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氨基-β-咔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9749发布日期:2019-02-19 18:3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3-氨基-β-咔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和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氨基-β-咔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β-咔啉类化合物因具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技术领域,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并进行了了大量研究。3-氨基-β-咔啉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β-咔啉类抗肿瘤药物的制备与研发。

目前,3-氨基-β-咔啉的合成是以β-咔啉-3-甲酸乙酯为原料,经肼解、重氮化、Curtius重排等三步反应得到,其合成路线如下:

很显然,该方法存在反应步骤多、操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并需要使用水合肼、亚硝酸钠等有毒物质,且有叠氮化合物生成,有较大安全隐患,对环境危害较大,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安全环保、简便快捷的制备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氨基-β-咔啉的制备方法,步骤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安全环保,设备投入少,避免了有毒物质的使用,适于工业化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3-氨基-β-咔啉反应步骤多、操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并需要使用水合肼、亚硝酸钠等有毒物质,且有叠氮化合物生成造成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结构式如式I所示的3-氨基-β-咔啉的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3-氨基-β-咔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β-咔啉-3-甲酸乙酯经碱性水解得到β-咔啉-3-甲酸:将摩尔比为1:3~5的β-咔啉-3-甲酸乙酯和无机碱溶于醇、水体积比为1:1~2的混合溶剂中,在搅拌下回流反应0.5~1.5小时之后,反应液经旋转蒸发除去醇,并用盐酸中和至pH=5,静置,所得固体物质经减压抽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β-咔啉-3-甲酸;

(2)β-咔啉-3-甲酸与盐酸羟胺在多聚磷酸体系中经Lossen重排反应得到3-氨基-β-咔啉:搅拌下,将多聚磷酸缓慢加入到β-咔啉-3-甲酸和盐酸羟胺组成的混合物中,逐渐升温至100℃,保温反应0.5小时,再控制反应温度在145~165℃反应0.5~1小时;所述的β-咔啉-3-甲酸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1~1.2,β-咔啉-3-甲酸与多聚磷酸的质量比为1:10~20;待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在快速搅拌下将反应液倾入冰水中,继续搅拌1小时,过滤,滤液用碱溶液中和,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干燥,重结晶,得到3-氨基-β-咔啉。

步骤(1)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步骤(1)中所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步骤(2)中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氨水、碳酸钠水溶液和碳酸钾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3-氨基-β-咔啉在溶液中和固态时均具有良好的蓝光发射特性。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81nm,发射波长为433nm,为蓝色荧光;在固态时,其发射峰位于476nm,呈现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因此,本发明还保护3-氨基-β-咔啉的应用,可直接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用于发光器件、防伪材料、转光材料、荧光敏感等领域,既可通过溶剂溶解加工使用,也可作为固体材料直接使用,使用非常方便。

同时,本发明的3-氨基-β-咔啉还可作为功能分子骨架,用于β-咔啉类抗肿瘤药物及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步骤少,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合成方便,易于控制,所用溶剂可回收利用;且避免了有毒物质的使用,排除了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环境风险,操作安全简单,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用于β-咔啉类抗肿瘤药物及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

(3)本发明得到的3-氨基-β-咔啉本身可直接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用于发光器件、防伪材料、转光材料、荧光敏感等领域,既可通过溶剂溶解加工使用,也可作为固体材料直接使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3-氨基-β-咔啉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2是3-氨基-β-咔啉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3是3-氨基-β-咔啉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图4是3-氨基-β-咔啉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

图5是3-氨基-β-咔啉的固态荧光发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验仪器与型号:Bruker AVANCE-300核磁共振波谱仪;Agilent LC/MSD Trap XCT质谱仪;HORIBA Jobin Yvon Aqualog吸收和三维荧光扫描光谱仪。

实施例1: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制备

(1)将β-咔啉-3-甲酸乙酯(化合物Ⅱ,20mmol)和氢氧化钾(60mmol)溶于150毫升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搅拌下回流反应0.5~1.5小时;之后,反应液经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并用盐酸中和至pH=5,静置,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数次,干燥,得到β-咔啉-3-甲酸(化合物Ⅲ),产率85%。

1H NMR(300MHz,DMSO-d6)δ:7.30-7.35(m,1H),7.62-7.70(m,2H),8.42(d,J=7.8Hz,1H),8.75(s,1H),9.02(s,1H),12.05(s,1H),12.61(s,1H);13C NMR(75MHz,DMSO-d6)δ:112.29,113.61,120.05,120.56,122.31,127.75,128.80,132.08,134.22,136.55,140.99,154.75.

