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32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溶性瓜环TMeQ[6]与客体D-丝氨酸合成的TMeQ[6]-D-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还包括水溶性瓜环TMeQ[6]与客体L-丝氨酸合成的TMeQ[6]-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所述的TMeQ[6]-D-丝氨酸的分子式为C43H51O15N25,结构式为:

所述的TMeQ[6]-L-丝氨酸的分子式为C43H51O15N25,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溶性瓜环TMeQ[6]与客体D-丝氨酸合成的TMeQ[6]-D-丝氨酸-Cd2+超分子配合物,水溶性瓜环TMeQ[6]与客体L-丝氨酸合成的TMeQ[6]-L-丝氨酸-Cd2+超分子配合物;所述的TMeQ[6]-D-丝氨酸-Cd2+的分子式为C83H101O30N49Cd,结构式为:

所述的TMeQ[6]-L-丝氨酸-Cd2+的分子式为C83H101O30N49Cd,结构式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MeQ[6]-D-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按下述步骤制备:

a.将TMeQ[6]加水溶解,得A品;

b.将TMeQ[6]与D-丝氨酸按摩尔比0.8~1:6~8混合,得B品;

c.按TMeQ[6]与Cd(NO3)2·4H2O的摩尔比为0.8~1:1~2的比例将Cd(NO3)2·4H2O加入B品混匀,得C品;

d.将C品加热溶解,至C品中无沉淀或有少量沉淀,之后冷却至室温并静置直至出现结晶,该结晶即为TMeQ[6]-D-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

所述的TMeQ[6]-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TMeQ[6]-D-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MeQ[6]-D-丝氨酸-Cd2+超分子配合物按下述步骤制备:

a.将TMeQ[6]与Cd(NO3)2·4H2O按摩尔比0.8~1:4~6混合,之后加水溶解,得A品;

b.按TMeQ[6]与D-丝氨酸的摩尔比为0.8~1:6~8的比例将D-丝氨酸加入A品中,得B品;

c.加热B品,至B品中无沉淀或有少量沉淀,之后冷却至室温并静置直至出现结晶,该结晶即为TMeQ[6]-D-丝氨酸-Cd2+超分子配合物;

所述的TMeQ[6]-L-丝氨酸-Cd2+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TMeQ[6]-D-丝氨酸-Cd2+超分子配合物制备方法相同。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超分子配合物用于识别D,L-丝氨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MeQ[6]与D,L-丝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超分子配合物用于对药物的包结,具体用于瓜环与多肽类药物的包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