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8501发布日期:2023-08-10 01:1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弃物利用,特别涉及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种养结合产业园区的废弃生物质主要包括各类作物秸秆以及畜禽粪便等,秸秆燃烧、粪便直接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秸秆与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植物生长必需元素,因此,目前的秸秆与畜禽粪便常用于制备生物炭以及有机肥。

2、生物有机肥以生物质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与功能性微生物菌剂,通过发酵的方式制备。热解炭化是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同时获得生物炭、可燃气、木醋液与木焦油等多种产物,其中生物炭能够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也能够与有机肥复合制备生物炭基肥,可燃气能够提供能源,木焦油与木醋液能够制备植物营养液。

3、但是,现有技术还缺乏对秸秆及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进行综合利用,同时生产多品类的有机肥、植物营养液及土壤改良剂,同时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及燃料能源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还缺乏对秸秆及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进行综合利用,同时生产多品类的有机肥、植物营养液及土壤改良剂,同时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及燃料能源的系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粉碎装置、分隔干燥装置、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炭化装置、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分离装置、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燃烧炉、第二破碎装置、固液分离装置以及发酵装置;

3、第一破碎装置、分隔干燥装置、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依次连接,分隔干燥装置输出端还与炭化装置连接,所述炭化装置产出生物炭的输出端分别与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以及土壤改良制备装置连接,

4、所述炭化装置还与分离装置连接,所述分离装置用于木焦油、木醋液以及可燃气体的分离,分离装置的木焦油和可燃气体的出口均与燃烧炉连接,分离装置的木醋液以及木焦油的出口均与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连接,

5、所述燃烧炉用于炭化装置、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以及分离干燥装置供能,所述炭化装置余热用于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的供能;

6、所述第二破碎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的液体输出端、发酵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固体输出端与所述分隔干燥装置连接;

7、秸秆进入第一破碎装置,畜禽粪便进入所述第二破碎装置。

8、本系统对炭化产生的可燃气及液体燃料进行直接利用,用于炭化、干燥、有机肥发酵的热源,利用炭化余热作为有机肥发酵、肥料烘干的热源;畜禽粪水用于制备液态有机肥,固体畜禽粪便与秸秆生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后,进行生物有机肥制备或热解炭化,炭化制备的生物炭一方面用于和制备的部分生物有机肥复配为生物炭基肥,一方面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炭化产生的木醋液与部分木焦油制备植物营养液。通过本系统应用于种养结合园区,能够对园区内的废弃畜禽粪便及秸秆等废弃生物质进行再利用,产生生物有机肥、生物炭基肥、液体有机肥、植物营养液、土壤改良剂等能够再利用于农业生产的多种产品,实现环境与农业的双重效益,产生的燃气及液体燃料能源用于系统运行,节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降低成本,且多余的能源收集用于生活供能。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酵装置输出端产出液态有机肥以及尾气。

10、所述发酵装置的液态有机肥通过液态有机肥储存箱进行储存,尾气通过尾气净化装置处理。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分隔干燥装置输出端通过分隔储存箱分别与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以及炭化装置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通过生物有机肥储存箱与所述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连接,所述生物有机肥储存箱、肥料烘干冷却装置、造粒机以及固定有机肥储存箱依次连接,所述炭化装置的余热用于给所述肥料烘干冷却装置供能。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炭化装置产出生物炭的输出端与生物炭储存箱连接,所述炭化装置与所述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生物炭储存箱连接,所述生物炭储存箱输出端还与所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连接。所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的输出端与土壤改良剂储存箱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装置以及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与所述炭化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输入端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输出端分离出的可燃气体通过可燃气净化装置与所述燃烧炉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木醋液以及木焦油分别通过木醋液处理装置以及木焦油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所述木焦油处理装置与所述木醋液处理装置输出端均与所述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连接。

16、所述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输出端与营养液储存箱连接。

17、部分所述木焦油与木醋液进入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进行混合,制备得到营养液;剩余木焦油作为液体燃料进入液体燃料储存箱进行储存,所述液体燃料储存箱输出端与所述燃烧炉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木焦油处理装置通过液体燃料储存箱与所述燃烧炉连接,所述可燃气净化装置通过储气罐与所述燃烧炉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破碎装置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之间设有除臭杀菌装置。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液体输出端通过粪水储存箱与所述发酵装置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固体输出端通过粪便储存箱与所述分离干燥装置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炭化产生的可燃气及液体燃料进行直接利用,用于炭化、干燥、有机肥发酵的热源,利用炭化余热作为有机肥发酵、肥料烘干的热源;畜禽粪水用于制备液态有机肥,固体畜禽粪便与秸秆生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后,进行生物有机肥制备或热解炭化,炭化制备的生物炭一方面用于和制备的部分生物有机肥复配为生物炭基肥,一方面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炭化产生的木醋液与部分木焦油制备植物营养液。通过本系统应用于种养结合园区,能够对园区内的废弃畜禽粪便及秸秆等废弃生物质进行再利用,产生生物有机肥、生物炭基肥、液体有机肥、植物营养液、土壤改良剂等能够再利用于农业生产的多种产品,实现环境与农业的双重效益,产生的燃气及液体燃料能源用于系统运行,节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降低成本,且多余的能源收集用于生活供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粉碎装置、分隔干燥装置、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炭化装置、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分离装置、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燃烧炉、第二破碎装置、固液分离装置以及发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输出端产出液态有机肥以及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分隔干燥装置输出端通过分隔储存箱分别与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以及炭化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制备装置通过生物有机肥储存箱与所述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连接,所述生物有机肥储存箱、肥料烘干冷却装置、造粒机以及固定有机肥储存箱依次连接,所述炭化装置的余热用于给所述肥料烘干冷却装置供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装置产出生物炭的输出端与生物炭储存箱连接,所述炭化装置与所述生物炭基肥制备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生物炭储存箱连接,所述生物炭储存箱输出端还与所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装置以及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与所述炭化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输入端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输出端分离出的可燃气体通过可燃气净化装置与所述燃烧炉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木醋液以及木焦油分别通过木醋液处理装置以及木焦油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所述木焦油处理装置与所述木醋液处理装置输出端均与所述植物营养液制备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焦油处理装置通过液体燃料储存箱与所述燃烧炉连接,所述可燃气净化装置通过储气罐与所述燃烧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碎装置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之间设有除臭杀菌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液体输出端通过粪水储存箱与所述发酵装置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固体输出端通过粪便储存箱与所述分离干燥装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种养结合园区废弃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系统对炭化产生的可燃气及液体燃料进行直接利用,用于炭化、干燥、有机肥发酵的热源,利用炭化余热作为有机肥发酵、肥料烘干的热源;畜禽粪水用于制备液态有机肥,固体畜禽粪便与秸秆生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后,进行生物有机肥制备或热解炭化,炭化制备的生物炭一方面用于和制备的部分生物有机肥复配为生物炭基肥,一方面用于制备土壤改良剂,炭化产生的木醋液与部分木焦油制备植物营养液;通过本系统能够将废弃生物质再利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环境与农业的双重效益,产生的燃气及液体燃料能源用于系统运行,节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降低成本,且多余的能源收集用于生活供能。

技术研发人员:罗灿钰,周文华,刘伟民,何浩,徐露珊,王洪政,刘新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泉万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