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ed灯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34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led灯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珠,特别是一种新型LED灯珠。
背景技术
LED作为新型光源,因其具有低功耗、无污染、体积小、使用方便灵活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建筑、太阳能路灯、手电筒、汽车灯、台灯、背光源、射灯、庭院、壁灯、家居的小面积装饰照明。现有技术中的LED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晶片型,一种是单晶片型。前者可以将红、绿、蓝三种或其中两种LED晶片封装在一起,同时使其发光;后者是把蓝、绿或红的 LED晶片单独做为光源,配合荧光胶发光。针对上述两种LED形式,其外封胶均采用透明的硅胶或环氧树脂胶,LED点亮后,输出光束质量差,导致光斑大且不集中,并产生光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LED灯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LED灯珠,包括LED芯片、碗杯、正负极散热导柱,正负极散热导柱由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构成,碗杯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LED芯片位于凹槽内并通过含有荧光粉的硅胶封装,LED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联接,其特征是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端通过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封装, 所述碗杯位于环氧树脂内。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其由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用固化剂和扩散粉配置成。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芯片激发荧光粉发出的光透过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则发出的光经无规则的反射,使整体的发光均勻,光斑集中,同时降低光衰。

图1是新型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新型LED灯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新型LED灯珠,包括LED芯片6、碗杯4、正负极散热导柱,正负极散热导柱由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5构成,碗杯4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LED芯片6 位于凹槽内并通过含有荧光粉的硅胶3封装,LED芯片6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5联接,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5上端通过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2封装,所述碗杯 4位于环氧树脂2内。所述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2,其由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用固化剂和扩散粉配置成,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用固化剂和扩散粉的重量比为1:1:0. 0025。[0011]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2的配制方法将环氧树脂和扩散粉在25°C 45°C的温度下混合,然后搅拌1.5 2小时,加入环氧树脂用固化剂,然后在常温下搅拌广1.5小时;或者将环氧树脂用固化剂和扩散粉在常温下混合,然后搅拌广1. 5小时,加入环氧树脂,然后在 200C 30°C的温度下搅拌广1. 5小时。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LED灯珠,包括LED芯片、碗杯、正负极散热导柱,正负极散热导柱由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构成,碗杯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LED芯片位于凹槽内并通过硅胶封装,LED 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联接,其特征是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端通过环氧树脂封装,所述碗杯位于环氧树脂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LED灯珠,包括LED芯片、碗杯、正负极散热导柱,正负极散热导柱由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构成,碗杯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LED芯片位于凹槽内并通过含有荧光粉的硅胶封装,LED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联接,其特征是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端通过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封装,所述碗杯位于环氧树脂内。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芯片激发荧光粉发出的光透过含有扩散粉的环氧树脂,则发出的光经无规则的反射,使整体的发光均匀,光斑集中,同时降低光衰。
文档编号C08L63/00GK202012756SQ2010206319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姚涛 申请人:浙江彩虹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