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乳酸菌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3961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乳酸菌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够分解糖类以产生乳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细菌的通称,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随着现代文明建设和商业需要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例如人们对洗发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洗发产品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而且要求具有去屑、止痒的功能;人们对沐浴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能够去除污垢,还希望能杀灭身体上的病源微生物。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不添加一些化学原料,但化学原料的安全性较差。因此寻找相对安全的原料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生产安全无毒的日用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株乳酸菌。

本发明所提供的乳酸菌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s0228,该菌株已于2016年08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88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s0228CGMCC No.12881简称植物乳杆菌Rs022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菌剂,该菌剂的活性成分为植物乳杆菌Rs0228。

所述菌剂的用途可为抑制细菌的生长。所述细菌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或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No.6538,白色念珠菌为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ATCC No.10231。

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乳杆菌Rs0228接种至任何适合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培养,获得的菌液即为所述菌剂。

所述适合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可含有9.00~11.00g/L蛋白胨、9.00~11.00g/L牛肉膏、4.50~5.50g/L酵母膏、1.80~2.20g/L柠檬酸氢二铵、18.00~22.00g/L葡萄糖、0.90~1.10mL/L吐温-80、1.80~2.20g/L磷酸氢二钾、0.52~0.64g/L硫酸锰和0.25~0.31g/L硫酸镁。

所述适合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具体可为含有9.00~11.00g/L蛋白胨、9.00~11.00g/L牛肉膏、4.50~5.50g/L酵母膏、1.80~2.20g/L柠檬酸氢二铵、18.00~22.00g/L葡萄糖、0.90~1.10mL/L吐温-80、1.80~2.20g/L磷酸氢二钾、0.52~0.64g/L硫酸锰和0.25~0.31g/L硫酸镁的水溶液,pH值为6.2-6.6。

所述适合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具体可为含有10.00g/L蛋白胨、10.00g/L牛肉膏、5.00g/L酵母膏、2.00g/L柠檬酸氢二铵、20.00g/L葡萄糖、1mL/L吐温-80、2.00g/L磷酸氢二钾、0.58g/L硫酸锰和0.28g/L硫酸镁的水溶液,pH值为6.4。

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培养的条件可为:27℃~33℃(如27℃、33℃或30℃)。

除了活性成分,所述菌剂还可以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所述固体载体可为矿物材料、植物材料或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矿物材料可为粘土、滑石、高岭土、蒙脱石、白碳、沸石、硅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材料可为玉米粉、豆粉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可为聚乙烯醇。所述液体载体可为有机溶剂、植物油、矿物油或水。所述有机溶剂可为癸烷和/或十二烷。所述菌剂中,所述活性成分可以以被培养的活细胞、活细胞的发酵液、细胞培养物的滤液或细胞与滤液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述组合物的剂型可为多种剂型,如液剂、乳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根据需要,所述菌剂中还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粘合剂、稳定剂(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物和一种发酵上清。

所述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植物乳杆菌Rs0228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所述发酵物。

所述发酵上清为将所述发酵物除菌,然后收集上清液得到的。

所述发酵物为包括所述发酵上清和菌体在内的整个发酵后体系。

所述发酵的起始时刻,所述乳酸菌的初始菌浓度可为6×105cfu/mL。

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可为:27-33℃(如27℃、30℃或33℃),振荡培养24-72h(24h、48h或72h)。所述振荡培养的参数为摇速180-260rpm,旋转半径40-60mm。所述振荡培养的参数具体可为摇速220rpm,旋转半径50mm。

所述收集上清液的实现方法为4000rpm离心10min。所述除菌的方法为过滤除菌(过滤孔径可为0.45mm)。

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可用任何适合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

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具体可含有9.00~11.00g/L蛋白胨、9.00~11.00g/L牛肉膏、4.50~5.50g/L酵母膏、1.80~2.20g/L柠檬酸氢二铵、18.00~22.00g/L葡萄糖、0.90~1.10mL/L吐温-80、1.80~2.20g/L磷酸氢二钾、0.52~0.64g/L硫酸锰和0.25~0.31g/L硫酸镁。

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具体可为含有9.00~11.00g/L蛋白胨、9.00~11.00g/L牛肉膏、4.50~5.50g/L酵母膏、1.80~2.20g/L柠檬酸氢二铵、18.00~22.00g/L葡萄糖、0.90~1.10mL/L吐温-80、1.80~2.20g/L磷酸氢二钾、0.52~0.64g/L硫酸锰和0.25~0.31g/L硫酸镁的水溶液,pH值为6.2-6.6。

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具体可为含有10.00g/L蛋白胨、10.00g/L牛肉膏、5.00g/L酵母膏、2.00g/L柠檬酸氢二铵、20.00g/L葡萄糖、1mL/L吐温-80、2.00g/L磷酸氢二钾、0.58g/L硫酸锰和0.28g/L硫酸镁的水溶液,pH值为6.4。

