气态的氧化亚氮与气态的精馏气体的分离更为容易,由此降低了气体氧化亚氮分离的难度,另一方面,二级再沸器内精馏气体中杂质气体混入气态氧化亚氮易于杂质气体混入液态氧化亚氮,由此将产品氧化亚氮作为液态输出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氧化亚氮中杂质气体的含量。液态氧化亚氮相较于气态氧化亚氮更加稳定,因此液态氧化亚氮作为产品降低了氧化亚氮的储存难度,此外液态氧化亚氮的密度大于气态氧化亚氮的密度,所以将液态氧化亚氮作为产品储存减小了产品的储存空间,从而降低了产品氧化亚氮的储存成本。

37、3、一级回流蒸气沿一级塔板螺旋上升,会使一级回流蒸气与一级冷凝液上表面接触而难以穿过一级冷凝液,从而降低了一级回流蒸气与一级冷凝液的热传递效果。第一导气板引导上升的一级回流蒸气进入第一气孔,一级回流蒸气穿过第一气孔与一级冷凝液接触。第一导气板的设置增加了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一级冷凝液与一级回流蒸气的热传递效果,进而提高了提纯气体中氧化亚氮的提纯效果。

38、4、第一液体分布器将第四输液管输送的一级冷凝液喷洒至第一填料板,第一液体分布器采用喷洒的方式输出一级冷凝液,使一级冷凝液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填料板的表面,使一级冷凝液与第一填料板更充分地接触,此外,使一级冷凝液在向下流动过程中更加均匀,减少了一级冷凝液在第一填料板处向下流动过程产生沟流现象的概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