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39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兼具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值的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为含有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树脂(II)为四氟乙烯和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聚物:CF2=CF-Rf1--?(1)(式中,Rf1表示-CF3或-ORf2。Rf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质量比(I):(II)为95:5~50:50;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熔融粘度比(I)/(II)为0.3~5.0;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3.0μm。
【专利说明】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以轻量化、低成本化为目的,对于将金属部件树脂化进行了活跃的研究,使用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缩醛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的汽车部件、工业部件或电气电子部件正在被实用化。在齿轮、轴承承托等滑动用途中,也正在将金属制滑动部件替换为树脂制滑动部件,但在高负荷.高温.高速旋转等条件下所使用的滑动部件中,上述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滑动性不充分,产生磨损、熔化、破裂、破损等问题。[0003]另一方面,氟树脂的滑动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溶剂性、耐候性、柔软性、电气性质等特性优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机械、OA机器、电气电子机器等领域中。氟树脂的滑动性特别优异,其低摩擦系数在树脂中也较为突出。但是,与结晶性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相比,以机械特性或负荷变形温度表示的物理耐热性多数情况下较差,并且尺寸稳定性有时劣于非晶性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在实际使用中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0004]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进行了研究以对热塑性树脂的滑动性进行改良、谋求其在更广范围的滑动部件中的应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相对于由加热变形温度为100°c以上的热塑性树脂60重量份~99重量份与碳纤维40重量份~I重量份形成的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其含有总量为I重量份~50重量份的氟树脂和石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是含有成型温度为300°C以上的热塑性耐热树脂(A)以及将具有特定结构的α-氟丙烯酸氟丙烯酸酯作为必要成分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B)而成的。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聚芳基酮树脂70质量%~99质量%和(B)氟树脂30质量%~I质量分散在树脂组合物中的(B)氟树脂的平均粒径为0.1 μ m~30 μ m。
[0005]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为含有氟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A))和氟树脂(成分(B))而成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岛相的氟树脂(成分(B))分散在海相的氟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A))中而成的海岛结构,且岛相的氟树脂(成分(B))的平均颗粒直径为200 μ m以下。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一种聚酰亚胺系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由具有特定重复单元的聚酰亚胺树脂40重量份~95重量份与聚烯丙基醚酮60重量份~5重量份形成的树脂组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份,实质上含有在400°C、10kg下的熔体流动指数值为4.0g/10min~15.0g/10min的氟树脂I重量份~40重量份。在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一种改性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工程塑料与氟树脂的混合体交联而成的。在专利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构成氟树脂分子链的碳原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构成分子链的其它碳原子之间具有交联结构,同时氟树脂分子的至少一部分至少含有具有活性末端基团的氟树脂5质量份~40质量份以及其它热塑性树脂95质量份~60质量份。
[0006]除了改善滑动性的目的以外,已知还对热塑性树脂添加氟树脂。例如,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在工程塑料的成型加工中,为了降低挤出压力和挤出扭矩等提高成型加工性,添加工程塑料的质量和含氟聚合物的质量的合计量的0.005质量%~I质量%的含氟聚合物。在专利文献9中公开了,按照以PFA: PEEK重量比计为75:25~70:30的比例将PEEK树脂的微粉末混合在PFA树脂水分散液中,按照常规方法将该分散液直接涂布在粗面化的金属表面、并进行烧制,从而形成具有粘接耐久性的PFA-PEEK复合涂膜。在专利文献10中记载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芳基酮树脂与热塑性氟系树脂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连续相为上述热塑性氟系树脂、分散相为聚芳基酮树脂。在专利文献11中,作为用于提供高杨氏模量、介电常数小、阻燃性、耐热性、绝缘性优异、并且刚性也高的膜和使用其作为基材的FPC的材料,提出了一种聚芳基酮膜,其为由相对于聚芳基酮100重量份含有其它热塑性树脂3重量份~30重量份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的缓冲率为3%~30%、且在至少I方向进行拉伸。