所述植物乳杆菌Rs0228、所述菌剂、上述任一所述发酵物、或、上述任一所述发酵上清在制备抑菌产品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应用中,所述抑菌产品可为洗护用品,具体可为洗发产品、沐浴产品、湿巾、湿巾液、女性洗液或人体润滑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产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含有上述任一所述发酵上清、上述任一所述发酵物、所述菌剂、或、所述植物乳杆菌Rs0228。所述产品可为洗发产品、沐浴产品、湿巾液、湿巾、女性洗液或人体润滑剂。

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Rs0228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植物乳杆菌Rs0228在制备抑菌产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为抑菌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无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MRS培养基:将蛋白胨10.00g、牛肉膏10.00g、酵母膏5.00g、柠檬酸氢二铵2.00g、葡萄糖20.00g、吐温-80 1mL、磷酸氢二钾2.00g、硫酸锰0.58g和硫酸镁0.28g溶于1L蒸馏水,调节pH值至6.4。

固体培养基:将胰蛋白胨5.0g、淀粉2.5g、琼脂15.0g和葡萄糖1.0g溶于1L蒸馏水,调节pH值至5.5。

固体平板:用固体培养基制成固体平板。

无患子提取物为昆明仟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No.6538和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ATCC No.10231均保藏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简称ATCC,地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10801University Boulevard Manassas,VA 20110 USA),公众可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获得该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No.6538在下文中简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ATCC No.10231在下文中简称为白色念珠菌。

下述实施例中的菌株N-1、B16植物乳杆菌、菌株6-2、菌株3-3、菌株J-2和菌株C-10均记载于如下文献中:四川地区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生物特性研究.周光燕.2006.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施例1、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菌的分离

1、样品的采集

采集女性(均为对试验内容知情同意的志愿者)的阴道分泌物作为样品,共10份。

2、菌的分离

(1)取样品,用无菌水稀释至10倍体积,得到样品稀释液。取1mL样品稀释液,搅拌接种于30-40℃的固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72h。

(2)完成步骤(1)后,挑选单菌落,点接接种于含1.6%(质量百分比)溴甲酚紫的双层的固体平板上,37℃培养24-72h。

(3)完成步骤(2)后,挑选产生黄色色素的单菌落,划线接种于含1.6%(质量百分比)溴甲酚紫的双层的固体平板上,37℃培养。

(4)完成步骤(3)后,挑选产生黄色色素的单菌落,接种于MRS培养基中,37℃培养24-72h。

(5)完成步骤(4)后,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

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阳性、过氧化氢阴性、含溴甲酚紫平板上形成黄色菌落的菌株初步判定为乳酸菌。按照上述分离方法,从10份样品中分离到了7株乳酸菌,依次命名为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菌株N5、菌株N6和菌株N7。

二、乳酸菌的鉴定

参考文献(陈强,2004;胡清华,2002)中记载的方法,测定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菌株N5、菌株N6和菌株N7的生理生化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均设置重复、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根据测定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R.E.布坎南,N.E吉本斯,1984)、《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株,蔡妙英,2001)、《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Peter H.A.Sneath,1984)和《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凌代文,东秀珠1999)对照进行判别。

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和菌株N5均无芽抱,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明胶液化试验、吲哚试验、联苯胺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中反应阴性,pH4.5生长,因此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和菌株N5均鉴定为乳杆菌属的乳杆菌。菌株N1、菌株N2和菌株N3的糖发酵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中的植物乳杆菌描述一致,菌株N1为植物乳杆菌,菌株N2具体为菌株N-1,菌株N3具体为B16植物乳杆菌。菌株N4能利用甘露醇、乳糖、棉籽糖、鼠李糖、七叶苷、海藻糖、纤维二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山梨醇发酵产酸、不发酵核糖、木糖、葡萄糖酸盐产酸,精氨酸不产氨,15℃不生长,所以菌株N4鉴定为鼠乳杆菌,具体为菌株6-2。菌株N5的糖发酵结果与《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中描述一致,因此,将菌株N5鉴定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具体为菌株3-3。

菌株N6和菌株N7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在10℃生长,45℃不生长,4%NaCl生长,葡萄糖发酵产酸不产气,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球形或卵球形细菌,在过氧化氢酶阴性,明胶液化试验、联苯胺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中反应阴性,因此菌株N6和菌株N7鉴定为乳酸球菌属的乳酸菌。菌株N6能利用甘露醇、乳糖、核糖、麦芽糖、葡萄糖、山梨醇发酵产酸,不利用棉籽糖、鼠李糖、海藻糖、木糖、甘油、淀粉发酵产酸、精氨酸水解,符合《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的描述,将菌株N6鉴定为乳酸球菌属乳酸亚种,具体为菌株J-2。菌株N7能够发酵利用乳糖、海藻糖、核糖、麦芽糖、葡萄糖产酸,不利用棉籽糖、阿拉伯糖、山梨醇、木糖产酸,能从精氨酸产氨,并且能够水解精氨酸,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在pH9.2、pH9.6的培养基中生长,符合《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的描述,将菌株N7鉴定为乳酸球菌属乳酸亚种,具体为菌株C-10。

