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7084发布日期:2023-12-30 02:3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材料改性生产用工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


背景技术:

1、碳/碳(c/c)复合材料是可在高于1650℃条件下应用的少数候选材料之一,是高技术领域重点研究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其制造效率不断提升。其中液相浸渍碳化是碳纤维预制体增密的重要工序,随着其制造的浸渍或者碳化的炉腔尺寸越来越大,大尺寸的浸渍或者碳化的炉腔虽然可以放置更多的工装,承载更多的产品,但是所带来的问题随之增加,浸渍或者碳化的炉腔内温度不均导致产品密度均匀性不佳。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包括盘状底座,所述盘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导热槽内设置有将热量进行传递的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导热部穿过所述第二侧壁。

3、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槽内的导热本体,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均与所述导热本体连接,所述导热本体为折线型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导热本体包括连接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三侧壁或者所述第四侧壁抵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5、进一步的,所述抵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三侧壁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侧壁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抵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抵接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槽沿垂直于所述盘状底座上表面的方向穿透所述盘状底座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对应第一导热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对应第二导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延伸至盘状底座外侧。

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槽为长条形孔洞。

9、进一步的,所述盘状底座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供流体流过的多个溢流孔,多个所述溢流孔环绕盘状底座的中心依次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盘状底座的底部边缘均匀设有若干挂钩槽,所述挂钩槽内部设有用于钩子勾住的吊装杆。

11、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中设有导热结构,传热性能更佳,使得相邻的工装之间进行热量传导,工装上的碳纤维预制体能够受热均匀,可解决炉内温度均匀性问题。

13、2、不同直径的碳纤维预制体可以放置于同一个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上,大大提高了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状底座,所述盘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导热槽内设置有将热量进行传递的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导热部穿过所述第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槽内的导热本体,所述第一导热部和所述第二导热部均与所述导热本体连接,所述导热本体为折线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导热本体包括连接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三侧壁或者所述第四侧壁抵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三侧壁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侧壁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抵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抵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槽沿垂直于所述盘状底座上表面的方向穿透所述盘状底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对应第一导热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对应第二导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延伸至盘状底座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槽为长条形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底座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供流体流过的多个溢流孔,多个所述溢流孔环绕盘状底座的中心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底座的底部边缘均匀设有若干挂钩槽,所述挂钩槽内部设有用于钩子勾住的吊装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包括盘状底座,所述盘状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导热槽内设置有将热量进行传递的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导热部穿过所述第二侧壁。本技术的碳纤维预制体浸渍碳化工装中设有导热结构,传热性能更佳,使得相邻的工装之间进行热量传导,工装上的碳纤维预制体能够受热均匀,可解决炉腔内温度均匀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魏立博,李国强,苏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晶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