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3544发布日期:2024-04-08 11:1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臭氧制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1、臭氧发生器包括高压电组件,其往往采用一定信号频率高压电流生产制造髙压电晕放电静电场,使静电场内或电场四周的氧原子产生电化学腐蚀生成臭氧,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

2、臭氧发生器在实际生产运用时,需要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避免返潮影响组件,以致无法正常启动,但是由于实际的生产车间占地有限,环境情况复杂,未必能保证干燥通风环境。

3、当前为解决返潮问题,会通过设置干燥剂包或是增加电干燥系统等措施,前者效果不佳、后者会额外消耗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开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口的罐体和固定连接于罐体内壁的放电组件,所述罐体的外壁套设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连通有储热腔,所述储热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网和若干个储热件,所述储热腔的内部和罐体的内部通过一组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外壁设置有控制气流连通与否的阀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消耗额外的电能,通过热交换器和储热件回收放电组件工作产生的热能,在放电组件工作结束后释放热量驱动气流在罐体、导流管和储热腔内穿过干燥网,完成持续性的除湿和干燥,保证臭氧制备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导流管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具有高度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空气会上升,高度差带来更好的气流运动效果。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导流管和罐体的连接位置处于相对的面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在罐体内形成对流条件。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导流管和罐体的连接位置所处的面的距离等于罐体最长边的距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气流在罐体中的流动距离以带走更多水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导流管和储热腔的连接位置处于相对的面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在储热腔内形成对流条件。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导流管和储热腔的连接位置所处的面的距离等于储热腔最长边的距离。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气流在储热腔中的流动距离以带走更多水汽。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网固定连接于储热腔内壁中段位置,所述干燥网的表面正对于导流管与储热腔的连接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网正对于气流运动方向,获得最好的干燥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网的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干燥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剂提升干燥效果。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产生高度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热气流形成一个统一的运动趋势。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管弯曲成螺旋状套设于罐体的外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导热效果。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臭氧发生器通过对放电组件的余热回收,将热能从罐体传递到热交换管再传递到储热腔中,储热腔中的储热件储存热能,当放电组件工作结束后,打开导流管阀门,随着放电组件温度降低,储热件释放热量,带动气流流动通过干燥网和干燥剂,完成对放电组件的持续性干燥,使放电组件下次工作时能正常启动,以此保障对食品生产车间的消毒。



技术特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开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口的罐体(11)和固定连接于罐体(11)内壁的放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的外壁套设有热交换管(12),所述热交换管(12)的两端连通有储热腔(13),所述储热腔(13)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网(14)和若干个储热件(15),所述储热腔(13)的内部和罐体(11)的内部通过一组导流管(19)相连通,所述导流管(19)的外壁设置有控制气流连通与否的阀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导流管(19)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具有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导流管(19)和罐体(11)的连接位置处于相对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导流管(19)和罐体(11)的连接位置所处的面的距离等于罐体(11)最长边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导流管(19)和储热腔(13)的连接位置处于相对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导流管(19)和储热腔(13)的连接位置所处的面的距离等于储热腔(13)最长边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网(14)固定连接于储热腔(13)内壁中段位置,所述干燥网(14)的表面正对于导流管(19)与储热腔(13)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网(14)的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干燥剂(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2)的两端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产生高度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2)弯曲成螺旋状套设于罐体(11)的外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涉及臭氧制备设备领域,旨在解决当前运用于生产车间的臭氧发生器防潮干燥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开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口的罐体和固定连接于罐体内壁的放电组件,罐体的外壁套设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两端连通有储热腔,储热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网和若干个储热件,储热腔的内部和罐体的内部通过一组导流管相连通,导流管的外壁设置有控制气流连通与否的阀门。本技术的一种臭氧发生器通过对放电制备臭氧产生的大量余热进行回收,在制备阶段结束后,以余热驱动气体持续性通过干燥网,以提升防潮和干燥的效果,保证臭氧制备的可靠性,以此保障食品生产车间的消毒和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史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尚农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