实施例2、乳酸菌在制备沐浴产品中的应用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E240n/E250n(n=1-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在本实施例中简称AES。香精为罗伯特香精香料(北京)有限公司的产品。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1789-40-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本实施例中简称F50。月癸基葡糖苷为LG Household&Healthcare Ltd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110615-47-9。PEG-7甘油椰油酸酯为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8201-46-7;PEG-7甘油椰油酸酯本实施例中简称HE。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为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397247-05-1;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本实施例中简称SCE。盐为北京京盐金龙策商贸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

一、发酵上清的制备

1、取菌株N1,接种至MRS培养基(乳酸菌的初始菌浓度为6×105cfu/mL),30℃振荡(摇速为220rpm,旋转半径为50mm)培养24h,收集整个培养体系,命名为体系1。

2、完成步骤1后,取体系1,按体积比为1:9接种至MRS培养基,30℃振荡(摇速为220rpm,旋转半径为50mm)培养24h,收集整个培养体系,命名为体系2。

3、完成步骤2后,取体系2,4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除菌(过滤孔径为0.45mm),即获得菌株N1的发酵上清。

按照上述方法,将菌株N1分别替换为菌株N2、菌株N3、菌株N4、菌株N5、菌株N6和菌株N7,其它步骤均不变,得到菌株N2的发酵上清、菌株N3的发酵上清、菌株N4的发酵上清、菌株N5的发酵上清、菌株N6的发酵上清和菌株N7的发酵上清。

二、沐浴产品的制备

按照表1的配比,将水、AES、F50、月癸基葡糖苷、菌株的发酵上清、HE、SCE、无患子提取物、香精和盐混合,获得表1所示的沐浴产品。

表1不同沐浴产品的原料组成(g)

三、步骤二制备的沐浴产品的抑菌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8.2的抑菌环试验的方法,测定待测沐浴产品对待测菌的抑菌效果。待测沐浴产品为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沐浴产品G3或沐浴产品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重复三次,每次重复的步骤如下:

1、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2.3的方法,制备待测菌的菌悬液,待测菌的菌悬液的浓度为5.2×106cfu/mL。

2、取20μL菌悬液,倒入15-20mL固体培养基中(固体培养基的温度约为50-55℃),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

3、取4个牛津杯置于培养皿,各牛津杯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培养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且各距离均匀;然后倒入混合液,冷却。

4、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待测沐浴产品(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5、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无菌水(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作为阴性对照。

抑菌试验结果判断:

(1)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断为有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7mm以下者,判断为无抑菌效果。

(2)三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

(3)阴性对照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抑菌试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和沐浴产品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或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或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或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沐浴产品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

表2沐浴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四、步骤二制备的沐浴产品的沐浴效果

1、沐浴试验

将1150名志愿者(志愿者对试验内容均知情同意)随机分成沐浴产品A1试验组、沐浴产品A2试验组、沐浴产品A3试验组、沐浴产品B1试验组、沐浴产品B2试验组、沐浴产品B3试验组、沐浴产品C1试验组、沐浴产品C2试验组、沐浴产品C3试验组、沐浴产品D1试验组、沐浴产品D2试验组、沐浴产品D3试验组、沐浴产品E1试验组、沐浴产品E2试验组、沐浴产品E3试验组、沐浴产品F1试验组、沐浴产品F2试验组、沐浴产品F3试验组、沐浴产品G1试验组、沐浴产品G2试验组、沐浴产品G3试验组、沐浴产品K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然后进行如下试验:

沐浴产品A1试验组:试验第1天,采用沐浴产品A1沐浴;试验第4天,再次采用沐浴产品A1沐浴;试验第7天,再次采用沐浴产品A1沐浴。每人每次沐浴产品A1的使用量为4-6mL。

沐浴产品A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A2。

沐浴产品A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A3。

沐浴产品B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B1。

沐浴产品B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B2。

沐浴产品B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B3。

沐浴产品C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C1。

沐浴产品C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C2。

沐浴产品C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C3。

沐浴产品D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D1。

沐浴产品D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D2。

沐浴产品D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D3。

沐浴产品E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E1。

沐浴产品E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E2。

沐浴产品E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E3。

沐浴产品F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F1。

沐浴产品F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F2。

沐浴产品F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F3。

沐浴产品G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G1。

沐浴产品G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G2。

沐浴产品G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G3。

沐浴产品K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K。

对照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无菌水。

2、效果评价

进行步骤1的试验过程中,分别在试验的第1天至第10天观察志愿者皮肤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皮肤是否光滑细腻和皮肤单位面积的细菌数目是否减少。