[0007]另外,聚醚醚酮树脂(PEEK)在热塑性树脂中显示出比较优异的滑动性,已实际应用于齿轮、轴承承托等滑动用途中。但是,在高负荷等严酷的滑动条件下,还不能说其具有充分的滑动性,为了改良PEEK的滑动性,人们开发出了混合有PTFE粉末的PEEK组合物并进行了市售。该混合PTFE粉末的PEEK组合物确实可降低动摩擦系数,但以极限PV值为代表的滑动特性仍为低水平,滑动性需要进一步的改良。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48887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95302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74073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35011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87517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146202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137363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03/044093号小册子
[0018]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6-316686号公报
[0019]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10-189599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3-82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2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兼具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值的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
[0023]【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4]本发明人对于能够得到兼具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值的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着眼于含有芳香族聚醚酮树脂与氟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并且发现,若使用特定的氟树脂以特定的平均分散粒径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中、芳香族聚醚酮树脂与氟树脂的熔融粘度比为特定范围的树脂组合物,则所得成型品的与动摩擦系数和极限PV值相关的滑动性有飞跃性的提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25]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为含有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树脂(II)为四氟乙烯和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聚物:
[0026]CF2 = CF-Rf1 (I)
[0027](式中,Rf1表示-CF3或-ORf2。Rf2表示碳原子数为I~5的全氟烷基。);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质量比(I): (II)为95:5~50:50 ;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熔融粘度比(Ι)/(Π)为0.3~5.0 ;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3.0 μ m。
[0028]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0.3μπι,且最大分散粒径为0.8μπι以下。
[0029]上述氟树脂(II)优选熔体流动速率为0.lg/10分钟~100g/10分钟。
[0030]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1)优选为聚醚醚酮。
[0031 ]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成型品,其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
[0032]本发明的成型 品优选作为滑动部件使用。
[0033]本发明的成型品优选为密封材料、齿轮、致动器、活塞、轴承或衬套。
[0034]【发明的效果】
[0035]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由于含有上述构成,因而能够得到具有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由此,所得到的成型品显示出优异的滑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述本发明。
[0037]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
[0038]作为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优选为选自由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酮酮和聚醚酮醚酮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更优选为选自由聚醚酮和聚醚醚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进一步优选为聚醚醚酮。
[0039]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优选在60^(3^3901:的熔融粘度为0.25kNsm_2~
1.50kNsm_2。通过使熔融粘度为上述范围,可提高加工特性,进而可得到具有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熔融粘度的优选下限为0.80kNsm_2。熔融粘度的优选上限为
1.30kNsm 2。
[0040]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的熔融粘度按照ASTM D3835进行测定。
[0041]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C以上。更优选为135°C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C以上。通过为上述范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得到耐热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进行测定。
[0042]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优选熔点为300°C以上。更优选为320°C以上。通过为上述范围的熔点,可提高所得到的成型品的耐热性。上述熔点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进行测定。
[0043]上述氟树脂(II)为四氟乙烯(TFE)和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聚物:[0044]CF2 = CF-Rf1 (I)
[0045](式中,Rf1表示-CF3或-ORf2。Rf2表示碳原子数为I~5的全氟烷基。)。作为氟树脂(II)可以使用I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上述Rf1为-ORf2的情况下,上述Rf2优选为碳原子数I~3的全氟烷基。
[0046]通过使用上述氟树脂(II),可得到兼具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值的成型品。在例如使用非熔融加工性的聚四氟乙烯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具有充分低的磨损特性的成型
