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硝酸漂白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911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浓硝酸漂白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硝酸漂白塔,具体涉及一种直硝法生产浓硝酸用漂白塔。
目前,国内直硝法生产浓硝酸使用的漂白塔主要有两种,这两种漂白塔下部都采用蒸汽夹套加热钟罩环隙间的发烟硝酸(内含N2O4),上部采用水帘式塔板精馏使低沸点的N2O4变为气体上升与上部流下来的含N2O4较高的发烟硝酸接触,气液在每一层塔板上传质交换,最终达到精馏的目的,漂白塔顶部出来较纯的NOx气体,漂白塔下流出NOx含量小于0.1wt%的纯浓硝酸。这两种塔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漂白塔头的填充磁环易破碎,造成塔头阻力大,并随塔头气体带入系统堵塞活门管线;2)水帘式塔板气液相界面小,板效率低;3)夹套加热钟罩式塔板,加热面积小,板效率低;4)塔壁与钟罩之间酸不流动,形成过热区,加剧设备腐蚀;5)塔壁与钟罩之间采用耐酸胶泥或硅铁压环密封,存在化学或电化学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板效率高、传热面积大、设备腐蚀小而产量高的新型直硝法浓硝酸漂白塔。
本实用新型浓硝酸漂白塔采用双流向层间加热全穿流板结构,如


图1所示,从塔顶至塔底可分为加料段I、精馏段II及加热段III。加料段I内设置若干块穿流板13,塔顶部设有氧化氮气体出口1和回流酸入口2,从塔头往下数第一块穿流板上设有冷发烟硝酸入口3,其下是热发烟硝酸入口4。加料段I下紧接精馏段II,由若干块穿流板5组成。精馏段II下紧接的加热段III由结构完全相同的两节组成,每节顶部设有分酸板6,加热形式仍然采用蒸汽夹套7间接加热,所不同于以前的是去掉了塔内钟罩,而在加热段III内放置了两个直径不同的铝筒,称为小筒9与中筒8,小筒9底部与塔壁11焊死,中筒8置于小筒9和塔壁11之间,中筒8下部留有可通过酸的缝隙,起折流作用,这样在塔壁11和中筒8、中筒8与小筒9之间形成两个环隙,小筒9内放置若干层穿流板10,分酸板6的作用是将酸分到塔壁11与中筒8形成的环隙中,加热段III底部设有浓硝酸出口12。从精馏段II下来的酸通过分酸板6先进入中筒8与塔壁11形成的环隙,自上而下过程中被夹套中蒸汽间接加热,再通过中筒8底部缝隙自下而上流入中筒8与小筒9间环隙,从小筒9顶部流入到小筒9内穿流板10进行传质交换后再进入加热段III的下一节,最后从塔底部浓硝酸出口12排出含N2O4低于0.1wt%的合格浓硝酸,从塔头氧化氮气体出口1得到较纯的NOX气体。
本实用新型浓硝酸漂白塔由于采用双流向层间加热全穿流板结构,因而塔头不用填充磁环,避免了活门管线堵塞现象,塔内酸充分流动,减少了设备腐蚀,更重要的是在原塔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传热面积36%,提高板效率约10%,产量提高了80%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硝酸漂白塔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双流向层间加热全穿流板浓硝酸漂白塔,从塔顶至塔底分为加料段I、精馏段II及加热段III,其特征在于塔顶部设有氧化氮气体出口1和回流酸入口2,加料段I内设置若干块穿流板13,从塔头往下数第一块穿流板上设有冷发烟硝酸入口3,其下是热发烟硝酸入口4,加料段I下紧接精馏段II,由若干块穿流板5组成,精馏段II下紧接的加热段III由结构完全相同的两节组成,每节顶部设分酸板6,外设蒸汽夹套7,内置两个直径不同的铝筒,称为小筒9与中筒8,小筒9底部与塔壁11焊死,中筒8置于小筒9和塔壁11之间,中筒8下部留有可通过酸的缝隙,塔壁11和中筒8、中筒8与小筒9之间形成两个环隙,小筒9内放置若干层穿流板10,加热段III底部设有浓硝酸出口12。
专利摘要一种浓硝酸漂白塔分为加料段Ⅰ、精馏段Ⅱ及加热段Ⅲ,加料段Ⅰ与精馏段Ⅱ均由若干块穿流板5组成,加热段Ⅲ为结构完全相同的两节,每节内置小筒9与中筒8,小筒9底部与塔壁11焊死,内置若干层穿流板10,中筒8置于小筒9和塔壁11之间,下部留有可通过酸的缝隙,加热段Ⅲ底部设有浓硝酸出口12。该双流向层间加热全穿流板漂白塔板效率高、传热面积大、设备腐蚀小而且产量高。
文档编号C01B21/00GK2389147SQ9924294
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8日
发明者李建中, 宋宏林 申请人: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