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沐浴产品K的志愿者或使用无菌水的志愿者相比,使用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的志愿者的皮肤单位面积的细菌数目显著减少,皮肤更光滑细腻,使用效果依次为:(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或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或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或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和沐浴产品G3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按照上述步骤二方法,将无患子提取物替换为无患子的醇提物,制备相应的沐浴产品,然后将该沐浴产品按照步骤三和步骤四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沐浴产品的抑菌效果与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相比,无显著差异。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具体可如下:

(1)将市售的无患子(Sap indusmukorossi Gaerth.)的果皮进行粉碎(筛网目数:10目),得到粒度小于1.0cm的原料。

(2)完成步骤(1)后,取原料,加入(8±0.1)质量倍量78-82%(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分别进行三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10min,分别得到回流液1、回流液2和回流液3。

(3)完成步骤(2)后,取回流液1、回流液2或回流液3,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目的为回收乙醇),然后将浓缩液进行合并,得到溶液1。

(4)完成步骤(3)后,取溶液1,按体积比为1:3加入水,进行水沉(搅拌时间5h,水沉时间6h;杂质形成沉淀通过后续的过滤去除),然后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溶液2。

(5)完成步骤(4)后,取溶液2,按体积比为1:2加入水,进行醇沉(搅拌时间5min,醇沉时间2-4h;杂质形成沉淀通过后续的过滤去除),然后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脱色,得到溶液3。

(6)完成步骤(5)后,取溶液3,先进行浓缩(目的为回收乙醇)和干燥(在7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然后粉碎(筛网目数:100目),最后混合均匀,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

实施例3、乳酸菌在制备洗发产品中的应用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化学结构式为RCONH(CH2)3N+(CH3)2CH2CH(OH)CH2SO3-。尿囊素为式(Ⅱ)所示的化合物。聚季铵盐-10为式(Ⅲ)所示的化合物。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E240n/E250n(n=1-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本实施例中简称AES。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广州花语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FS403;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本实施例中简称CAB。尿囊素为广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1030403D。聚季铵盐-10为路博润特种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21674921-4421815-4029221-102103。香精为罗伯特香精香料(北京)有限公司的产品。赋脂剂为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29117-02-0。增稠剂为北京京盐金龙策商贸有限公司的产品。

一、发酵上清的制备

同实施例2步骤一。

二、洗发产品的制备

按照表3的配比,将水、AES、CAB、尿囊素、菌株的发酵上清、聚季铵盐-10、香精、赋脂剂和增稠剂混合,获得表3所示的洗发产品。

表3不同洗发产品的原料组成(g)

三、步骤二制备的洗发产品的抑菌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8.2的抑菌环试验的方法,测定待测洗发产品对待测菌的抑菌效果。待测洗发产品为洗发产品A1、洗发产品A2、洗发产品A3、洗发产品B1、洗发产品B2、洗发产品B3、洗发产品C1、洗发产品C2、洗发产品C3、洗发产品D1、洗发产品D2、洗发产品D3、洗发产品E1、洗发产品E2、洗发产品E3、洗发产品F1、洗发产品F2、洗发产品F3、洗发产品G1、洗发产品G2、洗发产品G3或洗发产品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重复三次,每次重复的步骤如下:

1、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2.3的方法,制备待测菌的菌悬液,待测菌的菌悬液的浓度为5.2×106cfu/mL。

2、取20μL菌悬液,倒入15-20mL固体培养基中(固体培养基的温度约为50-55℃),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

3、取4个牛津杯置于培养皿,各牛津杯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培养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且各距离均匀;然后倒入混合液,冷却。

4、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待测洗发产品(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5、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无菌水(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作为阴性对照。

抑菌试验结果判断:

(1)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断为有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7mm以下者,判断为无抑菌效果。

(2)三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

(3)阴性对照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抑菌试验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洗发产品A1、洗发产品A2、洗发产品A3、洗发产品B1、洗发产品B2、洗发产品B3、洗发产品C1、洗发产品C2、洗发产品C3、洗发产品D1、洗发产品D2、洗发产品D3、洗发产品E1、洗发产品E2、洗发产品E3、洗发产品F1、洗发产品F2、洗发产品F3、洗发产品G1、洗发产品G2和洗发产品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洗发产品A1、洗发产品A2或洗发产品A3)>(洗发产品B1、洗发产品B2、洗发产品B3、洗发产品C1、洗发产品C2或洗发产品C3)>(洗发产品D1、洗发产品D2、洗发产品D3、洗发产品E1、洗发产品E2或洗发产品E3)>(洗发产品F1、洗发产品F2、洗发产品F3、洗发产品G1、洗发产品G2或洗发产品G3)。洗发产品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