品O
[0047]作为通式(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为了能够得到兼具更低动摩擦系数和更高极限PV值的成型品,优选为选自由六氟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选自由六氟丙烯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48]作为氟树脂(II),为了得到低动摩擦系数,优选全氟聚合物。
[0049]上述氟树脂(II)优选由80摩尔%~99摩尔%的TFE和I摩尔%~20摩尔%的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构成。构成上述氟树脂(II)的TFE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8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87摩尔%、特别优选为90摩尔%、尤其更优选为93摩尔%。构成上述氟树脂(II)的TFE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97摩尔%、进一步优选为95摩尔%。
[0050]此外,构成上述 氟树脂(II)的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3摩尔%、进一步优选为5摩尔%。构成上述氟树脂(II)的上述通式
(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含量的上限更优选为1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3摩尔%、特别优选为10摩尔%、尤其更优选为7摩尔%。
[0051]上述氟树脂(II)优选在6086(3^3901:的熔融粘度为0.3kNsm_2~3.0kNsnT2。通过使熔融粘度为上述范围,加工特性提高,能够得到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熔融粘度更优选的下限为0.4kNsnT2。熔融粘度更优选的上限为2.5kNsnT2、进一步优选为
2.0kNsm 2O
[0052]上述氟树脂(II)的熔融粘度按照ASTM D3835进行测定。
[0053]上述氟树脂(II)在372°C、5000g负荷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lg/10分钟~100g/10分钟、更优选为5g/10分钟~4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g/10分钟~40g/10分钟。通过使MFR为上述范围,能够降低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成型品的动摩擦系数,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极限PV值。MFR更优选的下限为12g/10分钟、特别优选的下限为15g/10分钟。从降低动摩擦系数的方面出发,MFR更优选的上限为38g/10分钟、特别优选的上限为35g/10分钟。
[0054]上述氟树脂(II)的MFR按照ASTM D3307-01使用熔体流动指数测定仪进行测定。
[0055]上述氟树脂(II)的熔点没有特别限定,在成型中优选在成型时使用的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发生熔融的温度下氟树脂(II)已经发生熔融,因而优选氟树脂(II)的熔点为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⑴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例如,氟树脂(II)的熔点优选为230°c~350°C。氟树脂(II)的熔点按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以10°C /分钟的速度进行升温时的熔解热曲线中的极大值所对应的温度的形式来求出。
[0056]上述氟树脂(II)可以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氟气处理的氟树脂,也可以是进行了氨处理的氟树脂。
[0057]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熔融粘度比(I)/
(II)(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氟树脂(II))为0.3~5.0。通过使熔融粘度比(1)/(11)为上述范围,能够得到具有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熔融粘度比(1)/(11)更优选为0.4~4.0、进一步优选为0.5~3.0。
[0058]特别是,从能够得到鱼眼少的薄膜的方面以及缺口 IZOD冲击强度更为优异的方面、能够减小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的方面考虑,熔融粘度比(1)/(11)特别优选为
0.5 ~2.5o
[0059]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⑴与氟树脂(II)的质量比⑴:(II)为95:5~50:50。通过使质量比(1):(11)为上述范围,能够制造兼具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氟树脂(II)的含量以与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的质量比计超过50时,具有强度差的倾向;小于5时,得不到充分的动摩擦系数。更优选的范围为90:10~60:40。
[0060]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3.0 μ m。通过使平均分散粒径小于3.0 μ m,能够制造兼具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若平均分散粒径过大,则得不到充分的滑动性。
[0061]一直以来,为了消除滑动部件的破裂或破损,要求有耐冲击性得到改良的芳香族聚醚酮。为了改良热塑性树脂的耐冲击性,通常采用对橡胶成分进行合金化的方法。但是,芳香族聚醚酮为高耐热的热塑性树脂,其成型加工温度超过350°C,通常在接近400°C进行成型。即使将橡胶成分加入到芳香族聚醚酮中进行合金化,在成型加工时橡胶成分也会发生热劣化而不能实际使用。因而,现状是实质上尚未发现用于改良芳香族聚醚酮的耐冲击性的有效手段。
[0062]在这样的现状下,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用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3.ομπι的树脂组合物,不仅可制成具有低动摩擦系数和高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还极大地提高了成型品的耐冲击性。
[0063]出于能够得到具有更高的极限PV特性的成型品、同时膜成型性更为优异的原因,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优选2.0 μ 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 μ m以下。
[0064]平均分散粒径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0.01 μ m。
[0065]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0.3 μ m、且最大分散粒径为0.8μπι以下。
[0066]当平均分散粒径小于0.3 μ m、且最大分散粒径为0.8 μ m以下时,能够制作出动摩擦系数及极限PV值的滑动性提高、同时鱼眼少的薄膜。并且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的耐冲击性极大地提高。
