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沥青温拌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05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色沥青温拌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浙青温拌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彩色浙青胶结料的温拌剂及其制 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彩色浙青在我国已经进入实验推广阶段,多个城市已尝试采用彩色浙青混凝 土铺设城市道路,如上海、北京、天津、长沙、沈阳和厦门等城市。
彩色浙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与一般浙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基本是相同的,不同处是各 工艺路线上所加工的材料发生了变化,填充料改为颜料,骨料改为彩色石子,结合料改为半 透明的胶结料,经过传统的工艺加工成彩色浙青混合料。彩色浙青混合料有多种颜色,但一 般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骨料可以用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彩色石料。彩 色路面一般用于市政道路、小区路面等,彩色浙青路面的缺陷是由于采用聚合物配制成的 浅色粘结料融点粘度非常高,造成拌合温度高,非常不利于施工,且造成能耗巨大,同时挥 发气味大造成比较大的环境污染。所谓温拌浙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简称WMA),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 使浙青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及施工,同时保持其不低于HMA的使用性能的浙青 混合料技术,也称为温拌浙青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在不损伤HMA路用性能的前提下如何降 低浙青在较低温度下的拌和粘度。目前,国际主流温拌技术主要通过外加材料降低浙青混 合料的高温粘度来实现。目前国内主流的浙青温拌剂Msobit的作用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证明,但是同 时sasobit的掺量也有限制,不得超过4%,否则对于粘结力将起到影响,这就对于一些高粘 度粘结料在高温区的降粘有些不足,为此我们采取SC复合温拌剂技术,研究表明,SC复合 温拌技术对于彩色胶结料这种高粘的物质在高温区的降粘作用非常明显。Sasobit使用量与集料粘附性能实验结果(水煮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彩色浙青温拌剂,其特征在于是由重量百分比为48-49%的聚乙烯蜡、重量百 分比为48-49%的硬脂酸钙、重量百分比为2-4%的二氧化硅混合融融、挤出、造粒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浙青温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蜡是指平 均分子量在2000-2500,且较短侧链的长链脂肪族烃,是由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的压力、 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分馏,溶剂抽提和漂白制得的,市场上有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浙青温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脂酸钙的分子式 为(C17H35COO) 2Ca,质量指标符合HG/TMM-93,钙含量为6. 5 士 0. 6%,以硬脂酸作为游离 酸,其游离酸彡0. 5%,加热减量彡3. 0%,熔点彡1400C,以0. 075mm筛通过为标准,其细度 ^ 99. 0%,市场有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浙青温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俗称白 炭黑,又称水合硅酸、轻质二氧化硅,化学表达式一般写成mSi02TiH20,外观为白色高度分 散的无定形粉末,比重为2. 319 2. 653,熔点为1750°C,不溶于水及绝大多数酸,市场有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浙青温拌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 艺如下先将混合搅拌设备清理干净,然后通过输料管道将定量的聚乙烯蜡、硬脂酸钙、二 氧化硅加入到搅拌设备中,加热至140°C后,通过塑料挤出造粒机进行挤出、造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温拌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彩色沥青的温拌剂及其制备工艺,一种彩色沥青温拌剂,是由重量百分比为48-49%的聚乙烯蜡、重量百分比为48-49%的硬脂酸钙、重量百分比为2-4%的二氧化硅混合融融、挤出、造粒制备而成,具有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温度的优点。
文档编号C08K5/098GK102093731SQ2011100793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周凯 申请人:许昌金欧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