表4洗发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四、步骤二制备的洗发产品的洗发效果

1、洗发试验

将1150名志愿者(志愿者对试验内容均知情同意)随机分成洗发产品A1试验组、洗发产品A2试验组、洗发产品A3试验组、洗发产品B1试验组、洗发产品B2试验组、洗发产品B3试验组、洗发产品C1试验组、洗发产品C2试验组、洗发产品C3试验组、洗发产品D1试验组、洗发产品D2试验组、洗发产品D3试验组、洗发产品E1试验组、洗发产品E2试验组、洗发产品E3试验组、洗发产品F1试验组、洗发产品F2试验组、洗发产品F3试验组、洗发产品G1试验组、洗发产品G2试验组、洗发产品G3试验组、洗发产品K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然后进行如下试验:

洗发产品A1试验组:试验第1天,采用洗发产品A1洗发;试验第4天,再次采用洗发产品A1洗发;试验第7天,再次采用洗发产品A1洗发。每人每次洗发产品A1的使用量为4-6mL。

洗发产品A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A2。

洗发产品A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A3。

洗发产品B1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B1。

洗发产品B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B2。

洗发产品B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B3。

洗发产品C1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C1。

洗发产品C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C2。

洗发产品C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C3。

洗发产品D1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D1。

洗发产品D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D2。

洗发产品D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D3。

洗发产品E1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E1。

洗发产品E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E2。

洗发产品E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E3。

洗发产品F1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F1。

洗发产品F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F2。

洗发产品F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F3。

洗发产品G1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G1。

洗发产品G2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G2。

洗发产品G3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G3。

洗发产品K试验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洗发产品K。

对照组:按照洗发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洗发产品A1替换为无菌水。

2、效果评价

进行步骤1的试验过程中,分别在试验的第1天至第10天观察志愿者头发和头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是否有头屑、头皮是否瘙痒、是否有清洁效果和头发是否滋润。

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洗发产品K的志愿者或使用无菌水的志愿者相比,使用洗发产品A1、洗发产品A2、洗发产品A3、洗发产品B1、洗发产品B2、洗发产品B3、洗发产品C1、洗发产品C2、洗发产品C3、洗发产品D1、洗发产品D2、洗发产品D3、洗发产品E1、洗发产品E2、洗发产品E3、洗发产品F1、洗发产品F2、洗发产品F3、洗发产品G1、洗发产品G2或洗发产品G3的志愿者的头发更滋润、更清洁,且基本无头屑和头皮瘙痒的问题的出现,使用效果依次为:(洗发产品A1、洗发产品A2或洗发产品A3)>(洗发产品B1、洗发产品B2、洗发产品B3、洗发产品C1、洗发产品C2或洗发产品C3)>(洗发产品D1、洗发产品D2、洗发产品D3、洗发产品E1、洗发产品E2或洗发产品E3)>(洗发产品F1、洗发产品F2、洗发产品F3、洗发产品G1、洗发产品G2或洗发产品G3)。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洗发产品A1、洗发产品A2、洗发产品A3、洗发产品B1、洗发产品B2、洗发产品B3、洗发产品C1、洗发产品C2、洗发产品C3、洗发产品D1、洗发产品D2、洗发产品D3、洗发产品E1、洗发产品E2、洗发产品E3、洗发产品F1、洗发产品F2、洗发产品F3、洗发产品G1、洗发产品G2和洗发产品G3均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和滋润效果,且具有去屑、止痒的功能。

实施例4、乳酸菌在制备女性洗液中的应用

香精为罗伯特香精香料(北京)有限公司的产品。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1789-40-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在本实施例中简称F50。月癸基葡糖苷为LG Household&Healthcare Ltd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110615-47-9。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为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397247-05-1;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本实施例中简称SCE。

一、发酵上清的制备

同实施例2步骤一。

二、女性洗液的制备

按照表5的配比,将水、F50、月癸基葡糖苷、菌株的发酵上清、SCE、无患子提取物和香精混合,获得表5所示的女性洗液。

表5不同女性洗液的原料组成(g)

三、步骤二制备的女性洗液的抑菌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8.2的抑菌环试验的方法,测定待测女性洗液对待测菌的抑菌效果。待测女性洗液为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女性洗液G3或女性洗液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重复三次,每次重复的步骤如下:

1、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2.3的方法,制备待测菌的菌悬液,待测菌的菌悬液的浓度为5.2×106cfu/mL。

2、取20μL菌悬液,倒入15-20mL固体培养基中(固体培养基的温度约为50-55℃),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

3、取4个牛津杯置于培养皿,各牛津杯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培养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且各距离均匀;然后倒入混合液,冷却。

4、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待测女性洗液(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5、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无菌水(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作为阴性对照。

抑菌试验结果判断:

(1)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断为有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7mm以下者,判断为无抑菌效果。

(2)三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

(3)阴性对照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抑菌试验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和女性洗液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或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或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或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或女性洗液G3)。女性洗液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

