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气耐压合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51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氧化碳制气耐压合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制气装置。
现有的二氧化碳生产厂家,一般是采用工业废气提纯过滤后,加压灌入钢瓶,然后运至各地使用。铸造行业采用水玻璃砂制型,需要二氧化碳气体置换水玻璃砂中的水分子,并放热,使砂型脱水快速干燥定型。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厂布点少,常因供气不及时,造成某些需要用二氧化碳的行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再加之供求双方相距较远,运输费用昂贵,也使其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简易二氧化碳制气装置的耐压合成器,为需要二氧化碳的企业提供一条自供二氧化碳的新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耐压合成器包括上端有进水口而下端有排水口的冷却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冷却桶中置有顶部带密封加料盖的反应器,该反应器的下部装有碳质原料且底面接有进气管,所述反应器的上部接有出气管。
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其与有关装置连接而构成二氧化碳制气装置的实施例。在图中1-氧气瓶,2-反应器,3-过滤器,4、5、6、7-冷却桶,8-U形冷却管,9-贮气罐,10-耐压合成器,11-进水口,12-排水口,13-进气管,14-出气管,15-密封加料盖,16-碳质原料。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耐压合成器(10)包括上端有进水口(11)而下端有排水口(12)的冷却桶(4),其设计特征是,所述冷却桶(4)中置有带密封加料盖(15)(其结构为已有技术)的反应器(2),该反应器(2)下部装有碳质原料(16)(焦碳或木炭)且底面接有进气管(13),所述反应器(2)上部接有出气管(14)。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氧气由反应器(2)底部的进气管(13)进入该反应器中而与其中的碳质原料(其具一定温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由出气管(14)送出;冷却水由冷却桶(4)的进水口(11)进入该桶而由排水口(12)排出,冷却水与二氧化碳气体二者流动方向相反,即对气体进行逆向冷却。由此实现了在简易装置中制造二氧化碳气体的工艺过程,使企业自供气成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1、装置简单、实用、易操作、成本低。
2、用气企业随要随供,不受外界制约,保证生产正常运转。
3、自产二氧化碳气,既省去了钢瓶灌装,又省去了长途往返运输,其费用仅是外购气的一半,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4、用钢瓶压缩的二氧化碳,使用时有结冰起白霜现象,常造成铸型表面露化,导致铸件产生夹砂、气孔。自产气避免了上述缺陷,且烘型快,铸件质量好。
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用于简易二氧化碳制气装置,装置包括氧气瓶(1)、装有焦碳的反应器(2)、过滤器(3)、冷却桶(4、5、6、7)及贮气罐(9),其中,氧气瓶(1)与反应器(2)底部相通,进入的氧气与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器(2)上部有管道与过滤器(3)相通,过滤器(3)上接有两根相串联的U形冷却管(8),该管分别通过冷却桶(6)、(7)进行两次冷却后与贮气罐(9)相连,根据生产规模这里可对二氧化碳气体采用多桶(次)冷却,即将U形冷却管(8)通过多个冷却桶进行多次冷却,反应器(2)、过滤器(3)分别置放于冷却桶(4)、(5)中进行外部冷却。冷却桶(4)、(5)、(6)、(7)之间连通,采用水为冷却介质,冷却水从冷却器(7)进入,最后由冷却桶(4)流出,与气体进行逆向冷却。
权利要求1.一种二氧化碳制气耐压合成器,包括上端有进水口(11)而下端有排水口(12)的冷却桶(4),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桶(4)中置有顶部带密封加料盖(15)的反应器(2),该反应器(2)的下部装有碳质原料(16)且底面接有进气管(13),所述反应器(2)的上部接有出气管(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制气耐压合成器,用于简易二氧化碳制气设备中。它的主要结构是,上端有进水口(11)而下端有排水口(12)的冷却桶(4)中置有带密封加料盖(15)的反应器(2),该反应器(2)的下部装有碳质原料(16)且底面接有进气管(13),所述反应器(2)的上部接有出气管(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为用户自供气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文档编号C01B31/00GK2174468SQ9323432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5日
发明者向龙生, 舒采尧, 贺世冬, 黄显达, 王修和 申请人:湖南省溆浦县铸钢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