[0067]从膜成型性更为优异、能够进一步减少鱼眼数目的方面考虑,氟树脂(II)的最大分散粒径优选为0.75 μ m以下、更优选为0.70 μ m以下。
[0068]对于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可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对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显微镜观察,或者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作出压片,由压片切出超薄切片,利用透过型电子显微镜(TEM)对该超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利用光学解析装置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从而可求得该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069]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也可根据需要含有其它成分。作为上述其它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钛酸钾等晶须、玻璃纤维、石棉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钛酸钾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其它高强度纤维等纤维状强化材料;碳酸钙、滑石、云母、粘土、碳粉末、石墨、玻璃珠等无机填充材料;着色剂;阻燃剂等通常使用的无机或有机填充材料;矿物质、薄片等稳定剂;硅油、二硫化钥等润滑剂;颜料;炭黑等导电剂;橡胶等耐冲击性提高剂;其它添加剂等。
[0070]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例如可使用通常用于将成型用组合物等树脂组合物混合的混合磨机、班伯里混炼机、加 压捏合机、挤出机等混合机在通常的条件下进行。出于能够减小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的原因,作为混合机优选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构型优选为L/D = 35以上、进一步优选L/D = 40以上、特别优选为L/D = 45以上。需要说明的是,L/D为螺杆的有效长度(L)/螺杆直径(D)。
[0071]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是通过利用L/D为35以上的螺杆构型的双螺杆挤出机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混合而得到的。
[0072]作为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在熔融状态下进行混合的方法。
[0073]通过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充分混炼,能够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分散状态的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由于分散状态会对成型品的动摩擦系数和极限PV特性以及薄膜膜的制作、成型性带来影响,因而需要适当地选择混炼方法,以使得在由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可得到所期望的分散状态。
[0074]作为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下述方法等: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以适当的比例投入到混合机中,根据需要添加上述其它成分,在树脂(I)和(II)的熔点以上进行熔融混炼,从而制造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
[0075]上述其它成分可以预先添加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中进行混合,也可以在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混合时进行添加。
[0076]作为上述熔融混炼时的温度,根据所使用的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氟树脂(II)的种类等酌情设定即可,例如优选为360°C~400°C。作为混炼时间,通常为I分钟~I小时。
[0077]上述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体的动摩擦系数为0.22以下。通过为上述范围的动摩擦系数,能够更为适宜地用作滑动部件用成型品。上述动摩擦系数更优选为0.21以下。
[0078]上述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体的极限PV值为8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00以上、特别优选为1500以上。
[0079]上述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由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体的缺口 IZOD冲击强度为30kJ/m2以上。更优选为40kJ/m2以上。为了得到高IZOD强度,需要将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控制为小于0.3 μ m。
[0080]此外,从防止成型品的破裂或破损的方面考虑,还优选所得到的成型体的缺口IZOD冲击强度为60kJ/m2以上。
[0081]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也是本发明之一。[0082]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具有滑动性与耐冲击性,同时兼具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溶剂性、强度、刚性、化学药品低透过性、尺寸稳定性、阻燃性、电学特性和耐久性,在电气电子.半导体领域中,可用于CMP承托环、蚀刻环、硅晶片载体、IC芯片托盘等半导体.液晶制造装置部件、绝缘膜、小型按钮电池、电缆连接器、铝电解电容器主体外壳;在汽车领域中,可用于推力垫圈、滤油器、自动空调控制单元的齿轮、节气门体的齿轮、ABS部件、AT密封圈、MT换挡拨叉垫块、轴承、密封件、离合器环;在产业领域中,可用于压缩器部件、集中运输系统的电缆、传送带链条、油田开发机械用连接器、水压驱动系统的泵部件(轴承、配流盘、活塞的球窝接头);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可用于航空器的机舱内装部件、燃料管保护材料;并且可用于食品.饮料制造设备部件或医疗器具部件(灭菌器具、气相.液相色谱)等。
[0083]作为上述成型品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制成片状;膜状;条状;管状等各种形状。由于能够制作鱼眼少的薄膜,因而本发明的成型品特别适合于片状、膜状的成型
品O
[0084]本发明还涉及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滑动部件用成型品。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滑动部件用成型品的动摩擦系数低,因而能够适当地用作滑动部件。并且由于含有氟树脂,因而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非粘着性、防水性、电学特性等也优异。