表6女性洗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四、步骤二制备的女性洗液的清洁效果

1、清洁试验

将1150名阴道清洁度检测为Ⅲ级或Ⅳ级的志愿者(志愿者对试验内容均知情同意)随机分成女性洗液A1试验组、女性洗液A2试验组、女性洗液A3试验组、女性洗液B1试验组、女性洗液B2试验组、女性洗液B3试验组、女性洗液C1试验组、女性洗液C2试验组、女性洗液C3试验组、女性洗液D1试验组、女性洗液D2试验组、女性洗液D3试验组、女性洗液E1试验组、女性洗液E2试验组、女性洗液E3试验组、女性洗液F1试验组、女性洗液F2试验组、女性洗液F3试验组、女性洗液G1试验组、女性洗液G2试验组、女性洗液G3试验组、女性洗液K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然后进行如下试验:

女性洗液A1试验组:试验第1天,采用女性洗液A1清洗私处;试验第4天,再次采用女性洗液A1清洗私处;试验第7天,再次采用女性洗液A1清洗私处。每人每次女性洗液A1的使用量为4-6mL。

女性洗液A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A2。

女性洗液A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A3。

女性洗液B1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B1。

女性洗液B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B2。

女性洗液B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B3。

女性洗液C1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C1。

女性洗液C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C2。

女性洗液C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C3。

女性洗液D1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D1。

女性洗液D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D2。

女性洗液D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D3。

女性洗液E1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E1。

女性洗液E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E2。

女性洗液E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E3。

女性洗液F1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F1。

女性洗液F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F2。

女性洗液F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F3。

女性洗液G1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G1。

女性洗液G2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G2。

女性洗液G3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G3。

女性洗液K试验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女性洗液K。

对照组:按照女性洗液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女性洗液A1替换为无菌水。

2、效果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女性洗液K的志愿者或使用无菌水的志愿者相比,使用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或女性洗液G3的志愿者中,阴道清洁度检测为Ⅰ级或Ⅱ级的比例显著增加,使用效果依次为:(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或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或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或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或女性洗液G3)。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和女性洗液G3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按照上述步骤二的制备方法,将无患子提取物替换为无患子的醇提物,制备相应的女性洗液,然后将该女性洗液按照步骤三和步骤四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女性洗液的抑菌效果与女性洗液A1、女性洗液A2、女性洗液A3、女性洗液B1、女性洗液B2、女性洗液B3、女性洗液C1、女性洗液C2、女性洗液C3、女性洗液D1、女性洗液D2、女性洗液D3、女性洗液E1、女性洗液E2、女性洗液E3、女性洗液F1、女性洗液F2、女性洗液F3、女性洗液G1、女性洗液G2或女性洗液G3相比,无显著差异。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同实施例2中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

实施例5、乳酸菌在制备湿巾或湿巾液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钠为式(Ⅳ)所示的化合物。甘油为式(Ⅴ)所示的化合物。海藻糖为式(Ⅵ)所示的化合物。透明质酸钠为山东天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9067-32-7。甘油为印尼绿宝油脂集团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1357。海藻糖为日本林原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99-20-7。

一、发酵上清的制备

同实施例2步骤一。

二、湿巾液的制备

按照表7的配比,将水、菌株的发酵上清、透明质酸钠、甘油、无患子提取物和海藻糖混合,获得表7所示的湿巾液。

表7不同湿巾液的原料组成(g)

三、湿巾的制备

将无纺布在室温下浸泡在湿巾液A1中2-4h,然后取出无纺布,密封无菌包装,得到湿巾A1。

按照上述步骤,将湿巾液A1分别替换为湿巾液A2、湿巾液A3、湿巾液B1、湿巾液B2、湿巾液B3、湿巾液C1、湿巾液C2、湿巾液C3、湿巾液D1、湿巾液D2、湿巾液D3、湿巾液E1、湿巾液E2、湿巾液E3、湿巾液F1、湿巾液F2、湿巾液F3、湿巾液G1、湿巾液G2、湿巾液G3或湿巾液K,得到湿巾A2、湿巾A3、湿巾B1、湿巾B2、湿巾B3、湿巾C1、湿巾C2、湿巾C3、湿巾D1、湿巾D2、湿巾D3、湿巾E1、湿巾E2、湿巾E3、湿巾F1、湿巾F2、湿巾F3、湿巾G1、湿巾G2、湿巾G3和湿巾K。

四、步骤三制备的湿巾的抑菌试验

参照《GB15979-2002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对待测湿巾进行杀菌率试验,作用时间为5min。待测湿巾为湿巾A1、湿巾A2、湿巾A3、湿巾B1、湿巾B2、湿巾B3、湿巾C1、湿巾C2、湿巾C3、湿巾D1、湿巾D2、湿巾D3、湿巾E1、湿巾E2、湿巾E3、湿巾F1、湿巾F2、湿巾F3、湿巾G1、湿巾G2、湿巾G3或湿巾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杀菌率试验重复三次。