(2)在快速搅拌下,将21克多聚磷酸缓慢加入到β-咔啉-3-甲酸(化合物Ⅲ,10mmol)和盐酸羟胺(10mmol)混合物中,逐渐升温至100℃,保温反应0.5小时,再控制反应温度在145~165℃反应0.5~1小时;待反应完毕后,冷至室温,快速搅拌下将反应液倾入150毫升冰水中,继续搅拌1小时,过滤,滤液用碱溶液中和,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数次,干燥。以乙醇重结晶,得到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产率58%。其核磁共振氢谱图、碳谱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H NMR(500MHz,DMSO-d6)δ:5.32(s,2H),7.06-7.10(m,2H),7.41-7.43(m,2H),8.00(d,J=8.0Hz,1H),8.30(d,J=1.5Hz,1H),10.88(s,1H);13C NMR(125MHz,DMSO-d6)δ:96.79,111.92,118.47,120.95,122.09,128.34,131.00,131.07,131.70,142.35,153.21.ESI-MS m/z:184.0(M+H)+

实施例2: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制备:

(1)将β-咔啉-3-甲酸乙酯(化合物Ⅱ,20mmol)和氢氧化钾(80mmol)溶于150毫升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5),在搅拌下回流反应0.5~1.5小时;;之后,反应液经旋转蒸发除去甲醇,并用盐酸中和至pH=5,静置,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数次,干燥,得到β-咔啉-3-甲酸(化合物Ⅲ),产率83%。

(2)在快速搅拌下,将32克多聚磷酸缓慢加入到β-咔啉-3-甲酸(化合物Ⅲ,10mmol)和盐酸羟胺(11mmol)的混合物中,逐渐升温至100℃,保温反应0.5小时,再控制反应温度在145~165℃反应0.5~1小时;待反应完毕后,冷至室温,快速搅拌下将反应液倾入150毫升冰水中,继续搅拌1小时,过滤,滤液用碱溶液中和,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数次,干燥。以乙醇-正己烷重结晶,得到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产率56%。ESI-MS m/z:184.0(M+H)+

实施例3: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制备:

(1)将β-咔啉-3-甲酸乙酯(化合物Ⅱ,20mmol)和氢氧化钠(100mmol)溶于150毫升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2),在搅拌下回流反应0.5~1.5小时;之后,反应液经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并用盐酸中和至pH=5,静置,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数次,干燥,得到β-咔啉-3-甲酸(化合物Ⅲ),产率79%。

(2)在快速搅拌下,将42克多聚磷酸缓慢加入到β-咔啉-3-甲酸(化合物Ⅲ,10mmol)和盐酸羟胺(12mmol)的混合物中,逐渐升温至100℃,保温反应0.5小时,再控制反应温度在145~165℃反应0.5~1小时;待反应完毕后,冷至室温,快速搅拌下将反应液倾入150毫升冰水中,继续搅拌1小时,过滤,滤液用碱溶液中和,所得固体物质减压抽滤,用水洗涤数次,干燥。以乙醇重结晶,得到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产率56%。ESI-MS m/z:184.0(M+H)+

实施例4: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荧光性能测试

将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配制成浓度为2×10-5M的四氢呋喃溶液,用1厘米样品池在HORIBA Jobin Yvon Aqualog吸收和三维荧光扫描光谱仪上测定紫外吸收、激发和荧光光谱,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由图3可知,在四氢呋喃溶液中,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最大吸收峰位于376nm,而在大于430nm以上波段无明显吸收。由图4可知,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81nm;而其发射峰位于433nm,为蓝光发射。

图5是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固态荧光发射光谱图。由图5可知,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的固体粉末,在波长为390nm的光激发下,呈现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其发射峰位于476nm。

上述结果说明,3-氨基-β-咔啉(化合物I)在溶液中和固态时均具有良好的蓝光发射特性,因此,该化合物本身可直接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用于发光器件、防伪材料、转光材料、荧光敏感等领域,既可通过溶剂溶解加工使用,也可作为固体材料直接使用,使用非常方便。同时,该化合物还可作为功能骨架,用于β-咔啉类抗肿瘤药物及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与研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