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036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干燥的PET100份与多异氰酸酯0.1~5份、聚醚胺支化剂1~20份、抗氧剂0.1~5份在高速万能粉碎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水冷、造粒,挤出机料筒温度为250-280℃,螺杆转速为60~80r/min;挤出料于130℃干燥4h,获得增韧PET产品。
【专利说明】一种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性支化挤出增韧PET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合成及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1953年由Dupont公司最早实现工业化的线型热塑性工程塑料,是典型的半结晶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性、耐热性、电绝缘性和力学性能,尤其是透明性好,广泛应用于包装瓶、薄膜、合成纤维等领域。但PET作为注塑工程塑料使用时,还存在着结晶速度慢、尺寸收缩率大、制品冲击强度低等缺点,对其应用产生不良影响。
[0003]国内外学者对PET的增韧改性开展了大量工作。如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Ρ0Ε)、马来酸酐接枝丁苯橡胶(SBR-g-MAH)、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等对PET进行弹性体增韧改性,虽可有效提高共混物的韧性,但却使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大幅度下降,并降低了 PET的透明性。采用聚酰胺、聚碳酸酯等高韧性热塑性工程塑料对PET进行共混改性,在提高其韧性的同时可以保持相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但PET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有限。为提高共混改性体系各组分界面相容性,扩链剂增韧改性技术近年得到广泛研究。郭卫红,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28 (11): 2200 - 2204,采用低温固相挤出反应技术,研究了扩链剂MDI对r-PET / PC / SEBS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DI的加入起到了增容的效果,获得一种“超韧性”材料。这是因为一方面MDI可以与PET和PC进行扩链反应,提高体系的分子量;另一方面,MDI又可与PET的羧基、羟基、PC的羟基反应生成共聚物,从而提高体系的相容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反应性挤出增韧PET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选用聚醚胺/多异氰酸酯支化改性剂通过反应性挤出加工增韧PET,获得刚韧平衡、综合性能优异的PET。
[0005]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其中所述原料分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
[0006]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的起始原料配方组分为:
[0007]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起始原料配方组分按重量计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性挤出支化增韧PE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干燥的ΡΕΤ100份与多异氰酸酯0.1~5份、聚醚胺支化剂I~20份、抗氧剂0.1~5份在高速万能粉碎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水冷、造粒,挤出机料筒温度为250-280°C,螺杆转 速为60~80r/min ;挤出料于130°C干燥4h,获得增韧PET产品。
【文档编号】C08G63/91GK103881335SQ20141012890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赵明久, 叶林, 赵晓文 申请人:泸州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