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1314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园艺修饰的材料,尤其涉及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建筑装饰材料、园艺修饰材料和工艺品的发展,人们回归和亲近大自然的愿望日益增强,鹅卵石正是自然界的一种造化。由于天然鹅卵石资源的匮乏和国家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加强,天然鹅卵石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已有许多制造商设法用塑料来仿造天然鹅卵石。但所有的人造鹅卵石均色彩固定的,无变色的功能。若有人造鹅卵石将其装饰在建筑物,花台、花盆上,当获得不同的光照后人造鹅卵石的颜色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将增加许多功能和提高观赏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天然鹅卵石和人造鹅卵石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生产方便,自然逼真,可进行大批量生产在不同的光照下能变色的人造鹅卵石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制造人造鹅卵石的原料中含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所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0. 1-15 %、纯白油0. 1 % -2 %、阻燃剂0-26 %,其余为新塑料颗粒和/或再生塑料颗粒,制成变色前为无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所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0. 1-15%、纯白油0. -2%、阻燃剂0-26%、浅色的颜料或/和荧光颜料 0. 0002-1 %,其余为新塑料颗粒和/或再生塑料颗粒,制成变色前为彩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所述MC感光粉为MC#12紫色、MC#14蓝色、MC#16黄色、MC#19红色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任何几种混合。在上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中加入,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总重量20%的抗氧化剂、20%的热安定剂和20% UV吸收剂。所述的新塑料颗粒或再生塑料颗粒所指的塑料为聚苯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或聚乙烯类或聚氯乙烯类或ABS料或AS料或ASA料或PA料或PC料或亚克力料。上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依次是(1)、配料、拌料根据上述需要制造不同颜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配方进行配料,搅拌前先用纯白油将新塑料颗粒或再生塑料颗粒润湿,然后再将通过搅拌将各种配料搅拌均勻,如分散不良可加入适量分散剂,分散剂的加入量以能搅拌分散性好为度。(2)、注塑成形采用类似天然鹅卵石的注塑模具,选择合适的注塑机注塑;其中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在140°C -280 °C ;喷嘴温度在135°C -280 °C ;模具温度控制在10°c -130°c ;注射压强在40Pa-180Pa的条件下注塑,制成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坯料;(3)、脱模、冷却在注塑模具中脱出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坯料,冷却;(4)、抛光选用与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体积大致相同的多角抛光材料放入抛光机,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抛光,至表面光滑;(5)、清洗用清水冲洗;(6)、检验、包装入库。所述的冷却是在脱模后即用水冷却;所述的多角抛光材料为多角瓷石。抛光时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量以溶液面与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和多角抛光材料高度持平为准;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配比,按每吨水加含量为96%的固体氢氧化钠1-3千克的比例。在清洗和检验、包装入库工序之间还经打蜡上光处理的工序。该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感光变色原理利用波长为320-380UVA的紫外线能量将感光分子键打开,使它从低能阶跳到高能阶。即从不可见光跳到可见光,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紫外线照射或温度升高超过45°C时,感光分子键关闭,即回复到原来的颜色。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底色的选择不能太深,一般选择透明或浅色最适宜,以免遮盖变色后的颜色。因此所述浅色的染料是相对变色粉在显色状态时,染料的颜色不遮盖变色粉有色时的颜色。依据上述配方和工艺生产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由于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中含有变色粉,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变色,可广泛应用在园林、小路、阶梯、花园、假山、泳池、鱼缸、 水族馆和室内外装饰等,不仅有普通鹅卵石的装饰用途,而且感光变色具有更美观的效果。 该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物质,并可无限次反复使用,如选用废旧再生塑料颗粒,既美化环境又节约资源,而且成本低廉并符合环保要求。所制造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表面光滑、纹理自然逼真、真石感强,适合不同用途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是在制造人造鹅卵石的原材料中含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所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0. 