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92088发布日期:2024-04-01 14:0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范围广,又因其对氟化氢非常敏感,还可以作为监测污染的指示植物,在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研究发现,唐菖蒲极易发生连作障碍现象,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唐菖蒲枯萎病(干腐病)等病原菌会借助土壤传播,引发土壤病变,如灰霉病常以菌丝体依附在唐菖蒲球茎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侵染整个植株。因此,改善唐菖蒲生长环境尤为重要。

2、基于长期大量单施化肥产生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且化肥使用效率不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使耕地退化,极大地增加了化肥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农药残留问题日趋严重。

3、大量研究表明,农林废弃物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其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如生物炭、腐植酸、稻壳等有机物与复合肥配施能够增加土壤养分的同时,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土壤微生物结构。此外,生物熏蒸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主要利用植物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杀死土壤中有害病虫害,如芸薹属植物常作为熏蒸材料,其分解产生的异硫氰酸能够有效抑制或者杀死多种有害生物,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熏蒸材料和手段较为单一,抑制土壤病害和提高土壤养分能力有限。

4、因此,寻找一种简单高效又绿色的土壤改良和高效栽培方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高效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改良土壤,在保证土壤养分,优化土壤结构的同时,促进唐菖蒲生长发育,能够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4、将有机物料和无机肥料按照每平米施用量均匀混合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剂;

5、按每平米施用量计,所述有机物料包括生物炭0.5~3kg、腐植酸0.2kg、稻壳0.5~3.5kg和微生物菌肥0.15kg;

6、按每平米施用量计,所述无机肥料包括复合肥0.025~0.085kg和尿素0.015kg。

7、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炭为水稻在500℃的缺氧条件下经热裂解而成,ph为9.6,全碳含量为455g/kg。

8、进一步的,所述腐植酸的ph为6.8,总腐植酸含量不低于50%,呈黑色粉末状。

9、进一步的,所述稻壳为腐熟稻壳,主要成分中全氮为5.1g/kg,全碳为360g/kg。

10、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肥通过以豆粕渣和骨粉为载体,复合微生物菌为负载物,经培养后制备得到,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9cfu/克。

11、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肥中豆粕渣、骨粉和复合微生物菌的质量比为75:17:8。

12、优选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由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木霉菌和光合菌按照质量比10:0.5:0.2:0.1:0.1:0.1混合均匀制备得到。

13、优选的,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9cfu/克。

14、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5×108cfu/克。

15、优选的,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108cfu/克。

16、优选的,所述胶冻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8cfu/克。

17、优选的,所述木霉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7cfu/克。

18、优选的,所述光合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7cfu/克。

1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料总养分不低于45%,n、p、k养分比例为15:15:15。

20、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土壤改良剂。

21、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三:提供一种用于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高效栽培方法,步骤包括:

22、依次采用生物熏蒸、高温闷棚和施用上述土壤改良剂对于设施土壤进行预处理;

23、所述设施土壤预处理后经起垄作畦、种球定植和田间管理后进行采收,即完成设施唐菖蒲抗重茬的高效栽培。

24、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熏蒸的步骤包括:将油菜、芥菜、玉米及万寿菊废弃物按照等质量比粉碎混匀,以3kg/m2的施用量均匀铺撒于设施土壤表面后,对设施土壤进行深度为20~35cm的深翻处理,即完成生物熏蒸。

25、进一步的,所述高温闷棚的步骤包括:设施土壤完成所述生物熏蒸后,闷棚1~2个月,闷棚时,关闭设施大棚通风口,使棚内白天温度达55~65℃,夜晚25~35℃,每隔15d灌水一次,排水一次。

26、进一步的,所述施用土壤改良剂的步骤为:设施土壤完成所述高温闷棚后,打开设施大棚通风口,待土温降至与室外土壤温度一致时,将土壤改良剂均匀铺撒于设施土壤表面,然后旋耕2~3次,深度30±5cm。

27、通过生物熏蒸、高温闷棚和施用土壤改良剂使得设施土壤熟化、松软,增加透气性。高温闷棚是一种绿色健康、无污染的生态防治技术,在夏季7-8月份气温最高时,利用太阳光线、太阳热量以及生物产热等作为基础,通过对种植地的高温闷棚处理,使土壤温度达到40℃以上的高温,以此来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生物。此外生物熏蒸能够杀死土壤中有害虫卵,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如十字花科、禾本科和菊科常被用作熏蒸材料。同时,在此基础上添加土壤改良剂,形成一套综合唐菖蒲抗重茬技术,不仅可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又能杀灭土传病菌。

28、进一步的,所述起垄作畦的畦宽1~1.5m,畦高35±5cm,沟宽35±5cm。

29、进一步的,所述种球定植的步骤包括:定植前,将种球进行消毒,定植时,采用点播方式,覆土厚度为3~5cm,种球定植时根部向下,株距15~20cm。

30、进一步的,所述田间管理的步骤包括:所述种球定植完成后,立即透水浇灌一次,在唐菖蒲苗期和生长期分别按照10~15kg/亩的用量追施尿素,待唐菖蒲出苗后,生长过程中及时拔草,并对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31、优选的,所述透水浇灌为沟水从畦底逐渐渗透至畦面后,停止灌水,即完成透水浇灌。

32、优选的,所述苗期为唐菖蒲的2~3叶期;所述生长期为唐菖蒲的5叶期。

33、进一步的,所述采收分为切花采收和种球采收。

34、优选的,所述切花采收为唐菖蒲花序下部第一朵花蕾至第五朵花蕾显色时即可进行切花采收。

35、优选的,所述种球采收为待植株上部1/3~1/2叶片发黄时,挖出种球,置于干燥通风处晾晒7~10d,干燥后选择通风、阴凉、干燥处进行贮存,完成种球采收。

36、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37、重茬(连作障碍)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虫害增多、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劣,并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这种问题尤为严重。本发明通过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养分吸附能力,改善土壤肥力,进而促进唐菖蒲生长发育。同时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有机肥和生物熏蒸,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