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06812发布日期:2024-02-02 21:3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肥棒加工,具体是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梨树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梨树进行施肥,以保证梨树的正常生长和后续果实产量,目前常将有机-无机物料混匀制棒后外裹包衣,这样的生产方法会将有机肥料也包裹起来,进而限制了其中有机成分对土壤物理结构的改良作用。

2、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336275b公布了一种有机-无机复混缓释棒肥的制作方法,包括由内芯、缓释膜和外壳组成的圆柱体;内芯设置为与有机-无机复混缓释棒肥同轴的圆柱体,且内芯的外表四周包覆有缓释膜;缓释膜的外表四周包覆有外壳;外壳由底座、壳体和顶盖组成;其中,内芯由无机肥料和辅助添加料混匀而制成;外壳由有机肥料制成;其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经压制而成型的:

3、1)将有机肥料过筛去除其中的杂质,混匀后调节其含水量至占有机肥料的15%~20%,按照重量百分比计;

4、2)选取上下端均为开口的一圆柱状钢桶作为物料钢桶,将其放置于平整水平的压制台上,之后向物料钢桶中少量多次加入步骤1)所得的有机肥料,经压制压出底座;

5、3)换用外径小于物料钢桶内径的一不锈钢管,将其放入物料钢桶内使其钢管底部接触底座,之后向物料钢桶和不锈钢管之间的间隙内少量多次加入

6、步骤1)所得的有机肥料,经压制压出壳体,压制至距离物料钢桶顶部2~3cm时即可,之后取出不锈钢管,此时即在底座和壳体内的空间中形成了一填料孔;

7、4)将缓释膜材料溶解,调整粘稠度至适合涂刷,之后均匀全面的涂刷填料孔的底座表面和侧壁,待缓释膜风干后即可;

8、5)将无机肥料和辅助添加料混匀后加入到填料孔内,压紧至距离物料钢桶顶部3~5cm为止,此时即得到了内芯,之后再在内芯的顶部涂刷缓释膜,并使得内芯顶部的缓释膜与步骤4)所得的填料孔底表面和侧壁上的缓释膜结合为一体,待缓释膜整体风干后即可;

9、6)再向物料钢桶中少量多次加入步骤1)所得的有机肥料,经压制而形成顶盖,即得到有机-无机复混缓释棒肥。

10、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衣将有机肥料包裹起来,限制了其中有机成分对土壤物理结构的改良作用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该方案内芯的设置,使得全部化肥混合在一起,不便于对梨树进行阶段性施肥,同时该方案中使用有机肥料经过压制,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有机肥料中好氧菌的死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用以实现对梨树的阶段性施肥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过程中好氧菌的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用以实现对梨树的阶段性施肥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过程中好氧菌的死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包括有机肥、膨果期化肥、花前期化肥、菌种和降解膜;

3、制备步骤如下:

4、步骤1:取100份有机肥粉碎,将40-50份有机肥与菌种混合成为混合肥;

5、步骤2:选取直径依次减少的呈圆柱形的钢桶、第一不锈钢管、第三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备用,将钢桶放置于压制台上,之后向钢桶中分三次且每次加入16-20份的有机肥,并将有机肥压制压出底座;

6、步骤3:换用第一不锈钢管,将第一不锈钢管放入钢桶内,之后向钢桶和第一不锈钢管之间的间隙内分三次且每次加入40份-49份的有机肥,压制至距离物料钢桶顶部2-3cm时取出第一不锈钢管,有机肥形成壳体,向壳体内填充10份-12份混合肥;

7、步骤4:换用第二不锈钢管,将第二不锈钢管放置在压制台上,向第二不锈钢管内放入降解膜,使得降解膜紧贴第二不锈钢管内侧壁以及压制台台面,取20份-25份膨果期化肥平均分三份并依次加入降解膜内,压紧至距离第二不锈钢管顶部5-6cm,折叠降解膜,再次压紧,使得降解膜覆盖在膨果期化肥顶壁,膨果期化肥和降解膜形成内芯;

