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硅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7753发布日期:2019-03-05 19:44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型膜,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涂硅离型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离型膜可按所选用的基体材料分为bopet离型膜、bopp离型膜、pe离型膜、其他有机材料离型膜和特殊用途离型膜。其中,pe离型膜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是由乙烯聚合而成,可制作成卫生巾包膜。在制作卫生巾包膜时,需要在离型膜的表面进行印花处理,但是由于离型剂层必须具有相对较低的剥离力,所以在将各种染料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离型剂层上时,着色不易,色牢度不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硅离型膜,其不仅具有高表面张力底剥离力的优点,而且将各种染料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离型剂层上时,具有着色容易、色牢度较高的优点。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所述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机硅离型剂、第一溶剂和固化剂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所述有机硅离型剂、第一溶剂和固化剂的重量比为50~60:20~30:0.1~1。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25~30重量份的有机硅预聚物、15~20重量份的丙烯酸、5~8重量份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5~7重量份的伪柠檬烯和60~70重量份的第二溶剂混合,在78~82℃温度条件下,加入5~8重量份的第二溶剂和0.8~1重量份的引发剂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1.5小时;步骤2:升温至88~92℃,滴加20~25重量份的丙烯酸、10~15重量份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10~15重量份的伪柠檬烯、2~3重量份的偶联剂、1~1.2重量份的引发剂和30~40重量份的第二溶剂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3~97℃,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提纯,即得有机硅离型剂。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y=1:90~100,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本发明较优选地,步骤4中的提纯方法为:将步骤3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中的第二溶剂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0~75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e-44型环氧树脂。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为甲苯。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为乙醇。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本发明较优选地,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45~0.050mm,所述离型剂层的厚度为0.001~0.00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各种染料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本发明涂硅离型膜的离型剂层上时,具有着色容易、色牢度较高的优点。对比可知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伪柠檬烯在着色与色牢度方面表现出了协同效应。2、通过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对有机硅进行改性得到的有机硅离型剂在提高本发明涂硅离型膜表面张力的同时,保证了将剥离力控制在中等剥离力的范围内(中等剥离力16g/cm~24g/cm)。3、本发明采用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改性有机硅,在有机硅主链上接枝了大量的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的聚合物,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的聚合物与聚乙烯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亲合性,所以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改性的有机硅与聚乙烯薄膜的结合强度会比丙烯酸改性有机硅与聚乙烯薄膜的结合强度有很大的提高,且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伪柠檬烯表现出了协同效果。同时,本发明采用加入固化剂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采用成膜后固化的方式提高了膜的交联度。4、本发明涂硅离型膜无论是对极性还是非极性溶剂都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这是由于有机硅在表面的富集,溶剂不易侵入到膜的内部,而且在涂布液中加入了固化剂,使膜在涂布后可以继续发生固化反应,膜的内部形成网状的结构,提高了膜的耐溶剂性,即使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长时间浸泡也具有很好的重量保持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a: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25kg的有机硅预聚物、17kg的丙烯酸、8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6kg的伪柠檬烯和60kg的甲苯混合,在80℃温度条件下,加入5kg的甲苯和0.9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小时;步骤2:升温至88℃,滴加25kg的丙烯酸、12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12kg的伪柠檬烯、2.5kg的e-44型环氧树脂、1.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35kg的甲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7℃,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将步骤3反应液中的甲苯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0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其中,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y=1:90,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实施例2a: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27kg的有机硅预聚物、20kg的丙烯酸、6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5kg的伪柠檬烯和70kg的甲苯混合,在82℃温度条件下,加入8kg的甲苯和0.8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5小时;步骤2:升温至90℃,滴加20kg的丙烯酸、15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10kg的伪柠檬烯、3kg的e-44型环氧树脂、1.2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30kg的甲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5℃,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将步骤3反应液中的甲苯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3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其中,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x:y=1:95,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实施例3a: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30kg的有机硅预聚物、15kg的丙烯酸、5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7kg的伪柠檬烯和65kg的甲苯混合,在80℃温度条件下,加入6kg的甲苯和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3小时;步骤2:升温至92℃,滴加22kg的丙烯酸、10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15kg的伪柠檬烯、2kg的e-44型环氧树脂、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40kg的甲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3℃,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将步骤3反应液中的甲苯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5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其中,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x:y=1:100,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对比例1a: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25kg的有机硅预聚物、17kg的丙烯酸、6kg的伪柠檬烯和60kg的甲苯混合,在80℃温度条件下,加入5kg的甲苯和0.9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小时;步骤2:升温至88℃,滴加25kg的丙烯酸、12kg的伪柠檬烯、2.5kg的e-44型环氧树脂、1.