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葵花籽油的精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3833阅读:3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理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葵花籽油的精制工艺。
背景技术
:葵花子,又叫葵瓜子,是向日葵的果实。它的子仁中含脂肪30%-45%,最多的可达60%。葵花子油颜色金黄,澄清透明,气味清香,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它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和成长,保护皮肤健康,并能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积,是一种高级营养油。它颜色金黄、澄清透明,具有芳香气味。葵花籽油90%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6%左右,还含有维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葵花籽油含较多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过分氧化,有助于促进毛细血管的活动,改善循环系统,从而防止动脉硬化及其他血管疾病。葵花籽油含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构成各种细胞的基本成分,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血压平衡、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葵花籽油含有微量的植物醇和磷脂,这2种物质能防止血清胆固醇升高。葵花籽油含的胡萝卜素在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它可以预防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症,并且有抗癌作用。同时,葵花籽油清淡透明、烹饪时可以保留天然食品风味,它的烟点也很高,可以免除油烟对人体的危害。目前葵花籽原油产品精制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胶碱炼步骤会造成油品中甾醇和维生素的大量损失,同时还会因产生皂脚造成环境污染;精炼后的葵花籽油中的天然ve(强力天然抗氧剂)损失严重,反式脂肪酸含量大大增加,降低了油品质量;现有技术工艺无法将金属离子全部去除,导致油品容易返色。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葵花籽油的精制工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葵花籽油的精制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过滤,步骤2)吸附精炼,步骤3)螯合,步骤4)酸化脱胶,步骤5)离心,步骤6)脱蜡。具体地,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过滤:将毛油用截留分子量70-100kd的超微过滤膜进行过滤,去除脂肪氧合酶,得到油品a;步骤2)吸附精炼:将油品a加热到60℃,往油品a中添加0.5-0.8wt%的吸附精炼剂,维持温度60℃,200rpm搅拌30min,得到油品b;步骤3)螯合:往油品b中加入0.1-0.2wt%的柠檬酸,200rpm搅拌30min,对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得到油品c;步骤4)酸化脱胶:将油品c加热升温至80℃,再往油品c中添加0.05-0.1wt%的10%(质量分数)稀磷酸,维持温度80℃,搅拌速度为200rpm,搅拌时间为60min,得到油品d;步骤5)离心:将油品d自然冷却至30℃,经离心机一次离心分离,离心收集重相分离物1和轻相分离物1;轻相分离物1再经离心机二次离心分离,分离得到的重相分离物2备用,轻相分离物2经真空干燥得到油品d;步骤6)脱蜡:将油品d缓慢冷却至10℃,在搅拌速度为20-30rpm的条件下进行结晶,然后养晶12-18h,然后通过过滤去除蜡脂。优选地,所述吸附精炼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将硅藻土浸泡于3倍重量的浓度为1m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加热到60℃,搅拌反应90min,过滤并干燥,再与海泡石按2: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得。优选地,所述海泡石的粒径为0.1-1mm。根据上述工艺制备的葵花籽油。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本发明利用超微膜过滤技术,有效去除葵花籽中的脂肪氧合酶;本发明通过对吸附剂进行改性,葵花籽油气味、滋味没有影响,吸附完成并脱除吸附剂后,葵花籽油保持原有固有浓香味,分离掉吸附剂后,透明度显著改善;本发明避免使用白土,从而不采用脱臭工艺,减少了脱臭工艺对维生素e以及甾醇类物质的损坏;柠檬酸能够螯合重金属,重金属含量的大大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油品,预防返色;柠檬酸螯合物能够溶于稀磷酸,存在水相中,可以通过离心步骤去除;脱酸过程不采用碱炼脱酸法,没有碱的采用,整个脱胶过程中无皂脚产生,而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发明精制工艺简单可行,环保无污染,其得到的油品质量高,回色程度较轻,各种营养持久保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葵花籽油的精制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毛油用截留分子量70kd的超微过滤膜,去除脂肪氧合酶,得到油品a;将油品a加热到60℃,往油品a中添加0.5wt%的吸附精炼剂,维持温度60℃,200rpm搅拌30min,得到油品b;往油品b中加入0.1wt%的柠檬酸,200rpm搅拌30min,对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得到油品c;将油品c加热升温至80℃,再往油品c中添加0.1wt%的10%(质量分数)稀磷酸,维持温度80℃,搅拌速度为200rpm,搅拌时间为60min,得到油品d;将油品d自然冷却至30℃,经离心机一次离心分离,离心收集重相分离物1和轻相分离物1;轻相分离物1再经离心机二次离心分离,分离得到的重相分离物2备用,轻相分离物2经真空干燥得到油品d;将油品d缓慢冷却至10℃,在搅拌速度为20rpm的条件下进行结晶,然后养晶12h,然后通过过滤去除蜡脂。所述吸附精炼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将硅藻土浸泡于3倍重量的浓度为1m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加热到60℃,搅拌反应90min,过滤并干燥,再与海泡石按2: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海泡石的粒径为0.5mm。实施例2一种葵花籽油的精制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毛油用截留分子量100kd的超微过滤膜,去除脂肪氧合酶,得到油品a;将油品a加热到60℃,往油品a中添加0.8wt%的吸附精炼剂,维持温度60℃,200rpm搅拌30min,得到油品b;往油品b中加入0.2wt%的柠檬酸,200rpm搅拌30min,对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得到油品c;将油品c加热升温至80℃,再往油品c中添加0.05wt%的10%(质量分数)稀磷酸,维持温度80℃,搅拌速度为200rpm,搅拌时间为60min,得到油品d;将油品d自然冷却至30℃,经离心机一次离心分离,离心收集重相分离物1和轻相分离物1;轻相分离物1再经离心机二次离心分离,分离得到的重相分离物2备用,轻相分离物2经真空干燥得到油品d;将油品d缓慢冷却至10℃,在搅拌速度为30rpm的条件下进行结晶,然后养晶12-18h,然后通过过滤去除蜡脂。所述吸附精炼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将硅藻土浸泡于3倍重量的浓度为1m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加热到60℃,搅拌反应90min,过滤并干燥,再与海泡石按2: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海泡石的粒径为1mm。实施例3本发明精制葵花籽油理化指标测定:检测标准:酸值:参照gb/t5530-2005测定;过氧化值:参照gb/t5538-2005测定;色泽:参照gb/t22460-2008测定;水分及挥发物:参照gb/t5528-2008测定;不溶性杂质:参照gb/t15688。以实施例1为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4采用不同的吸附精炼剂对油品质量的影响: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1;对照组1:硅藻土:活性炭=10:1;对照组2:白土。处理工艺和使用量同实施例1;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表2组别色泽133.4mm酸值mg/g不溶性杂质%试验组r1.5y140.230.01对照组1r1.9y190.260.05对照组2r1.7y150.220.02实施例5柠檬酸对油品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测试:试验组:实施例1;对照组:不采用柠檬酸螯合工艺,其余同实施例1。检测方法为:(1)铁含量测定:按gb/t5009.90-2003方法;(2)铜含量测定:按gb/t5009.13-2003方法。各组别油品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检验结果见表3:表3项目对照组试验组铁mg/g0.0260.007铜mg/g0.011无结论:本发明采用柠檬酸螯合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油品中的金属离子,提高了油品质量。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铁通] 2019年11月26日 00:56
    压榨葵花籽油为什么油泥特别多,无法处理。请专家指导。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