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7573发布日期:2024-03-18 18:0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泥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喷射混凝土施工具有很多普通模板浇筑混凝土所无法相比的优点,成为现代地下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和必需的措施。喷射混凝土必须极快地硬化、凝固,这可通过在喷嘴处向混凝土添加速凝剂来达到。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与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速凝剂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包括如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铝酸盐和硅酸盐之类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具有强碱性,虽然能满足喷射混凝土的使用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腐蚀性强、粉尘大、回弹率高、混凝土抗渗性差、后期强度降低明显等缺点。此外由于碱含量高,还很有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碱一骨料反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其特征在于:

3、包括如下配比:磷酸盐45-55%、聚丙烯酰胺8-12%、硫酸铝18-22%、硫酸镁8-12%、硫酸亚铁8-12%、异丙醇胺4-6%、稳定剂4-6%、消泡剂1-3%、丙二醇0.5-1.5%、有机醇0.5-3%、异丙醇胺4-9%、纳米二氧化硅0.5-5%、ph调节剂0.1-1.5%、消泡剂0-1.5%、剩余为水。

4、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地:

5、所述稳定剂采用聚乙烯醚。

6、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采用聚硅氧烷。

7、其中,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包括如下流程:

10、s1:分别称取对应比例的磷酸盐、聚丙烯酰胺、硫酸铝、硫酸镁、硫酸亚铁、异丙醇胺、稳定剂、消泡剂、丙二醇、有机醇;

11、s2:将醇胺、有机醇与适量水进行搅拌混合,直至完全溶解,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

12、s3:将s2中的混合溶液加热,然后加入聚合硫酸铝,并在恒温条件下持续搅拌,直到得到透明溶液;

13、s4:向s3中所得透明溶液中依次加入剩余的配方成分后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随后加入ph调节剂,控制溶液的ph值在2-3之间,停止搅拌后,让溶液静置并自然冷却。

14、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混合溶液加热温度为40-60度。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整体配方简单,成本低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过程,有助于加速施工进度。配方中的成分均为无碱成分,有效减少混凝土内部碱硬化反应的风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添加硫酸铝、硫酸镁等成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混凝土在早期和后期出现的裂缝问题。通过聚丙烯酰胺、异丙醇胺等成分的加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和分散性,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施工。通过添加了磷酸盐和纳米二氧化硅等成分,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渗透率。充分利用有机醇和消泡剂等成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风险也有所降低。通过添加ph调节剂用于控制混凝土的ph值,保持混凝土中水泥的活性,有助于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挥。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包括如下配比:磷酸盐45‑55%、聚丙烯酰胺8‑12%、硫酸铝18‑22%、硫酸镁8‑12%、硫酸亚铁8‑12%、异丙醇胺4‑6%、稳定剂4‑6%、消泡剂1‑3%、丙二醇0.5‑1.5%、有机醇0.5‑3%、异丙醇胺4‑9%、纳米二氧化硅0.5‑5%、pH调节剂0.1‑1.5%、消泡剂0‑1.5%、剩余为水。本发明整体配方简单,成本低,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过程,有助于加速施工进度。配方中的成分均为无碱成分,有效减少混凝土内部碱硬化反应的风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清,孙治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腾治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