杀菌率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结果表明,湿巾A1、湿巾A2、湿巾A3、湿巾B1、湿巾B2、湿巾B3、湿巾C1、湿巾C2、湿巾C3、湿巾D1、湿巾D2、湿巾D3、湿巾E1、湿巾E2、湿巾E3、湿巾F1、湿巾F2、湿巾F3、湿巾G1、湿巾G2和湿巾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湿巾A1、湿巾A2或湿巾A3)>(湿巾B1、湿巾B2、湿巾B3、湿巾C1、湿巾C2或湿巾C3)>(湿巾D1、湿巾D2、湿巾D3、湿巾E1、湿巾E2或湿巾E3)>(湿巾F1、湿巾F2、湿巾F3、湿巾G1、湿巾G2或湿巾G3)。湿巾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湿巾A1、湿巾A2、湿巾A3、湿巾B1、湿巾B2、湿巾B3、湿巾C1、湿巾C2、湿巾C3、湿巾D1、湿巾D2、湿巾D3、湿巾E1、湿巾E2、湿巾E3、湿巾F1、湿巾F2、湿巾F3、湿巾G1、湿巾G2和湿巾G3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五、步骤二制备的湿巾液的抑菌试验

参照《GB15979-2002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对待测湿巾液进行杀菌率试验,作用时间为5min。待测湿巾液为湿巾液A1、湿巾液A2、湿巾液A3、湿巾液B1、湿巾液B2、湿巾液B3、湿巾液C1、湿巾液C2、湿巾液C3、湿巾液D1、湿巾液D2、湿巾液D3、湿巾液E1、湿巾液E2、湿巾液E3、湿巾液F1、湿巾液F2、湿巾液F3、湿巾液G1、湿巾液G2、湿巾液G3或湿巾液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杀菌率试验重复三次。

杀菌率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结果表明,湿巾液A1、湿巾液A2、湿巾液A3、湿巾液B1、湿巾液B2、湿巾液B3、湿巾液C1、湿巾液C2、湿巾液C3、湿巾液D1、湿巾液D2、湿巾液D3、湿巾液E1、湿巾液E2、湿巾液E3、湿巾液F1、湿巾液F2、湿巾液F3、湿巾液G1、湿巾液G2和湿巾液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湿巾液A1、湿巾液A2或湿巾液A3)>(湿巾液B1、湿巾液B2、湿巾液B3、湿巾液C1、湿巾液C2或湿巾液C3)>(湿巾液D1、湿巾液D2、湿巾液D3、湿巾液E1、湿巾液E2或湿巾液E3)>(湿巾液F1、湿巾液F2、湿巾液F3、湿巾液G1、湿巾液G2或湿巾液G3)。湿巾液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湿巾液A1、湿巾液A2、湿巾液A3、湿巾液B1、湿巾液B2、湿巾液B3、湿巾液C1、湿巾液C2、湿巾液C3、湿巾液D1、湿巾液D2、湿巾液D3、湿巾液E1、湿巾液E2、湿巾液E3、湿巾液F1、湿巾液F2、湿巾液F3、湿巾液G1、湿巾液G2和湿巾液G3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按照上述步骤二的制备方法,将无患子提取物替换为无患子的醇提物,制备相应的湿巾液,然后将该湿巾液按照和步骤五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湿巾液的抑菌效果与湿巾液A1、湿巾液A2、湿巾液A3、湿巾液B1、湿巾液B2、湿巾液B3、湿巾液C1、湿巾液C2、湿巾液C3、湿巾液D1、湿巾液D2、湿巾液D3、湿巾液E1、湿巾液E2、湿巾液E3、湿巾液F1、湿巾液F2、湿巾液F3、湿巾液G1、湿巾液G2或湿巾液G3相比,无显著差异。按照上述和步骤三的制备方法,将无患子提取物替换为无患子的醇提物,制备相应的湿巾,然后将该湿巾按照步骤四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湿巾的抑菌效果与湿巾A1、湿巾A2、湿巾A3、湿巾B1、湿巾B2、湿巾B3、湿巾C1、湿巾C2、湿巾C3、湿巾D1、湿巾D2、湿巾D3、湿巾E1、湿巾E2、湿巾E3、湿巾F1、湿巾F2、湿巾F3、湿巾G1、湿巾G2或湿巾G3相比,无显著差异。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同实施例2中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

实施例6、乳酸菌在制备人体润滑剂中的应用

卡波姆为北京西雅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0009003-01-4。羟乙基纤维素为亚什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产品,cas号为9004-62-0。甘油和三乙醇胺均为北京日光恒晟科贸有限公司的产品。羟苯甲酯为尤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

一、发酵上清的制备

同实施例2步骤一。

二、人体润滑剂的制备

按照表10的配比,将水、蔗糖、羟苯甲酯、菌株的发酵上清、三乙醇胺、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混合,获得表10所示的人体润滑剂。

表10不同人体润滑剂的原料组成(g)

三、步骤二制备的人体润滑剂的抑菌效果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8.2的抑菌环试验的方法,测定待测人体润滑剂对待测菌的抑菌效果。待测人体润滑剂为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人体润滑剂G3或人体润滑剂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重复三次,每次重复的步骤如下:

