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碘代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碘代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碘原子具有较强的活性,因此碘代化合物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有机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碘代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将醇分子中的羟基用碘分子置换得到碘代化合物、将烯或炔与碘化氢或碘进行加成反应、 用卤原子互换反应来制备。但这些方法所需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5-碘-1,2,3-苯三甲酸是一种碘代多羧酸芳烃,其中三个羧基具有一定的位阻,具有不同的构象,使其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且碘原子活性较强,可以发生多种有机反应,在医药、农药、有机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然而,目前有关5-碘-1,2,3-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研究,还没有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碘-1,2,3-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在异丙醇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钾和1,2,3-苯三甲酸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固相干燥后与浓硫酸、硝酸钾混合加热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5-硝基-1,2,3-苯三甲酸;
2)在Pd/C催化下,于甲醇和沸水的存在下中,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与氢气进行反应,将反应生成物冷却、过滤、洗涤、重结晶,得到5-氨基-1,2,3苯三甲酸;
3)将5-氨基-1,2,3苯三甲酸与浓盐酸、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滴加冰的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将冰的KI、 I2混合溶液,加热至回流,然后再用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去除过量的I2,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5-碘-1,2,3-苯三甲酸。
本发明能够成功制备出5-碘-1,2,3-苯三甲酸,本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大型辅助设备,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另外反应的产率也比较好,各步骤产率都达70~80%,总产率达40~50%。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原材料价格适中、低毒、操作相对较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不错的经济效益, 5-碘-1,2,3-苯三甲酸可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功能材料、临床医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先将氢氧化钾、1,2,3-苯三甲酸分别溶于异丙醇中,然后将1,2,3-苯三甲酸的异丙醇悬浊液缓慢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搅拌,有沉淀生成,接着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取固相干燥后与浓硫酸、硝酸钾混合加热进行60℃回流,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5-硝基-1,2,3-苯三甲酸。使用该反应温度可提高反应速度并得到最佳产率的中间产物5-硝基-1,2,3-苯三甲酸。
所述步骤1)中,所述1,2,3-苯三甲酸和氢氧化钾的混合质量比为1∶1.6~1.7。使用该用料比可得到最佳产率的中间产物。
所述步骤1)中,先将干燥后的固相与浓硫酸混合搅拌,恒温60℃油浴加热,在两小时内缓慢加入硝酸钾,搅拌,加热至120℃进行回流反应。使用该反应温度可使反应物反应完全,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所述步骤1)中,干燥的固相与浓硫酸、硝酸钾的混合质量比为1∶10~11∶1.9~2.0。使用该原料比可得到最佳中间产物5-硝基-1,2,3-苯三甲酸的产率。
所述步骤2)中,先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催化剂Pd/C,加热至40~50℃后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将反应生成物冷却、过滤、洗涤、重结晶,得到5-氨基-1,2,3苯三甲酸。使用该反应温度可使5-硝基-1,2,3苯三甲酸充分还原,缩短反应时间。
所述步骤2)中,所述5-硝基-1,2,3-苯三甲酸、甲醇和Pd/C的混合质量比为1∶12~13∶0.07~0.10。使用该原料比可得到最佳产率的中间产物5-氨基-1,2,3苯三甲酸。
所述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温度条件为≤0℃。控制在该温度可减少副反应发生,并使反应物与亚硝酸钠完全反应。