[0085]作为上述滑动部件用成型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密封材料、齿轮、致动器、活塞、轴承座(~U >々'' )、轴承承托、衬套、开关、传送带、轴承(軸受K )、凸轮、滚轴、插座等。
[0086]作为上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中的与成型机相关的各种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按照现有公知的条件进行。成型温度通常优选为所使用的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且成型温度优选为比上述氟树脂(II)的分解温度与上述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的分解温度中较低一方的温度更低的温度。作为这样的成型温度,例如可为250。。~400。。。
[0087]本发明的成型品可根据目的成型品的种类、用途、形状等利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模压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流延成型等通常用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方法进行成型。此外还可采用上述成型方法的组合成型方法。进一步地也可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与其它聚合物复合成型来进行成型。
[0088]【实施例】
[0089]接下来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0090]〈MFR 的测定 >
[0091]按照ASTM D3307-01,使用熔体流动指数测定仪((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在372°C、5000g负荷下求出每10分钟从内径2mm、长8mm的喷嘴流出的聚合物的质量(g/10分钟)。
[0092]<压片成型品的制作>
[0093]使用实施例、比较例中制造的树脂组合物,利用热压机在380°C、5MPa的条件下进行挤压成型,制作厚度为3mm的片材。
[0094]〈极限PV值的测定〉
[0095] 按照上述方法制作压片,从压片切出长3cm.宽3cm.厚3mm的试验片,按照JISK7218的A法,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株式会社A&D制造),以钢材S45C(#240砂纸精加工)作为对象材料,以恒定速度3米/秒,使面压从20N起每10分钟增加20N,由此来测定极限PV值。
[0096]<动摩擦系数的测定>
[0097]使用按上述方法制作的压片,利用球-盘(*' 一 >才> Π ^夕)型SRV摩擦磨损试验机(0PHM0L社制造)在室温、50Hz的条件下求出动摩擦系数。
[0098]〈缺口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
[0099]按上述方法制作压片,按照JIS K7110从压片切出缺口 IZOD冲击强度测定用的试验片,使用IZOD冲击试验机((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在室温下测定缺口 IZOD冲击强度。[0100]〈鱼眼个数的计测〉
[0101]对于鱼眼个数的判定,由T模挤出法制作出12cmX50cm四边形、厚度25 μ m的膜,对鱼眼个数进行计数。
[0102]〇:小于10个
[0103]Λ:10个以上且小于30个
[0104]Χ:30 个以上
[0105]<平均分散粒径.最大分散粒径的计算>
[0106]使用按上述方法制作的压片,利用修剪用剃刀进行修剪使其前端部分呈Imm的四方形,其后,将其固定在Ultra MicrotomeaEICA社制造ULTRACUT S)的样品架上,利用液氮将腔室内冷却至_80°C,切出厚度90nm的超薄切片。
[0107]利用附着有20%乙醇溶液的钼环回收所得到的超薄切片,并使其附着于铜制片状网(应研商事株式会社制造200A、Φ 3.0mm)。
[0108]其后,使用透过型电子显微镜((株)日立制作所制H7100FA)对附着于铜制片状网的超薄切片进行观察。
[0109]将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的负片用扫描仪(EPSON株式会社制造GT-9400UF)进行电子图像化,使用光学解析装置((株)NIREC0制LUZEX AP)进行电子图像的二值化处理,求出分散相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10]<熔融粘度的测定方法>
[0111]芳香族聚醚酮树脂的熔融粘度在eosec'sgot:下按照ASTM D3835进行测定。
[0112]氟树脂的熔融粘度在6086(^、3901:下按照ASTM D3835进行测定。
[0113]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了下述材料。
[0114]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聚醚醚酮(熔融粘度;1.48kNsm_2。)
[0115]芳香族聚醚酮树脂(2):聚醚醚酮(熔融粘度;1.19kNsm_2。)
[0116]芳香族聚醚酮树脂(3):聚醚醚酮(熔融粘度;0.31kNsm_2。)
[0117]氟树脂(I):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组成重量比;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87.5/11.5/1.0。MFR ;23g/10 分钟。熔融粘度;0.55kNsm_2。)
[0118]氟树脂(2):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组成重量比;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87.5/11.5/1.0。MFR ;60g/10 分钟。熔融粘度;0.28kNsm_2。)
[0119]氟树脂(3):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组成重量比;四氟乙烯/六氟丙烯=88.5/11.5。MFR ;6g/10 分钟。熔融粘度;2.23kNsnT2。)
[0120]氟树脂(4):聚四氟乙烯(商品名:Lubron L5、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0121]氟树脂(5):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商品名:Neoflon EP541、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熔融粘度;2.27kNsm_2。)
[0122]〈实施例1>
[0123]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⑵和氟树脂⑴的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3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试验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利用该试验片计算出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24]〈实施例2>
[0125]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⑵和氟树脂⑴的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5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试验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利用该试验片计算出氟树脂(I)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26]〈实施例3>
