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65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氯化苯提取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的、从废液中提取高纯度氯化苯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MDI过程中有大量废液产生,废液中含有氯化苯,而氯化苯在其生产过程中只起溶剂作用,在生产循环过程中,氯化苯溶解了一些产品及催化剂等,由于生产装置无法回收利用,需要排除系统。如果直接排放,不但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常见的方法是进行焚烧处理,处理过程的烟气很容易产生致癌性物质一一二噁英,形成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的、从废液中提取高纯度氯化苯的工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步骤如下a、将废液据物料、水和杂质的密度的不同,进行初分离,分离出一部分水和杂质;b、将分离后的废液进入干燥器干燥,降低废液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水分含量在0.05-0.06%;c、将干燥后的废液输进带过滤器的分离器,将颗粒在2mm以上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得到纯液态废液;d、纯液态废液分离出后,进入反应釜,利用减压蒸馏,进行粗提纯,得到低含量的氯化苯;e、将上述低含量的氯化苯进行精馏提纯、除酸、干燥,即得纯度在99.8%的石油级成品氯化苯。戶万述干燥器干燥温度为40-150°C,干燥时间为3-5小时。所述d步骤中粗提纯的负压为-0.096—-0.092Mpa;温度为60-80。C。以上工艺的优点在于:本方法通过将生产MDI过程中废液经过沉降、干燥、过滤,最终再经过精馏处理,能够得到99.9%的精品氯化苯,该产品氯化苯可以继续作为生产染料、医药、农药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通过本方法处理生产MDI过程中生产的废液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而且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具体实施例方式将MDI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用沉降槽根据物料、水和杂质的密度的不同,进行初分离,分离出一部分水和杂质;然后,将废液进入干燥器,在温度为40-5(TC下干燥3-5小时,降低废液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水分含量不大于中废液的0.05-0.06%。将干燥后的废液输进带过滤器的分离器,将颗粒在2mm以上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得到纯液态废液。纯液态废液分离出后,进入反应釜,利用减压蒸馏,进行粗提纯,得到低含量的氯化苯。该步骤中负压为-0.096—-0.092Mpa;温度为60-80。C。将上述低含量的氯化苯置于精馏塔,以常规的方法进行精馏,提纯出高含量的氯化苯成品。将成品氯化苯通入中和塔,用50%片碱、50%固碱进行去酸度处理,该工艺也是常规工艺,固不累述。通过该工艺处理,使得成品氯化苯中所含的水份合格。最后,将水份合格的氯化苯成品置于干燥塔进行干燥,既得纯度为99.8%的石油级成品氯化苯。该氯化苯达到氯化苯检测报告石油级中的优级品标准,指标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a、将废液据物料、水和杂质的密度的不同,进行初分离,分离出一部分水和杂质;b、将分离后的废液进入干燥器干燥,降低废液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水分含量在0.05-0.06%;c、将干燥后的废液输进带过滤器的分离器,将颗粒在2mm以上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得到纯液态废液;d、纯液态废液分离出后,进入反应釜,利用减压蒸馏,进行粗提纯,得到低含量的氯化苯;e、将上述低含量的氯化苯进行精馏提纯、除酸、干燥,即得纯度在99.8%的石油级成品氯化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其牛寺征在于所述干燥器干燥温度为40-150°C,干燥时间为3-5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其f寺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粗提纯的负压为-0.096—-0.092Mpa;温度为60-80。C。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液中提取废弃氯化苯工艺,其特征在于a.将废液据物料、水和杂质的密度的不同,进行初分离,分离出一部分水和杂质;b.将分离后的废液进入干燥器干燥,降低废液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水分含量在0.05-0.06%;c.将干燥后的废液输进带过滤器的分离器,将颗粒在2mm以上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得到纯液态废液;d.纯液态废液分离出后,进入反应釜,利用减压蒸馏,进行粗提纯,得到低含量的氯化苯;e.将上述低含量的氯化苯进行精馏提纯、除酸、干燥,既得石油级成品氯化苯。该优点为绿色环保,而且可以回收氯化苯。文档编号C07C17/383GK101580453SQ200910135698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发明者佘道才,王兆昌,许小亮,陈亚军申请人: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