1、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2.3的方法,制备待测菌的菌悬液,待测菌的菌悬液的浓度为5.2×106cfu/mL。

2、取20μL菌悬液,倒入15-20mL固体培养基中(固体培养基的温度约为50-55℃),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

3、取4个牛津杯置于培养皿,各牛津杯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培养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且各距离均匀;然后倒入混合液,冷却。

4、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待测人体润滑剂(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5、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无菌水(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作为阴性对照。

抑菌试验结果判断:

(1)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断为有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7mm以下者,判断为无抑菌效果。

(2)三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

(3)阴性对照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抑菌试验结果见表11。结果表明,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和人体润滑剂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或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或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或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或人体润滑剂G3)。人体润滑剂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

表11人体润滑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四、步骤二制备的人体润滑剂的润滑效果

1、性生活润滑效果

将符合入选标准(入选标准为:患者的年龄为35-60岁之间,且至少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因妇科手术引起的性生活插入困难;更年期引起的阴部干涩阴道分泌物少所致性生活插入困难;使用避孕套造成的插入困难;其它不明原因造成的性生活插入困难)的1150名患者(患者对试验内容均知情同意)随机分成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A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A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B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B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B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C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C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C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D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D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D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E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E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E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F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F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F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G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G2试验组、人体润滑剂G3试验组、人体润滑剂K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然后进行如下试验:

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使用人体润滑剂A1进行性生活。每次人体润滑剂A1的使用量为4-6mL。

人体润滑剂A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A2。

人体润滑剂A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A3。

人体润滑剂B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B1。

人体润滑剂B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B2。

人体润滑剂B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B3。

人体润滑剂C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C1。

人体润滑剂C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C2。

人体润滑剂C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C3。

人体润滑剂D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D1。

人体润滑剂D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D2。

人体润滑剂D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D3。

人体润滑剂E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E1。

人体润滑剂E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E2。

人体润滑剂E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E3。

人体润滑剂F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F1。

人体润滑剂F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F2。

人体润滑剂F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F3。

人体润滑剂G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G1。

人体润滑剂G2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G2。

人体润滑剂G3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G3。

人体润滑剂K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K。

对照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无菌水。

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人体润滑剂K的患者或使用无菌水的患者相比,使用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或人体润滑剂G3的患者的夫妻性生活满意度的比例显著增加,具体表现为:改善女性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润滑不足症状,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抗菌、抗炎、修复的作用,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改善阴道生理环境缓解轻度阴道炎所致的白带增多异味阴道瘙痒等症状,便于清洗,不会残留在人体皮肤表面。使用效果依次为:(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或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或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或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或人体润滑剂G3)。

2、辅助医疗器械检查的润滑效果

将230名志愿者(志愿者对试验内容均知情同意)随机分成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A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A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B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B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B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C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C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C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D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D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D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E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E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E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F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F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F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G1-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G2-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G3-1试验组、人体润滑剂K-1试验组和对照组-1(每组10人),然后进行如下试验:

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在医疗器械检查前使用人体润滑剂A1,然后进行医疗器械检查。每人每次人体润滑剂A1的使用量为4-6mL。

人体润滑剂A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A2。

人体润滑剂A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A3。

人体润滑剂B1-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B1。

人体润滑剂B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B2。

人体润滑剂B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B3。

人体润滑剂C1-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C1。

人体润滑剂C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C2。

人体润滑剂C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C3。

人体润滑剂D1-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D1。

人体润滑剂D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D2。

人体润滑剂D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D3。

人体润滑剂E1-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E1。

人体润滑剂E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E2。

人体润滑剂E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E3。

人体润滑剂F1-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F1。

人体润滑剂F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F2。

人体润滑剂F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F3。

人体润滑剂G1-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G1。

人体润滑剂G2-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G2。

人体润滑剂G3-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G3。

人体润滑剂K-1试验组: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人体润滑剂K。

对照组-1:按照人体润滑剂A1-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人体润滑剂A1替换为无菌水。

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人体润滑剂K-1的志愿者或使用无菌水的志愿者相比,使用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或人体润滑剂G3的志愿者进行医疗器械插入腔体内检查时的摩擦伤害较小,甚至无明显摩擦伤害,均无不良反应。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人体润滑剂A1、人体润滑剂A2、人体润滑剂A3、人体润滑剂B1、人体润滑剂B2、人体润滑剂B3、人体润滑剂C1、人体润滑剂C2、人体润滑剂C3、人体润滑剂D1、人体润滑剂D2、人体润滑剂D3、人体润滑剂E1、人体润滑剂E2、人体润滑剂E3、人体润滑剂F1、人体润滑剂F2、人体润滑剂F3、人体润滑剂G1、人体润滑剂G2和人体润滑剂G3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润滑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体润滑剂。

实施例1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N1已于2016年08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881。菌株N1的全称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s0228CGMCC No.1288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