8、步骤5:换用第三不锈钢管,将第三不锈钢管放置在压制台上,向第三不锈钢管内放入降解膜,使得降解膜紧贴第三不锈钢管内侧壁以及压制台台面,取向4份-6份的花前期化肥平均分三份且依次加入降解膜内,压紧至距离水平压制台台面3cm-4cm,放入内芯,随后取14份-16份花前期化肥放入降解膜内,压紧至距离第三不锈钢管顶部4cm-5cm,折叠降解膜,再次压紧,使得降解膜覆盖在花前期化肥顶壁,花前期化肥与降解膜形成中间层;

9、步骤6:将中间层放入壳体中,并加入剩余混合肥,随后再次向钢桶内加入剩余的有机肥,压紧形成顶盖,并将顶盖放置在壳体顶部,再次压制,形成肥棒;

10、步骤7:向肥棒中心层和壳体之间通入氮气,即可得到所述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

11、进一步,步骤1中有机肥与菌种混合时的温度为50℃-65℃,且在50℃-65℃持续时长为14天-17天。

12、进一步,步骤1中有机肥粉碎后加入辛硫磷进行杀虫。

13、进一步,步骤3中,向壳体中加入混合肥前,对混合肥进行烘干处理。

14、进一步,在有机肥中加入辛硫磷时,有机肥温度为13℃-25℃,并在避光的环境下进行。

15、进一步,在有机肥与菌种混合后温度保持在50℃-65℃的过程中,每46-48小时进行一次混合搅拌。

16、进一步,在有机肥与菌种混合后温度保持在50℃-65℃的过程中,向有机肥中加入水,使得有机肥含水量为45%-50%。

17、进一步,步骤3中压制壳体的过程中振动钢桶。

18、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原理及有益效果:

19、1.本方案通过内芯、中间层和降解膜的设置,当壳体消耗后,露出壳体与中间层之间的降解膜,待降解膜被土壤降解后,中间层的花前期化肥暴露出来,为梨树提供养分,当中间层消耗后,露出中间层与内芯之间的降解膜,待降解膜被土壤降解后,内芯的膨果期化肥暴露出来,为梨树提供养分,从而实现对梨树的阶段性施肥。

20、2.本方案在通过有机肥制备混合肥的过程中,为菌种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得菌种对有机肥进行了充分的腐熟,随后进行烘干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腐熟的情况出现,在混合肥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菌种始终处于蓬松的有机肥中,使得菌种在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因氧气不足而死亡,同时通入壳体与中间层之间的氮气也能在运输过程中杀死部分进入混合肥中的好氧杂菌,在压制壳体时振动钢桶,使得壳体更加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间层提前暴露出来。



技术特征:

1.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肥、膨果期化肥、花前期化肥、菌种和降解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肥与菌种混合时的温度为50℃-65℃,且在50℃-65℃持续时长为14天-17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肥粉碎后加入辛硫磷进行杀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向壳体中加入混合肥前,对混合肥进行烘干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肥中加入辛硫磷时,有机肥温度为13℃-25℃,并在避光的环境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肥与菌种混合后温度保持在50℃-65℃的过程中,每46-48小时进行一次混合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肥与菌种混合后温度保持在50℃-65℃的过程中,向有机肥中加入水,使得有机肥含水量为45%-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压制壳体的过程中振动钢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肥棒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梨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棒的制作方法,包括有机肥、膨果期化肥、花前期化肥、菌种和降解膜,通过压制有机肥形成外层,在内部内部添加混合有菌种的有机肥,以及使用降解膜包裹的不同化肥,以实现对梨树的阶段性施肥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过程中好氧菌的死亡。

技术研发人员:蒋振华,秦忠明,陆超,周艳霞,覃秀顺,张丹,李顺辉,张海平,沈瑞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