1-15 %、纯白油0. 1 % -2 %、阻燃剂0-26 %,其余为新塑料颗粒和/或再生塑料颗粒,制成变色前为无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所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0. 1-15%、纯白油0. -2%、阻燃剂0-26%、浅色的颜料或/和荧光颜料 0. 0002-1 %,其余为新塑料颗粒和/或再生塑料颗粒,制成变色前为彩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所述MC感光粉为MC#12紫色、MC#14蓝色、MC#16黄色、MC#19红色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任何几种混合。在上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中加入,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总重量20%的抗 氧化剂、20%的热安定剂和20% UV吸收剂,以提高紫外光的吸收。所述的新塑料颗粒或再生塑料颗粒所指的塑料为聚苯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或聚乙烯类或聚氯乙烯类或ABS料或AS料或ASA料或PA料或PC料或亚克力料。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依次是(1)、配料、拌料根据上述需要制造不同颜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配方进行配料,搅拌前先用纯白油将塑料润湿,然后再将通过搅拌将各种配料搅拌均勻,如分散不良可加入适量分散剂,分散剂的加入量以能搅拌分散性好为度。制成无色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配料用量的各实施例(单位公斤)
权利要求
1.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制造人造鹅卵石的原料中含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0. 1-15%、纯白油0. 1% _2%、阻燃剂0-26%,其余为新塑料颗粒和/或再生塑料颗粒,制成变色前为无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0. 1-15%、纯白油0. 1% _2%、阻燃剂0-26%、浅色的颜料或/和荧光颜料0. 0002-1 %,其余为新塑料颗粒和/或再生塑料颗粒,制成变色前为彩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所述MC感光粉为MC#12紫色、MC#14蓝色、MC#16黄色、MC#19红色中的一种或它们中的任何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在上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原料中加入,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总重量 20%的抗氧化剂、20%的热安定剂和20% UV吸收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其特征是所述的新塑料颗粒或再生塑料颗粒所指的塑料为聚苯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或聚乙烯类或聚氯乙烯类或ABS料或AS 料或ASA料或PA料或PC料或亚克力料。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依次是(1)、配料、拌料根据上述需要制造不同颜色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配方进行配料,搅拌前先用纯白油将新塑料颗粒或再生塑料颗粒润湿,然后再将通过搅拌将各种配料搅拌均勻,如分散不良可加入适量分散剂,分散剂的加入量以能搅拌分散性好为度。(2)、注塑成形采用类似天然鹅卵石的注塑模具,选择合适的注塑机注塑;其中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在140°C -280°C ;喷嘴温度在135°C -280°C ;模具温度控制在10°C _130°C ; 注射压强在40Pa-180Pa的条件下注塑,制成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坯料;(3)、脱模、冷却在注塑模具中脱出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坯料,冷却;(4)、抛光选用与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体积大致相同的多角抛光材料放入抛光机,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抛光,至表面光滑;(5)、清洗用清水冲洗;(6)、检验、包装入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是在脱模后即用水冷却;所述的多角抛光材料为多角瓷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配比按每吨水加含量为96%的固体氢氧化钠1-3千克的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在清洗和检验、 包装入库工序之间还经打蜡上光处理的工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及其制造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生产方便,自然逼真,可进行大批量生产在不同的光照下能变色的人造鹅卵石及其制造方法。它是在人造鹅卵石的材料中含有MC感光变色粉或/和感光色母粒的感光变色材料。感光人造鹅卵石的生产工艺依次是配料、拌料、注塑成形、脱模、冷却、抛光、清洗、检验、包装入库。依据上述配方和工艺生产的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由于感光变色人造鹅卵石中含有感光变色粉,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变色,可广泛应用在园林、小路、阶梯、花园、假山、泳池、鱼缸、水族馆和室内外装饰等,不仅有普通鹅卵石的装饰用途,而且感光变色具有更美观的效果。
文档编号C08L27/06GK102220028SQ201110113070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俞善锋 申请人:俞善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