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35kg的甲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7℃,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将步骤3反应液中的甲苯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0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其中,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y=1:90,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对比例2a: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25kg的有机硅预聚物、17kg的丙烯酸、8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60kg的甲苯混合,在80℃温度条件下,加入5kg的甲苯和0.9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小时;步骤2:升温至88℃,滴加25kg的丙烯酸、12kg的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2.5kg的e-44型环氧树脂、1.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35kg的甲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7℃,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将步骤3反应液中的甲苯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0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其中,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y=1:90,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对比例3a:有机硅离型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步骤1:将25kg的有机硅预聚物、17kg的丙烯酸和60kg的甲苯混合,在80℃温度条件下,加入5kg的甲苯和0.9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保温反应1小时;步骤2:升温至88℃,滴加25kg的丙烯酸、2.5kg的e-44型环氧树脂、1.1kg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35kg的甲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完毕,步骤3:升温至97℃,保温反应;步骤4:反应完毕后,将步骤3反应液中的甲苯除去,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置于抽提装置中,用乙醇抽提70小时,干燥,即得有机硅离型剂。其中,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y=1:90,所述有机硅预聚物的粘度为150~200。实施例1b: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实施例1a中的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其中,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50:30:0.1。实施例2b: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实施例2a中的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其中,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55:25:0.5。实施例3b: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实施例3a中的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其中,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60:20:1。对比例1b: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对比例1a中的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其中,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60:20:1。对比例2b: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对比例2a中的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其中,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60:20:1。对比例3b:涂硅离型膜,包括一层聚乙烯薄膜和涂布在聚乙烯薄膜的一侧表面上的离型剂层。离型剂层是由包含有对比例3a中的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固化而成,其中,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60:20:1。一、对实施例1b至4b以及对比例1b至3b进行各项性能的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表面张力测试:在涂硅离型膜的不同位置,用表面张力测试笔顺次以相同的力度和速度划三道,在第三道划完后,观察第一道是否收缩(时间大约为2秒),如果收缩说明涂硅离型膜的表面张力不足此笔对应的数值,不收缩则换用对应表面张力值更高的笔,如果收缩则为上支笔对应的值,如果仍然不收缩则使用下支笔。剥离力测试:将tesa7454胶带按标准方法贴在聚乙烯薄膜上,按胶带形状切成长条,将标准不锈钢条在常温下压20h(20g/cm2),用离型力测试机(ar-1500)测试拉伸速度为30cm/min,拉伸角度为180°时的拉伸力即为剥离力。残余接着率的测试:将nitto31b胶带按标准方法贴于涂硅离型膜上,按胶带形状切成长条,用标准不锈钢条在70℃烘箱内压20小时,取出后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将胶带撕下贴于空白的聚乙烯薄膜上,用离型力测试机(ar-1500)测试拉伸速度为30cm/min,拉伸角度为180°时的拉伸力即为离型力,将贴于离型膜的胶带与bopet之间的剥离力除以对照胶带与空白pet间的剥离力即为残余接着率,计算方程式见下式。式中,x为残余接着率,%;f1为从涂硅离型膜上取下的胶带与空白聚乙烯薄膜上的剥离力,g/cm;f2为胶带与空白bopet的剥离力,g/cm。耐溶剂性测试:将有机硅离型剂、乙醇和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配置成溶液后,在200目的滤布上涂布,在200℃的烘箱中烘干成膜、称量之后将膜分别浸泡在甲苯、丙酮、乙醇、水中48h,之后取出、烘干、称量,计算质量保持率,计算方程式见下式。式中,x为质量保持率,%;w1为滤布的质量,g;w2为浸泡前的质量,g;w3为浸泡后的质量,g。表1从表1中的试验结果可知,通过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对有机硅进行改性得到的有机硅离型剂在提高本发明涂硅离型膜表面张力的同时,保证了将剥离力控制在中等剥离力的范围内(中等剥离力16g/cm~24g/cm)。残余接着率是膜强度和膜与基材结合牢度的一种综合的表述,是产品的重要指标。本发明采用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改性有机硅,在有机硅主链上接枝了大量的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的聚合物,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的聚合物与聚乙烯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亲合性,所以丙烯酸、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和伪柠檬烯改性的有机硅与聚乙烯薄膜的结合强度会比丙烯酸改性有机硅与聚乙烯薄膜的结合强度有很大的提高,且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伪柠檬烯表现出了协同效果。同时,本发明采用加入固化剂聚酯改性二异氰酸酯,采用成膜后固化的方式提高了膜的交联度。本发明涂硅离型膜无论是对极性还是非极性溶剂都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这是由于有机硅在表面的富集,溶剂不易侵入到膜的内部,而且在涂布液中加入了固化剂,使膜在涂布后可以继续发生固化反应,膜的内部形成网状的结构,提高了膜的耐溶剂性,即使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长时间浸泡也具有很好的重量保持率。二、染色试验购自武汉天麦染料实业有限公司的天然水溶性染料对实施例3b和对比例1b至3b进行印花,并对着色、色牢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摩擦测试:在室温条件下,进行1000次摩擦。表2检测项目着色摩擦测试实施例3b非常好无明显脱落对比例1b良好少许脱落对比例2b良好少许脱落对比例3b较差少许脱落通过表2中的检测数据可知,将各种染料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本发明涂硅离型膜的离型剂层上时,具有着色容易、色牢度较高的优点。对比可知甲酸叔丁基烯丙基酯、伪柠檬烯在着色与色牢度方面表现出了协同效应。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