所述步骤3)中,加热至80℃回流。使用该反应温度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缩短反应时间。
所述步骤3)中,所述5-氨基-1,2,3苯三甲酸、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质量比为1∶5~6∶0.2~0.3∶0.6~0.7∶0.05~0.06∶0.3~0.4,使用该用料比可得到最佳产率的目标产物5-碘-1,2,3-苯三甲酸。
附图说明
图1为5-碘-1,2,3-苯三甲酸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5-碘-1,2,3-苯三甲酸分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一、制备工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说明:实验所涉及原料1,2,3-苯三钾酸、硝酸钾、异丙醇、氢氧化钾、亚硝酸钠、浓盐酸、浓硫酸、KI、 I2、 亚硫酸氢钠等均为市售。
1、将氢氧化钾、1,2,3-苯三甲酸分别溶于异丙醇中,搅拌溶解,然后将1,2,3-苯三甲酸的异丙醇悬浊液缓慢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搅拌,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1;接着将中间产物1与浓硫酸混合搅拌,60℃恒温油浴加热,然后缓慢加入硝酸钾,120℃加热回流,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冰搅拌、用乙醚萃取。再经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5-硝基-1,2,3-苯三甲酸(B)。
2、是将5-硝基-1,2,3苯三甲酸(B)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催化剂Pd/C,在40-50℃下通入氢气,接着用少量沸水溶解,在0~4℃下冷却,经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体5-氨基-1,2,3苯三甲酸(C)。
3、将5-氨基-1,2,3苯三甲酸(C)与浓盐酸、去离子水混合加热搅拌,接着逐滴加入冰的亚硝酸钠溶液,室温搅拌,然后将冰的KI、 I2混合溶液加入上述反应液,加热回流,接着用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去除过量的I2,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5-碘-1,2,3-苯三甲酸(D)。
以上工艺的反应式如下:
实施例1:
①合成中间产物1中所用原料1,2,3-苯三甲酸、氢氧化钾、异丙醇的质量分别为5 g、8.4 g、275g;步骤①合成5-硝基-1,2,3-苯三甲酸(B)所用原料中间产物1、浓硫酸、硝酸钾、乙醚、去离子水的质量分别为5.5g、55.9g、10.9g 、228.3g、10g。
②中所用原料5-硝基-1,2,3-苯三甲酸(B)、甲醇、催化剂Pd/C、乙醇的质量分别为2.5g、31.7g、0.196g、118.4g。
③中所用原料有5-氨基-1,2,3苯三甲酸(C)、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亚硫酸氢钠,质量分别为6.55g、35.1g、1.69g、4g、0.355g、2g。
实施例2:
①合成中间产物1中所用原料1,2,3-苯三甲酸、氢氧化钾、异丙醇的质量分别为10g、16.8 g、550g;步骤①合成5-硝基-1,2,3-苯三甲酸(B)所用原料中间产物1、浓硫酸、硝酸钾、乙醚、去离子水的质量分别为11g、112g、21.8g 、456.6g、20g。
②中所用原料5-硝基-1,2,3-苯三甲酸(B)、甲醇、催化剂Pd/C、乙醇的质量分别为5g、63.4g、0.392g、236.8g。
③中所用原料有5-氨基-1,2,3苯三甲酸(C)、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亚硫酸氢钠,质量分别为13.1g、70.2g、3.38g、8g、0.71g、4g。
实施例3:
①合成中间产物1中所用原料1,2,3-苯三甲酸、氢氧化钾、异丙醇的质量分别为20g、33.6 g、1100g;步骤①合成5-硝基-1,2,3-苯三甲酸(B)所用原料中间产物1、浓硫酸、硝酸钾、乙醚、去离子水的质量分别为22g、224g、43.6g 、913.2g、40g。
②中所用原料5-硝基-1,2,3-苯三甲酸(B)、甲醇、催化剂Pd/C、乙醇的质量分别为10g、126.8g、0.784g、473.6g。
③中所用原料有5-氨基-1,2,3苯三甲酸(C)、浓盐酸、亚硝酸钠、 KI、 I2、亚硫酸氢钠,质量分别为26.2g、140.4g、6.76g、16g、1.42g、8g。
二、产物验证
图1是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样品采用KBr压片,测量波数范围4000~400cm-1。1221cm-1处为C-O键的伸缩振动,1305cm-1处是羧基上-OH弯曲振动的吸收峰,1465cm-1 、1578cm-1 处为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1736cm-1处尖峰为羧羰基的伸缩振动峰,3093cm-1处为羧基上-OH的伸缩振动峰, 3386cm-1处为水分子上-OH的伸缩振动峰。
化合物晶体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采用SHELXTL程序进行晶体结构解析,碳、氧原子上的氢原子采用理论加氢,部分溶剂上的氢原子采用Fourier加氢法。对于所有非氢原子都进行各向异性精修。由解析结果作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
列出5-碘-1,2,3-苯三甲酸晶体学数据见表1:
表1 5-碘-1,2,3-苯三甲酸晶体学数据
计算出化合物的键长和键角,见表2:
表2 5-碘-1,2,3-苯三甲酸的键长[Å]和键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