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6220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特别涉及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具有密度低,机械性能较优异,还有良好的耐应力龟裂、耐疲劳屈服和 耐化学品性能,而且有价格便宜,易加工成型等优点。但是PP具有成型收缩率大,韧性特别 是低温韧性较差,还有弯曲弹性模量较低的缺点,这些缺点也限制着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因 此为了使PP在工业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必须对其进行改性。PP主要改性方法有弹性体增韧 PP改性;填料填充增强PP改性;以及利用PP、填料、弹性体三者共同作用增韧增强PP改性 研究。目前对聚丙烯进行增韧改性主要集中在利用弹性体与聚丙烯共混对PP进行增韧 改性,弹性体主要有Ρ0Ε,利用其可以显著增加材料的韧性但是由于POE流动性较差,而且 添加后会大大减小材料的刚性。添加玻纤、滑石粉可以增加材料的刚性,但加入量过多后会 影响材料的韧性。为了制备高韧性高刚性改性聚丙烯材料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一般还是采 用聚丙烯、弹性体,填料等组分组成,弹性体主要有POE、EVA、EPDM等,填料主要是滑石粉,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一定刚性和韧性的的改性聚丙烯,但聚丙烯中加入这些流动性较差的 弹性体时会严重影响材料的流动性。目前聚丙烯增韧增强改性主要是采用聚丙烯、弹性体、填料的模式,这种方式可以 制备出韧性、刚性、流动性均衡的产品,但是通常如果考虑材料的韧性很难顾及材料的刚 性,如果做到材料韧性和刚性都较好,材料的流动性几乎无法做到,很难制备出高韧性高模 量高流动性性的改性聚丙烯产品,补充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目前改性聚丙烯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开发了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 改性聚丙烯材料,克服了目前改性聚丙烯中三种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配方为
聚丙烯43-93.9
丙烯乙烯共聚物5-25
无机填料1-25
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 1-1
润滑分散剂1-5
固态钛酸酯偶联剂0. 1-1。 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大于15g/min,均聚聚丙烯熔融指数大于25g/min ;共聚聚丙烯与均聚聚丙烯用量比为 1:2-2:1 之间。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用量为滑石粉碳酸钙晶须复 配或者滑石粉与硫酸钙晶须复配,滑石粉和晶须的配比为质量比的1:1。所述润滑分散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乙撑双月桂酰胺、乙撑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 或者两种,两种复配时配比为1:1。所述的聚丙烯冲击强度45. 2kJ/ m%弯曲弹性模量1826. 3MPa,熔融指数 31. 9g/10mino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技术步骤按重 量百分比,将聚丙烯43-93. 9、丙烯乙烯共聚物5-25、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 1_1、、润滑分散 剂1-5、固态钛酸酯偶联剂0. 1-1投入搅拌机中搅拌3-5min,然后再加入无机填料1-25继 续搅拌3-5min,最后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制得成品。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目前改性聚丙烯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开发了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改性 聚丙烯材料,克服了目前改性聚丙烯中三种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改性 聚丙烯冲击强度> 30kJ/ m%弯曲弹性模量> ISOOMPa,熔融指数> 20g/10min。而传统的 改性聚丙烯一般冲击强度IOkJ/ Hl2左右,弯曲弹性模量1300MPa左右,熔融指数8g/10min 左右,相对于传统的聚丙烯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按重量百分比其配方为
聚丙烯92. 8 ;
丙烯乙烯共聚物5 ;
滑石粉1 ;
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 1 ;
乙撑双月桂酰胺1 ;
固态钛酸酯偶联剂0. 1
将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润滑分散剂、固态钛酸酯偶联剂投 入搅拌机中搅拌3-5min,然后再加入滑石粉继续搅拌3-5min,最后经挤出机挤出、造粒 即制得成品。性能聚丙烯冲击强度45. 2kJ/ m2,弯曲弹性模量18 . 3MPa,熔融指数 31. 9g/10min 实施例2
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按重量百分比其配方为
聚丙烯43 ;
丙烯乙烯共聚物25 ;
滑石粉12. 5 ; 碳酸钙晶须 12. 5 ;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
乙撑双硬脂酰胺5 ;
固态钛酸酯偶联剂1。将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润滑分散剂、固态钛酸酯偶联剂 投入搅拌机中搅拌3-5min,然后再加入滑石粉继续搅拌3-5min,最后经挤出机挤出、造 粒即制得成品。性能聚丙烯冲击强度32. IkJ/ m2,弯曲弹性模量2312. 7MPa,熔融指数 26.8g/10min.。实施例3
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按重量百分比其配方为
聚丙烯59. 5 ;丙烯乙烯共聚物15 ;滑石粉10 ;碳酸钙晶须10 ;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 5乙撑双硬脂酰胺2 ;乙撑双油酸酰胺2 ;固态钛酸酯偶联剂1。 将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润滑分散剂、固态钛酸酯偶联剂 投入搅拌机中搅拌3-5min,然后再加入滑石粉继续搅拌3-5min,最后经挤出机挤出、造 粒即制得成品。性能聚丙烯冲击强度38. 5kJ/ m%弯曲弹性模量2127. 8MPa,熔融指数 30.2g/10min。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配方为聚丙烯43-93. 9丙烯乙烯共聚物5-25无机填料1-25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 1-1润滑分散剂1-5固态钛酸酯偶联剂0. 1-1。
2.根据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 和均聚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大于15g/min,均聚聚丙烯熔融指数大 于25g/min ;共聚聚丙烯与均聚聚丙烯用量比为1:2-2:1之间。
3.根据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碳 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用量为滑石粉碳酸钙晶须复配或者滑石粉与硫酸钙晶须复配,滑石 粉和晶须的配比为质量比的1:1。
4.根据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分散剂为乙撑双硬 脂酰胺、乙撑双月桂酰胺、乙撑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两种复配时配比为1:1。
5.根据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冲击强度 45. 2kJ/ m2,弯曲弹性模量 1826. 3MPa,熔融指数 31. 9g/10min。
6.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技术步骤按重量 百分比,将聚丙烯43-93. 9、丙烯乙烯共聚物5-25、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 1_1、、润滑分散剂 1-5、固态钛酸酯偶联剂0. 1-1投入搅拌机中搅拌3-5min,然后再加入无机填料1_25继续搅 拌3-5min,最后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制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特别涉及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一种高韧性高刚性高流动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配方为聚丙烯 43-93.9;丙烯乙烯共聚物5-25;无机填料1-25;丙烯酸酯类化合物0.1-1;润滑分散剂 1-5;固态钛酸酯偶联剂0.1-1。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聚丙烯冲击强度≥30kJ/㎡,弯曲弹性模量≥1800MPa,熔融指数≥20g/10min。而传统的改性聚丙烯一般冲击强度10kJ/㎡左右,弯曲弹性模量1300MPa左右,熔融指数8g/10min左右,相对于传统的聚丙烯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档编号C08L23/16GK102061034SQ20101059295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吴锡忠, 汪家宝, 沈玉海, 牛建勋, 陈芳欣, 韩琛 申请人: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