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52048发布日期:2024-07-16 22:0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单晶生产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的光伏产业制造环节,随着单晶炉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单晶炉热场的对中性对单晶拉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单晶炉一般运行450~600h左右进行一次拆装炉,因此在装炉时,必须对热场部件的对中性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对中性会影响热场内部的温度梯度,若热场内部部件不对中,会导致温度梯度分布不均,影响单晶硅的正常拉制。

2、目前,使用卷尺或目测的方法测量直拉单晶炉热场部件的对中性,卷尺测量不能保证方向经过圆心,而目测全靠经验,所以这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准确率低,测量效率也慢。

3、如果炉台热场对中偏差大,会大大影响炉台产量。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单晶炉热场对中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以解决现有单晶炉热场对中使用卷尺或目测的方法而导致的测量数据准确率低、测量效率也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包括:

4、支杆,其下端可拆卸地与坩埚轴上端转动连接;

5、支板,与所述支杆上端固定连接,用于安放激光测距仪;及

6、压板,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用于压住所述激光测距仪以将其固定;

7、其中,所述激光测距仪发出的红外激光打在热场部件的内侧壁上而得到的数值通过其自带的显示屏显示。

8、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下端设有转轴;

9、所述转轴转动插接于所述坩埚轴上端的预留孔内。

10、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中部设有第一转动手杆;

11、所述第一转动手杆朝背离所述激光测距仪红外激光的发射方向水平延伸、其外端部设有指环。

12、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中部还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转动手杆;

13、所述第二转动手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手杆相隔90°。

14、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手杆水平布置有一对,它们对称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手杆两侧。

15、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上端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孔;

16、所述支板一端顶面开设有一对第一通孔;

17、所述支杆通过穿过一对第一通孔的一对螺钉与一对所述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18、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板另一端顶面设有一对凸块,一对所述的凸块之间的间隔作为激光发射通道使用;

19、所述支板顶面中部具有与所述激光发射通道连通的下沉区,所述下沉区用于放置所述激光测距仪的机身;

20、每一所述的凸块上开设有一对第二螺纹孔,所述压板呈矩形结构、其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

21、所述压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螺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压紧放置于所述激光发射通道的激光测距仪的发射头。

22、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支板及压板均采用无色透明有机玻璃制作而成。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通过支杆在热场中心的坩埚轴上的转动,可带动激光测距仪快速且准确地实现热场部件对中性的标准化测量,改善了测量手段,提高了热场对中的测量效率及准确性。

25、2、通过支杆中部设置的第二转动手杆作为第一转动手杆的转动标识,可以减少热场部件内侧壁各处的重复测量,进一步提高了热场对中的测量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手杆水平布置有一对,它们对称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手杆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支板及压板均采用无色透明有机玻璃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单晶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单晶炉热场对中测量机构,包括:支杆,其下端可拆卸地与坩埚轴上端转动连接;支板,与支杆上端固定连接,用于安放激光测距仪;压板,与支板固定连接,用于压住激光测距仪以将其固定;其中,激光测距仪发出的红外激光打在热场部件的内侧壁上而得到的数值通过其自带的显示屏显示。本技术通过支杆在热场中心的坩埚轴上的转动,可带动激光测距仪快速且准确地实现热场部件对中性的标准化测量,改善了测量手段,提高了热场对中的测量效率及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东,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永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