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305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瓶子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


背景技术:

1、随着生产设置的发展,目前的瓶子再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瓶子的壁厚进行不同的调节,前常规的壁厚管控方式:通过设备生产工艺参数调整壁厚分布,加工速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其能够解决不便于调节壁厚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包括上口模、下口模、芯棒,所述上口模下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下口模上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上口模与所述下口模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柱连接,所述上口模中部、所述下口模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芯棒垂直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芯棒与所述上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芯棒与所述下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间隙的从上到下先增大后减小,所述第一间隙从上到下呈均匀式设置。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为5-7mm,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为5-10mm。

5、作为优选,所述芯棒下端延伸出所述下口模,所述芯棒呈扁平状设置。

6、作为优选,所述芯棒下端呈收缩式设置。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包括上口模、下口模、芯棒,所述上口模下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下口模上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上口模与所述下口模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柱连接,所述上口模中部、所述下口模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芯棒垂直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芯棒与所述上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芯棒与所述下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上口模与下口模进行对接,然后将芯棒插入容纳腔内,且本实用新型的芯棒采用异形设置,可根据需求对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使得成产出的瓶壁厚度,根据需求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口模、下口模、芯棒,所述上口模下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下口模上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上口模与所述下口模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柱连接,所述上口模中部、所述下口模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芯棒垂直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芯棒与所述上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芯棒与所述下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从上到下先增大后减小,所述第一间隙从上到下呈均匀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为5-7mm,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下端延伸出所述下口模,所述芯棒呈扁平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下端呈收缩式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涉及瓶子加工领域,一种超扁瓶生产口模芯棒,包括上口模、下口模、芯棒,所述上口模下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下口模上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上口模与所述下口模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柱连接,所述上口模中部、所述下口模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芯棒垂直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芯棒与所述上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芯棒与所述下口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上口模与下口模进行对接,然后将芯棒插入容纳腔内,且本技术的芯棒采用异形设置,可根据需求对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使得成产出的瓶壁厚度,根据需求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新涛,鲍成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维港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