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7270631发布日期:2024-03-12 20:5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农药,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是人民的必需品,对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农作物病害严重,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疾病会使每年损失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作物。目前针对这些问题,通常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来处理,通过喷施农药以病原菌为直接靶标快速直接全面地将病原菌杀死,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但是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容易造成作物药害,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副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农药残留、土壤板结等社会和生态问题,不仅破坏生态平衡、制约农业的发展,而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寻找低毒害、高效环保的新的防治病害方法十分迫切。

2、与动物类似,植物也存在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抵抗病原菌的侵染。植物的自身免疫并不是将病原菌直接杀死,而是通过控制植物体内的防卫、代谢系统激活相应的抗病反应相关基因,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植物一旦产生免疫反应就可以防卫多种病害,可以由局部组织扩展到整株植物,并且作用效果持久,因此具有系统性、广谱性、稳定性的特点。

3、市面上铜制剂病害防控药剂使用浓度范围在0.3g/l-1000g/l之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可杀得3000(kocide)最为高效,其使用浓度仍为0.3g/l以上;尽管铜离子能在低浓度(0.05g/l-1g/l)能增强植物免疫,但是其田间病害防控效果较差且不稳定。综上所述,现有的铜制剂农药仍存在使用浓度较高、防控效果差且稳定性差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氯化铜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乙二醇和乙醇,得到氯化铜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氯化铜溶液中,滴加完成后搅拌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老化,过滤得到纳米氢氧化铜。

5、作为优选,所述氯化铜、乙二醇、乙醇、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量之比为(5-8)g:(15-25)ml:(40-60)ml:(40-60)ml:(250-300)m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6、作为优选,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速率为1.5-2.5ml/min;搅拌时间为1.5-2.5h,搅拌速率为300-800rpm;老化时间为10-15h,老化温度为室温。

7、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铜,所述纳米氢氧化铜为长条铆钉状结构,长度为100-500nm,直径为10-80nm。

8、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纳米氢氧化铜在以下任一项中的应用:

9、(1)防治作物病害;

10、(2)提高植物免疫抗性;

11、(3)提高植物抗旱性。

12、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氢氧化铜作为农药制剂使用,纳米氢氧化铜的浓度为0.001-0.01g/l。

13、作为更优选,所述农药制剂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体积分数为0.03-0.05%。

14、作为优选,所述作物病害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首次制备铆钉状的纳米氢氧化铜,能够激活植物防御反应,降低发病率,因此,纳米氢氧化铜可作为纳米农药的有效成分。

17、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农药制剂,具有低污染、活性高、效果好的特点,其功能活性浓度是铜离子和可杀得3000的1/100以上。

18、本发明中纳米氢氧化铜可提高植物抗旱性,增强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的存活率。

19、本发明在应用时主要采用喷施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并可在植物发病高峰期提前喷施,防止病害大面积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铜、乙二醇、乙醇、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量之比为(5-8)g:(15-25)ml:(40-60)ml:(40-60)ml:(250-300)m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速率为1.5-2.5ml/min;搅拌时间为1.5-2.5h,搅拌速率为300-800rpm;老化时间为10-15h,老化温度为室温。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氢氧化铜为长条铆钉状结构,长度为100-500nm,直径为10-80nm。

5.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氢氧化铜在以下任一项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氢氧化铜作为农药制剂使用,纳米氢氧化铜的浓度为0.001-0.01g/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体积分数为0.03-0.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病害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氯化铜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乙二醇和乙醇,得到氯化铜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氯化铜溶液中,滴加完成后搅拌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老化,过滤得到纳米氢氧化铜。本发明中纳米氢氧化铜可激活植物防御反应,降低发病率,因此,纳米氢氧化铜可作为纳米农药的有效成分。本发明中纳米氢氧化铜可提高植物抗旱性,增强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的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新华,路冲冲,黄太仲,李梓萌,李洋,尹梓屹,孔令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