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椿花提取物与其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73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臭椿花提取物与其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是以臭椿(Ailanthusaltissima (Mill.) Swingle)的花为原料制备的提取物与活性化合物及其它们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 Swingle)原名樗,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属于苦木科,是ー种落叶树。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帯。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臭椿属共约10 15种,主产亚洲东南部。中国有6种3变种I变型。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I米以上,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树皮灰白色或灰黒色,平滑,稍有浅裂纹,枝条粗壮。叶痕大,倒卵形,中上部全缘,近基部有1-2对粗锯齿,齿顶有腺点,内具9个維管束痕。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基部具少数粗齿,卵状披针形,叶总柄基部膨大,齿端有I腺点,有臭味。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緑色,花瓣5 6,雄蕊10。翅果,有扁平膜质的翅,长椭圆形,种子位于中央。中药文献记载,臭椿有“小毒”,只供煎汤外洗使用。臭椿的根皮和茎皮入药,称为椿白皮,为我国药典收载,具有清热燥湿、止血和杀虫的功效。臭椿的果实又称凤眼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与椿白皮的功效基本相同。研究表明,椿白皮的提取物具有抗疟疾、抗炎、抗病毒和抗癌的作用。臭椿的树皮与果实中含有苦木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臭椿又是我国作为生物农药利用的植物资源。叶片的浸出液可作土农药用于防治蚜虫、粘虫与菜青虫等农业害虫。臭椿皮、叶与果实的提取物作为生物农药的应用已有文献和专利报道。臭椿花作为ー种可再生的天然植物资源,其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国内外尚未有文献报道。我们对臭椿花进行了提取分离,得到了其总提取物、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和三个含量高的代表性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与短叶苏木酚酸甲酯(其中以短叶苏木酚的含量为最高),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抗氧化、抗炎与抗肿瘤的活性实验,显示出显著的效
果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臭椿花提取物与其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I)臭椿花提取物;2)臭椿花提取物中含有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的提取;其中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包括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和短叶苏木酚酸甲酯为代表的一类异香豆素类化合物,他们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臭椿花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臭椿花提取物;2)臭椿花提取物中含有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的提取;其中 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包括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和短叶苏木酚酸甲酯为代表的一类异香豆素类化合物,他们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2.臭椿花提取物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在制备抗氧化、抗炎与抗肿瘤相关疾病方面药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产品应用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过氧化所引起的相关疾病;所述的抗炎产品应用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炎症所引起的相关疾病;所述的抗肿瘤产品应用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癌细胞病变所引起的相关疾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椿花提取物与其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根据我们对臭椿花进行的化学成分研究,制备了臭椿花提取物和总异香豆素活性部位,并且分离得到三个环戊酮异香豆素,包括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与短叶苏木酚酸甲酯。生物活性研究显示它们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与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臭椿花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与活性化合物臭椿花素可用于制备抗氧化、抗炎与抗肿瘤等相关疾病方面的药品、保健品。
文档编号C07D311/94GK102659746SQ20121011501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仲浩, 唐文照, 姚庆强, 娄可芹, 孙敏耀, 杜成林, 王晓静, 贾献慧 申请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