[0127]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⑵和氟树脂⑴的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3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试验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利用该试验片计算出氟树脂(I)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28]〈实施例4>
[0129]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⑵和氟树脂⑶的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5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试验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利用该试验片计算出氟树脂(3)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30]〈实施例5>
[0131]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芳香族聚醚酮树脂⑶和氟树脂⑴的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5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试验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利用该试验片计算出氟树脂(I)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32]<比较例1>
[0133]仅使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按上述方法制作出试验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
[0134]〈比较例2和3>
[0135]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4)或氟树脂(5)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3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压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由压片切出超薄切片,计算出氟树脂(4)或(5)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36]〈比较例4>
[0137]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3)、氟树脂(3)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5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压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由压片切出超薄切片,计算出氟树脂(3)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38]〈比较例5>
[0139]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氟树脂(2)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预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Φ 15mm、L/D = 60),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3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造树脂组合物。使用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制作压片,进行极限PV值、动摩擦系数、缺口 IZOD冲击强度的测定。并且由压片切出超薄切片,计算出氟树脂(2)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0140]<比较例6>
[0141]将芳香族聚醚酮树脂(2)、氟树脂⑴按表1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预混合,使用排气口式挤出机(Φ50πιπι、L/D = 24),在料筒温度390°C、螺杆转速25rpm的条件下进行混合,由宽500mm的缝型模头挤出 ,利用130°C的引取辊进行拉伸,制作拉伸为25 μ m的膜,计算出氟树脂(I)的平均分散粒径和最大分散粒径。
【权利要求】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为含有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和氟树脂(II)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氟树脂(II)为四氟乙烯和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聚物, CF2 = CF-Rf1 (I) 式(I)中,Rf1表示-CF3或-ORf2,Rf2表示碳原子数为I~5的全氟烷基; 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质量比(I): (II)为95:5~50:50 ; 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与氟树脂(II)的熔融粘度比(Ι)/(Π)为0.3~5.0 ; 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氟树脂(II)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3.0 μ 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氟树脂(II)以颗粒状分散在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中; 氟树脂(II)的平 均分散粒径小于0.3 μ m,且最大分散粒径为0.8μπι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氟树脂(II)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lg/10分钟~100g/10分钟。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芳香族聚醚酮树脂(I)为聚醚醚酮。
5.一种成型品,其由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品,其中,该成型品作为滑动部件使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成型品,其中,该成型品为密封材料、齿轮、致动器、活塞、轴承或衬套。
【文档编号】C08L71/10GK103958608SQ20128005805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增田晴久, 足立有希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